64场,刑场,日
画面闪回广场上,兵卒林立保护着一个刑台,刑台的兵刃架上,横放着长方形大砍刀。刑台上有十数个座位,潮歌郡主坐在其中,她身边坐着的,都是锦衣华服的闽国贵族,坐在最前排的是身穿龙袍的新皇和皇太后。
刑台中央,有一个几乎全身赤裸的老人,只用毛皮裙围绕在腰间,头发编成细密的碎辫子,额头上带有金属制成的蛇状发箍,这个人跪在地上,双手向天似乎在祈祷。刑台远处观刑的老百姓有的默不作声,有的跟着祈祷,有的甚至在哭泣。刽子手拿下长方形大砍刀,走向祈祷的人,祈祷的人放下举向天空的手臂,闭上了眼睛。众人紧张万分地观望着。刽子手大吼一声,手起刀落,祈祷者的人头滚落在地,鲜血四溅。
众人惊呼声四起。潮歌郡主从座位上站起身,直视着死者喷涌的鲜血。
65场,中军大帐,日
画面转回正在交谈的潮歌郡主、许太公和谢香存。
潮歌郡主:新皇出兵讨伐珏亲王之前,让大祭司替他做法求胜,大祭司反对开战,不答应做法祈祷,结果被新皇处死。我亲眼看到跟普通人一样,他被杀时鲜血喷涌,并不像传言那样可以化成烟雾逃遁。事实证明他根本就没有神力,以往的吹嘘都是谎言。
潮歌郡主斜了一眼谢香存:所谓附身之说,就更是无稽之谈。
谢香存:潮歌郡主,大祭司宁肯被杀,也不肯替新皇打内战做法祈祷,就是因为他不愿意看到闽国皇室自相残杀,招致外敌入侵,这说明他非常有先见之明。他不是不能逃遁,而是用自己的热血告诉大家将要发生的灾难。
潮歌郡主怒极反笑:好,我出去把东西拿进来给你验看,我倒要看看,什么叫先见之明?
潮歌郡主怒冲冲转身出去。
许太公迷惑地问谢香存:谢钦差,你为何会怀疑潮歌郡主所带之物是假的那?如今李驸马肯去唐军诈降,这种关键时刻,不要因为口角之争,坏了大事。
谢香存默然不语。
潮歌郡主回到大帐中,手里拿着蜡封铁质的一个方形筒和一个柱形细筒。放在谢香存面前的桌子上。谢香存先拿起方形筒,看了看蜡封上封印的徽印,毫不犹豫拧开了封蜡,拿出了传国玉玺。玉玺是由一整块红玉雕成,上端有双鱼手柄。谢香存闭上了眼睛,轻轻抚摸玉玺刻字的一面。
谢香存:果然是假的。
潮歌郡主:谢钦差,你以往从未见过我国的传国玉玺,真假你怎么会知道?
谢香存:那就请郡主你自己看看吧。
潮歌郡主:我不用看,我相信我大哥,再说以往我也没见过传国玉玺。
许太公:我曾经是先皇重臣,能够鉴别传国玉玺的真伪,让我看看。
谢香存将玉玺递给许太公,许太公仔细看了看。
许太公哀叹:是假的!闽国的传国玉玺由整块红玉雕成,但是在双鱼的尾巴尖处,却是白色的,这种巧合因无法复制,故而传国玉玺才成为皇室信物。这方玉玺虽然也是整块红玉雕成,但是没有白尾尖。
许太公将传国玉玺递还给潮歌郡主,潮歌郡主接过来,端在手里,紧张地查看鱼尾处,鱼尾处跟其他地方一样,是红色的。
谢香存将蜡封的另一只柱形细筒开封,拿出其中卷成圆筒状的信纸,自己没看,直接递给了潮歌郡主。
谢香存:潮歌郡主,你可能没见过闽国的传国玉玺,但你总应该认识你大哥的字迹,你自己看一看,这封信是不是他亲笔所写。
潮歌郡主接过来,只扫视了一眼,便双手瑟瑟发抖。
潮歌郡主颓然:不是他的字迹。
谢香存:郡主,你大哥让你带了两样物品去向唐军诈降,一个是传国玉玺,一个是他的亲笔降表。结果这两样都是假的。如果不是我感应到危险,郡主,你能想象在都是男人的军营里,女俘虏的遭遇吗?
潮歌郡主颤声:我大哥为何要骗我?我是他的亲妹妹呀。
眼泪夺眶而出,潮歌郡主急忙擦拭。
许太公惶急:利用诈降来反败为胜几乎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没想到,李驸马他……
潮歌郡主:许太公,您放心,我立即返回都城长乐,我一定劝我大哥以大局为重,按照您的安排去做。
谢香存:来不及了,等你赶回长乐的时候,唐军只怕已经攻打到那里了。
许太公长叹一声:难道闽国真的气数已尽?
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潮歌郡主眼前浮现出大哥李仁达将密封好的两个精致铁筒交给自己的情形,画面定格于李仁达,字幕人物介绍:闽国驸马李仁达。)
眼泪再一次模糊了双眼。潮歌郡主拭去泪水,她身边坐着默然的许太公和谢香存。
潮歌郡主:许太公、谢钦差,眼下该如何是好?
谢香存:郡主,查边鲁也许并不认识闽国的传国玉玺,也没见过李驸马的字迹。
潮歌郡主:你是,你是让我依旧去唐军……
谢香存:不是,你去实在太危险了,你在自己的随从里挑选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人,代表你大哥,把这两样东西送给查边鲁。如果查边鲁发现是假的,就说他答应李驸马提出的封地条件后,才会献上真的。
潮歌郡主思索后:好吧,我带来的随从中,有一位我们李府的谋士叫乔真,颇为机智,而且会说唐国话,我会委托他去办这件事。
许太公:你们李家军是闽国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卫戍都城长乐的御林军,眼下大部分都跟随新皇讨伐珏亲王去了。长乐虽然城池坚固,但守备空虚,你要昼夜兼程,以最快速度返回通知李驸马,让他立即进驻长乐,多多储备粮食,为死守都城做好准备。诈降成功的希望,已经渺茫。
潮歌郡主:好。
谢香存:潮歌郡主,请你转告李驸马,我谢香存是吴越国人,但却立下军令状,来和闽国军民共生死;许太公已经隐居海岛,却在组织抗敌,不惜血战沙场。李驸马他不仅是闽国人,还是闽国皇室的驸马,南唐放过谁,都不会放过他,尤其是他有皇族血统的妻子和儿女,如果他是个男人,那么就守住长乐。再不要做这种置家人死活于不顾的事情。
潮歌郡主对谢香存抱拳施礼:多谢谢钦差救命之恩,我们李家军一定会死守长乐。
潮歌郡主进一步详细解释道:李家军最擅带兵的是我二哥和三哥,只是因为我大哥是驸马,才名义上以他为主。请两位放心,我们李家军决非贪生怕死之辈,告辞。
潮歌郡主站起身,带上面纱,许太公和谢香存同时起身抱拳施礼。
许太公:郡主一路心,我们长乐再会。
谢香存:郡主是秘密前来,为防引人注目,我和许太公不能相送,还请赎罪。
潮歌郡主点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66场,中军大帐门外,日
潮歌郡主刚出大帐,一个年轻书生立即把一件带帽大斗篷递给她,画面定格于年轻书生,字幕人物介绍:李府谋士乔真。潮歌郡主接过斗篷,披在身上,带上帽子,帽子宽大,立即将她的头饰全部遮住,脸部也遮挡于阴影中。潮歌郡主迅速上了马车,乔真将车门关闭,众侍卫骑马簇拥马车,驶离军营。
67场,中军大帐内,日
谢香存坐在座位上出神,许太公走到他身边坐下。
许太公:谢钦差,你刚才是怎么猜到传国玉玺和李驸马的亲笔降表是假的?
谢香存:因为潮歌郡主长得太美了。
许太公疑惑:这跟容貌有关系吗?
谢香存:诈降策反一着不慎,就可能死于酷刑拷打。换成是您,您会让自己的亲妹妹去冒险吗?这么有乖常理,实在可疑。
许太公:李驸马究竟意欲何为?
谢香存:那两样东西虽然是假的,但潮歌郡主的美貌却是真的,而查边鲁和南唐皇帝出名好色。潮歌郡主无论最后归谁,都足以为李家留下后路,这就是李驸马让她去联络查边鲁的真实意图。表面上却好像在按照您的计策,去诈降策反。所以即便最终闽国获胜,李驸马也是功臣,这就是所谓的首鼠两端。
许太公叹了口气:谢钦差,我以往因你年少,疏于带兵,很瞧不起你,没想到你是如此聪慧,倒是老夫看走了眼。以你之见,那个叫乔真的谋士,能骗过查边鲁吗?
谢香存摇了摇头:新刻的玉玺,外形可能很像,但没有经过长期使用的磨损,查边鲁只要一摸,就能识破。
许太公愣住,画面闪回,谢香存从潮歌郡主手中接过传国玉玺,在刻字的一面摸了一下。许太公内心独白:原来破绽竟是如此明显。
许太公:那你为何还要让潮歌郡主派人前去?
谢香存:吴越国打仗,向来是兵马未动,探子先行,居不移一直在暗处协助我们,我这么做,是为居不移寻找机会。
许太公疑惑:那个李府的谋士乔真,难道是你们吴越国的探子?
谢香存:他不是。但伪造的“传国玉玺”是。
许太公诧异地望着谢香存。
谢香存:咱们先不说这个,到时候您自然知道。我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许太公:何事?
谢香存:许太公,今晚的歃血盟誓,您真的打算让我装神弄鬼?那个大祭司附身的说法,我看潮歌郡主根本不信,我们会不会弄巧成拙?来投奔您的闽国将士,如果发觉我们在欺骗他们,会愤然离去。
许太公:以你的轻功,非常容易完成大祭司所施展的过刀山法事。
谢香存沉默不语,显然并不认同。
许太公:谢钦差,你是不是也在怀疑,大祭司本身就是个骗子。
谢香存:许太公,你我都是汉人,那个大祭司明显就是闽国土著的巫师,我怎么会相信他有神力?
许太公:所谓神力,就是奇迹,根本不分汉人和土著。如果汉人不信闽国的神明,在南下建立闽国的时候,会跟当地土著发生很多流血冲突。
谢香存恍然:是因为想笼络土著,才选择了信奉大祭司。
许太公点头:而且他也真地创造了凝聚人心的奇迹。今晚之后,如果大祭司附身于你的传闻,被大家相信,那么就会有更多的闽国将士来投靠,我们的兵力会迅速增多。
谢香存:那好吧。
许太公叮嘱:谢钦差,只有奇迹才能拯救闽国,如果你有半点怀疑,我们都注定失败。你需要的是至诚至信,否则就是亵渎神灵。
谢香存闭起了眼睛,双手向天。
谢香存表演一般地祈祷:我相信奇迹,相信闽国的诸神,请你们帮助我吧!
许太公满意地望着祈祷的谢香存。
6八场,山岭边,落日
羊在被宰杀放血。火堆在熊熊燃烧,旁边架着一个陡直的高梯,梯子撑都由刀刃向上的砍刀扎成。许太公和一些身穿铠甲的将领,坐在火堆旁。他们的外围是成圆形团团围坐的将士。
一个老兵唱起了雄浑的歌曲,全体将士跟着唱诵。歌唱停止,一些负责伴奏的兵卒开始敲鼓,谢香存几乎全身赤裸,只在腰间围着毛皮裙,头上戴着蛇形金属发箍,被数人用手臂、肩头抬入圆圈正中,赤足跳舞,手持标枪一样的法杖,不时跟着鼓点,晃动身体,挥舞法杖或者用法杖敲击地面。
坐在许太公身边的将领们一片哗然。
将领甲惊叫:是大祭司的神舞?!
许太公:正是。大祭司是神的儿子,神是不死的。他的灵魂已经附在吴越国主的谢钦差身上,护佑闽国。各位兄弟,你们来投奔我,就是因为受到了神的召唤。
许太公带领众将领站起身,跟着鼓点跺脚。
鼓点急促得似乎要把一切震碎,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狂舞的谢香存,谢香存忽然大吼一声,拿着法杖飞上刀架,在刀锋之上,迅速攀登,转眼就到了刀架顶端,然后一跃而下,平稳落地。赤裸的双足毫无损伤。
一将领狂喜尖叫:他越过了刀山,胜利属于我们!
众人欢呼尖叫,陷入癫狂的状态。
许太公高声对所有人:今晚我们歃血为盟,以神的名义起誓,誓死抗击南唐入侵,保卫家园。违背誓言者,死后灵魂必遭神火的焚烧,承受痛苦煎熬。英勇作战者,永世沐浴神恩。
将领甲:我以神的名义起誓,抗击唐军,保卫家园!
将领甲跪在地上,不停重复自己的誓言。众人跪地叫喊,双手向天起誓。一大盆羊血在众人中间传递,大家急切地喝羊血,然后传递给下一个人。
谢香存结束舞蹈,被数人用手臂、肩头抬回大帐里。
一堆堆篝火上在翻烤无头的羊身,众人分食羊肉。
一将领一边吃肉,一边问许太公:许太公,真是神奇,大祭司怎么会附身到一个吴越国人身上?
许太公:因为谢钦差是个纯净童子,又肩负求援闽国的重任。
将领信服:怪不得大祭司会选中他。
篝火熊熊,鼓声震荡,歌声雄壮,跳舞的人群激情四射。
69场,吴越国功臣殿外,日
裙角生风,甄锦书在功臣殿的牌匾下焦急地来回踱步。远处钱弘佐坐在辇轿上,被内侍们列队抬来。待钱弘佐的辇轿走近,甄锦书半屈膝施礼。辇轿上的钱弘佐看到甄锦书,叫停了辇轿,下轿走到甄锦书身边。
钱弘佐:如一公主,这么巧,竟能在这里遇到你。
甄锦书:回王上,功臣殿是您下朝回后宫的必经之路。
钱弘佐内心独白:如一公主竟然是在这里专程等我。
钱弘佐转身对侍卫:孤王和如一公主去功臣殿里欣赏花木,你们远远跟随即可。
侍卫们:遵旨。
640场,功臣殿庭院,日
假山下,叠泉边,钱弘佐和甄锦书缓步而行。
甄锦书:王上,冒昧打扰,还请海涵。
钱弘佐:公主何必客气,有什么事尽管跟孤王说。
甄锦书:我听到一些诋毁谢师弟的流言蜚语,非常不安。
钱弘佐:说来听听。
甄锦书犹豫要不要告诉钱弘佐。
甄锦书:臣女不想重复那些胡言乱语扰乱圣听。只想跟王上说,谢师弟远在闽国,不能为自己辩解,还请您不要听信对他的诽谤之辞。
钱弘佐内心独白:近来从闽国前线传来消息,说谢爱卿不懂兵法战法,连最普通的安营扎寨的常识都没有。朝中一些原本就反对出兵的大臣,借此大造舆论,如一公主大概是担心孤王会怪罪谢爱卿。
钱弘佐安慰:不过就是些添油加醋说他不擅带兵,连指挥安营扎寨都不懂。谢爱卿不是行伍出身,他不精通这些,原本就在孤王意料之中。
望着钱弘佐的一脸淡然,甄锦书紧张的表情微微放松。
钱弘佐:吴越国的援军由我外公许太公统领,谢爱卿只是钦差身份的监军,他不会排兵布阵,也没什么。
甄锦书试探:若是这一仗落败,谢师弟真地会被问斩吗?
钱弘佐:他确实立下了军令状,但孤王相信他一定能得胜而回。
甄锦书终于下定了决心:谢师弟在陌生的国家,面临生死大战,一定倍觉孤单。王上,户部正在往闽国前线押运粮草,臣女求您恩准,我想跟随他们上路,去大军之中陪伴谢师弟。
钱弘佐吃惊地望着甄锦书。
钱弘佐:若你像戴胜男那样,从习武,倒是可以象虞姬陪伴项羽那样,去陪在谢爱卿身边。可你弱质纤纤,不要说厮杀交战,便是行军赶路,也会令你病倒。
甄锦书:我真的很想去协助谢师弟,哪怕只是在他身边做些杂事也好。
钱弘佐欣赏地望着甄锦书,内心独白:难怪谢爱卿对如一公主情有独钟,她着实令人敬重。
钱弘佐:谢爱卿去征战沙场,不仅仅是为了孤王,也是为了吴越国的老百姓,这其中对他最珍贵的,可能就是你的平安,我们都不能辜负谢爱卿的心意。
甄锦书:可是……
钱弘佐:这样吧,你帮孤王去多看些兵书战册,前方战事若有消息,孤王会立即告知你,你可以帮孤王出谋划策,当孤王的女谋士。你看可好?
甄锦书颇无奈:多谢王上,我会立即带几个宫中女官,去御书房整理兵书战册,以备垂询。
吴德章匆匆而来。走到近前向钱弘佐和甄锦书施礼。
吴德章:启禀王上,李济深李大人求见。
钱弘佐:李大人?他从中原朝廷赶回来了?
内侍:正是。
钱弘佐对甄锦书:公主,孤王有要事,先行一步。
钱弘佐转身欲离去。
甄锦书鼓足勇气呼唤:王上。
钱弘佐转回身看着她。
甄锦书:王上,女谋士能陪在您身边,去听听李大人出使中原朝廷的结果吗?
钱弘佐:非常有可能是坏消息。
甄锦书:那就更需要斟酌应对。
钱弘佐微笑:好吧。
钱弘佐转对吴德章:去召李大人来这里,孤王就在前方的凉亭等他。
641场,功臣殿凉亭,日
李济深快步经过一些殿宇,走过功臣殿的大门,最后进入一座四面通透的凉亭,钱弘佐和甄锦书都站在凉亭中。李济深看到甄锦书有些吃惊,但还是立即跪下拜见钱弘佐。
李济深:微臣参见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钱弘佐:李大人请起。
李济深站起身,躬身对甄锦书:微臣见过如一公主。
甄锦书欠身回礼:李大人一路辛苦。
钱弘佐:李大人,快把你出使中原朝廷的情况,告诉孤王。
李济深望着甄锦书,没有说话。
钱弘佐:李大人但说无妨。
李济深对甄锦书:事关机密,还请如一公主万勿泄露。
甄锦书:李大人请放心。
李济深:中原帝国皇帝的态度一开始令人失望。他只顾催促吴越国的朝贡,却并不在意南唐入侵闽国。
钱弘佐摇头:如此目光短浅,只怕皇权早晚旁落。
李济深:微臣贿赂了很多重臣向他进言,跟他讲清一旦闽国沦陷,吴越国不保,也必将威胁到中原朝廷的道理。几番劝说之下,皇帝对吴越国做出了承诺。
钱弘佐:什么承诺?
李济深:他说只要我国将另一半朝贡献上,中原帝国将向南唐宣战,并调拨一些部队去边境,摆出要开战的架势。但这只是做做样子,他不可能真地发兵攻打南唐,中原朝廷因为跟契丹交战,损失很大,已经自顾不暇。
钱弘佐抱肩思索:如一公主,你怎么看待此事?
甄锦书:可以效仿古人“围魏救赵”。
钱弘佐微笑:好!女谋士和孤王不谋而合。李大人,我会命令礼部,将今年的朝贡紧急送往中原帝国。你立即向外散播消息,说中原帝国和吴越国商定合力讨伐南唐。
李济深:遵旨。
钱弘佐:不但吴越国要传得沸沸扬扬,主要是南唐国内,一定要吵嚷到市井皆知。
李济深:微臣一定做到。
钱弘佐:如一公主,你代我发大元帅令,调集各州驻军,集结于南唐边境。这样一来,南唐的大量部队必然被牵制到与中原和吴越的边境地带。南唐即使不从闽国撤兵,也没有兵源再增兵闽国。谢爱卿就可以全力对付查边鲁。
甄锦书:遵旨。臣女定将您的大元帅令,写成慷慨激昂的讨伐南唐檄文。
钱弘佐微笑:如一公主,你即使不上战场,也能帮到谢爱卿。
甄锦书羞涩低头。
64场,查边鲁兵营,日
临时搭建的连绵兵营中,来往的都是南唐将士。营帐边上插着“唐”字或“査”字的战旗。一队兵卒拖着五个穿着闽国服装被五花大绑的人前行,其中一人是书生打扮的乔真。
乔真用南唐话声嘶力竭地叫喊:我不是奸细,快放开我,我带来了闽国的传国玉玺。我是闽国李驸马的使者,我们是来投降査将军的。
唐军众多兵卒被叫嚷声所吸引,纷纷驻足观望。其中一个穿白袍的将领,也被乔真的喊声吸引,走上前查看。画面定格于穿白袍的将领,字幕人物介绍:入侵闽国唐军千夫长董浩然。
董浩然对押解的兵卒:这个人会说咱们唐国方言,究竟什么人?
惊恐的乔真就像溺水的人看到木板一样,拼命挣脱开押解他的兵卒控制,带着绑绳跪在董浩然身前。
乔真:这位将军,我不是奸细,我是闽国驸马李仁达的使者,他让我带着闽国的传国玉玺来求降,求您让我见见唐军统帅査将军。
董浩然愕然盯着乔真。
押解乔真的兵卒一巴掌打在乔真的脸上,怒骂:你喊什么?叫得跟杀猪一样,我们就是带你去见査将军的。
押解乔真等人的兵卒,揪着绑绳,将乔真拖起,继续前行。等他们走远,董浩然迅速向相反的方向跑开。乔真仍旧在一路走,一路杀猪一样地喊叫:我不是奸细!两军开战,不斩来使,你们放开我。其他四个和乔真一样被绑着的人,也是被押解的兵卒推推搡搡地一同前行。
64场,监军帐篷,日
一营帐外插着黄色的龙旗,上面写着“华”字,董浩然左右看看,见无人注意,慢慢靠近帐篷,迅速进入营帐内,走到一个太监模样的人面前,躬身施礼。
董浩然:参见监军大人。
画面定格于太监模样的人,字幕人物介绍:南唐皇帝钦差,驻查边鲁大军监军,太监华姚凤。
华公公尖细而怪异的嗓音:什么事呀?
董浩然:闽国驸马李仁达派使者带着传国玉玺前来求降,刚巧被我遇到。
华公公阴笑:驸马都来求降,好,太好了!
华公公打开匣子,里面是白灿灿的银锭。华公公拿出一个,递给董浩然。
华公公:赏给你的,盯紧一点,有什么事立即来通报。若是立了大功,咱家会向皇上推荐提拔你。
董浩然笑开花:明白,明白,多谢监军大人。
华公公:你赶紧离去。闽国驸马献国玺求降,这么重大的事情,査将军一定会派人请咱家去和他一起接收见证,当心别让来请的人看到你在这里,否则你的身份就暴露了。
董浩然:是是。
待董浩然出了帐篷,华公公身边太监忙低头询问。
太监:华公公,驸马都来投降,我看这闽国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咱们立即给皇上发战报吧。
华公公:不忙,那查边鲁已经对我隐瞒了好几件重大的军情,如果李仁达献上闽国传国玉玺如此要事,他也瞒着咱家的话,咱家真要好好奏他一本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