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缴税征程终于落下帷幕,不过,在青州境内,四个郡国之间,不知道有多少家族,在暗中串联,发誓要将刘备赶出青州!
就连临淄城外的王氏家族,也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
“刘玄德这厮,真是嚣张!居然视吾等士人于无物,肆意杀伐,我们决不能任由他继续胡闹下去!”一个中年男子怒喝一声,转头看了看主座上的王老爷子。
不过,他却盘膝坐在矮榻上,把鸠杖横放在双膝,不停的抚摸,根本没有答话,仿佛前些日子,在刘备军前受辱的,根本就不是他似的。
“话虽如此……”对面一人皱着眉头,暗叹一声:“如今朝堂之中,董卓秉政,对吾等士人更是恶劣,恐怕我们很难借助朝廷的力量啊……”
“是啊……单单依靠我们自己,根本就奈何不了刘玄德啊!”
众人至此,纷纷哀叹不休……
“唉——”另有一人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大声怒喝道:“这些边郡武夫,恃力妄为,肆无忌惮,实乃国家之大患!可恨吾等势单力薄,不能手刃此贼!”
“诸位不必忧心……”王老爷子摆了摆手,道:“西凉董卓独断专行,祸乱朝纲,致使天下百姓,怨声载道,群情汹汹,以袁氏为首的士人清流,一定会拨乱反正,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到那时,定然不会轻易饶过刘玄德这样的乱世武夫!”
“不错!”众人情不自禁的点点头,道:“姑且先让刘玄德嚣张几日,等到朝堂之上,拨乱反正,再来收拾他不迟!”
“不过,吾等世族,也应该联合起来,互相扶持,决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被他各个击破!”
“有道理!我们先暗中联合,积蓄实力,等到时机成熟,再伺机而动,一定不能轻易放过刘玄德!”
……
收完赋税之后,刘备就立即宣布,将会开始第二轮的科举考试。
这次考试的内容,肯定要更难一些,不过,考虑到自己人手太少,又没有任何经验,所以,刘备还是把大部分的考题都定为经书默写。
(ex){}&/ “请府君放心!”王修应诺一声,脸上满是兴奋。
另外,就是经书默写和算学题目了,刘备对此,也不太熟悉,所以就写信给蔡邕,请他和郑玄一起出题。
……
北海郡治,蔡邕拿出刘备的书信,交给身旁的国渊,问道:“子尼,你觉得玄德这次的考取当官,怎么样啊?”
“伯喈先生——”国渊拱着手,感叹一声,道:“对于广大的寒门学子,确实极为有利!学生的许多师兄弟,听闻此事,人心扰动,希望刘府君在北海境内,也能施行考取制……”
“这个恐怕很难……”蔡邕摇了摇头,道:“玄德早就已经声明,此次考取,主要还是因为其他郡国,缺官少吏,不得不临时实行此法,而且还只有一次!”
“不过,这么好的方法,若是只有一次,那就太可惜了!”蔡邕感叹一声,道:“老夫还是给玄德写一封信,看看能不能把考取范围扩展到整个青州?”
“多谢伯喈先生——”
……
没过多久,王修就找到刘备,道:“府君,东莱与北海境内的士人接连上书,希望能把考取范围,扩展到整个青州!”
“而且,另外四个郡国内,也有不少士人来信,说是不小心错过了第一轮考取,希望能在第二轮考取之前,重新召开一次初试。”
“这个嘛……”刘备捏着下巴,暗自思索了一会儿,摇了摇头,道:“考取制仅仅只是我们临时实行的应变之法,东莱与北海境内又不缺少官吏,就不用如此麻烦了!”
“喏——”王修应诺一声,心中暗自可惜。
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东莱与北海的距离太远,不方便施展这么大范围内的联动。
另外一个就是他想利用四个郡国内的官位,拉拢本地士人,要是让其他郡国的士人加入进来,那就太过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