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宋朝那些人 > 第020章-孤儿郭威全家被杀

第020章-孤儿郭威全家被杀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当时在京城的小皇帝刘承佑听到郭威举兵造反的消息,脑袋立刻就像冲了血一样,变成了一个发怒的狮子,我老爸临死之前托付你帮我打理江山,说你忠贞不二,没想到你真的判变了。

    看来之前的那几个大臣说的没有错,郭威必反。

    既然你敢造反,我就杀你全家!

    所以在这个1八岁的小皇帝刘承佑的盛怒之下,下了一道命令,就把郭威在京城的全家老老少少的几十口人三下五除二,干净利落的全杀了,一个不留!

    除了郭威全家被杀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全家也被刘承佑下令全部杀死,这个人就是赵匡胤的第二任老板柴荣。而柴荣是柴守玉的侄子,是郭威的义子。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历史事件,因为在郭威全家被杀的人中,有郭威的妻子柴守玉和亲生的两个儿子,如果郭威的儿子还活着,如果柴荣的儿子还活着,很有可能后来就没有赵匡胤什么事了。

    但是在刘承佑把他俩的全家都杀掉之后,才有了赵匡胤建立宋朝的一个契机。

    史书并没有记载当郭威知道全家被杀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反应,但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就会体会到此时的郭威有多么的痛苦。

    从小父母双亡的郭威,好不容易娶了柴守玉为妻,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为了所谓的功名,为了给他们幸福,他郭威抛家舍业为后汉拼命搏杀,开疆扩土。他远离京城,镇守边关两年,与爱妻一别至此,不成想却成了阴阳两隔的永别,自己人已中年,位极人臣,本应安享荣华富贵,不成想却害死了妻儿的性命。

    身为一国大将军,竟然保护不了一家老小,让自己有何脸面去见死去的爱妻?郭威的内心一次次崩溃,痛不欲生,他多希望这是一场噩梦啊,可惜,这不是。

    他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再也没有那个让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温暖的家了,从权倾朝野,到孑然一身竟来的如此突然,又如此残酷。家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值得自己顾忌和牵挂的?刘知远的托孤使命,自己还要怎么偿还?去他妈的,后汉王朝,是你该终结的时候了。

    刘承佑的部队,根本就不是郭威的对手,两军相遇,还没打呢,皇帝的军队就溃不成军了,所以,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郭威的军队就来到了京城边上。

    这时,郭威手下的众将领们,意见高度一致的建议郭威把小皇帝妥妥的收拾了,杀死他,拥立郭威为天子,做他们的新皇帝。

    在当时军营中是没有皇帝的龙袍的,这些将领脑洞大开,把一个黄色的军旗扯下来,披到了郭威的身上,然后大军就拥着郭威,就杀回到京城来。

    在这些部队的士兵里,有一个年轻人从头到尾,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而此时,赵匡胤还只郭威手下的一个亲兵。

    赵匡胤后来在陈桥兵变时的黄袍加身,和这个故事是一模一样的。就是赵匡胤跟自己的第一任老板这学来的。

    在郭威进城后不久,1八岁的小皇帝刘承保就在战乱中被人杀死。

    至此,短命王朝后汉在经历了两代皇帝之后,退出历史舞台。郭威“被迫”登上皇帝大位,建立五代十国最后一个朝代,后周。郭威始称后周太祖。

    杀后京城之后,郭威望着自己残破的家,不禁悲痛万分,派人杀自己全家的罪魁祸首刘铢已被手下擒获。郭威举起了拳,要砸向刘铢的头,他痛声的问道:“你这个猪狗不如的畜生,你怎么能这么狠毒呢?你没有老婆孩子吗?你想过如果你全家被杀,你该当如何吗?”

    生在那样一上乱世,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何况是这种杀人全家不共戴天之仇。此时的郭威应该下令杀掉刘铢全家以报血海深仇。

    然而,他没有,内心充满煎熬与痛苦的郭威对左右众将领说到:“刘铢杀了我的全家,我再杀了他的全家,仇恨就这样持续下去,何时是个头啊?”于是只处死了刘铢和其他几个罪魁祸首,而赦免了刘铢的家人。

    这一幕,也被身为郭威亲兵的赵匡胤真真切切的看到了眼里,印在了心里。在五代乱世中残存的那一点点人性的光辉,仅仅这一句话就能让郭威的声名远远超过五代十国所有的君王。在手握生杀大权时,在内心极度痛苦的情况下,仍能抑制住复仇的情绪,选择宽容和谅解,这其实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

    柴守玉虽然死的冤枉,但如果地下有知,看到自己一手教化出来的丈夫,能如此行事,九泉之下也应含笑瞑目了。

    “我很小的时候,亲生父母就离我而去,我以为立下赫赫战功,就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这乱世的动荡中,哪怕是我这一点小小的愿望,都是难以企及的奢求,不要再制造更多的杀戮了,放过他们吧,原谅他们吧”。

    郭威在即位后,之所以定国号为周,就是因为西周和东周加起来持续了八0八年,是中国有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最长命的一个王朝,郭威思考的更多的不是如何做大做强,而是考虑如何让自己的这个后周像西周和东周一样,延续下去,做长,成了他的追求。所以才有了后周这个国号。

    这些言行,都深深的影响了站在郭威身边的这个年轻人,赵匡胤。

    郭威即位后一改后汉的严苛律法,减免赋税,体恤平民百姓的疾苦,以身作则,厉行节俭,

    有一件特别值得一提的事是,五代十国的第一个朝代开国之君朱温干了一件让所有老百姓苦不堪言的事,朱温在攻打淮南后成功的抢到了一万多头牛,当时牛是特别精贵的,主要是可以用来耕田。

    所以朱温并没有把这些牛都杀了吃肉,而是全部赶回北方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朱温却打的是另一个小算盘,牛是发给你了,但你得给政府交税啊,而且交的税非常重,还得年年交。这一搞不要紧,朱温死了很多年,其他历代皇帝都捡着这个便宜继续来,还是得年年交税。老百姓苦不堪言,还没处说理去,确实领了政府发给的牛

    直到郭威的后周王朝建立政权,才把这项牛税给彻底废除了,把老百妹脖子上的枷锁终于给去了。

    但是遗憾的是,郭威命不好,在位只有三年。但就是这短短的三年,却改变了整个王朝的风气,让当时的中原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安定生活幸福生活的希望。所以,后来的史学家对郭威的评价非常之高。

    而郭威全家被杀之后,柴荣,也就是柴守玉的侄子,被郭威收养,视同已出,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之后,柴荣和自己的亲侄子就成了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两个人。

    几年后,51岁的郭威意识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开始为自己安排后事。他屡次告诫柴荣:“从前我西征时,看到唐朝十八座皇陵没有不被发掘的,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多藏金银宝玉的缘故。我死后,定当用纸衣给我穿上,用土烧的棺材收敛我;迅速办理安葬,不要久留宫中;墓穴中不要用石头,拿砖代替;工匠役徒都由官府出钱雇佣,不要麻烦百姓;安葬完毕,招募靠近陵墓的百姓三十家,免除他们的各种徭役,让他们看守陵墓;不要修建地下宫室,不要设置守陵宫人,不要造石羊、石虎、石人、石马,只刻一块石碑立在陵前,写上:‘郭威平生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嗣天子不敢违也。’你如果违背我的话,我就不施福给你。”

    一个如此勤俭切约的皇帝,把自己死后都安排的如此扣门,确实值得我们大大的敬佩一下。

    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后周皇帝郭威去世。享年51岁。传位给养子柴荣。柴荣也谨养父遗名,简朴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寒酸的把郭威嵩陵,今在今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周庄村。与别的帝王之墓多被盗取不同,郭威的墓至今保存完好,不是因为防盗措施做的到位,而是确实太寒酸了,盗墓贼连挖一下验证是不是有宝的兴趣都没有。

    据有位诗人谒嵩陵后曾题诗曰:“荆棘丛生旧衣甲,夕阳残照衮龙袍。朔意正浓天肃静,铁骑纵横成麦苗。”大概当时正值秋冬的傍晚,诗人看到处在麦田中的一丘土冢,上面布满荆棘野草,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冷落而苍凉。就跟一个普通的村民之墓没什么两样。

    我相信,死后的郭威见到柴守玉之后,一定是先跪下谢罪的,因为直到死,郭威都难以割对家人愧疚和怀念。

    纵使有帝王的荣耀和责任,家人的感情和温暖也是不可替代的,命运,为何要如此折磨,从小到大,一直在经历反复的生离死别,当了一个好皇帝,却失去了这么多,这值得吗,内心的孤独,郭威是以怎样的坚强撑下去的。

    要怪,就怪这个黑暗的时代吧,纷乱和仇恨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了无牵挂的离开了,孤独的离开了,他用宽容,点亮了人性的光芒,他用自己的孤独,去终结这个的时代的黑暗。

    在郭威和柴荣两代明君的努力下,分裂的中国,正在走向统一。

    不久之后,郭威非常器重的赵匡胤建立宋朝,分裂的时代,正式结束。

    从某种意义上,后周是周朝的延续,而宋朝是后周的延续,这就是历史的奇妙所在。在重复和轮回中,历史的车轮又一次滚滚向前。

    终于轮到咱们的大宋王朝最最重要的男一号登场了。赵匡胤将逐渐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赵匡胤究竟如何与郭威相识,两个开国之君又有一番怎样的双龙戏珠的好戏呢,

    让我们倒带一下,回到赵匡胤的童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