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孝武走了,李健边想事边往回走,婉嬷嬷叫住了他:“阿健,我炖了汤,喝了再走吧。”
李健赶紧走回来,笑着说:“奶奶,您年纪大了,别操劳这么多。我没事了。”
婉嬷嬷把汤递给他说:“我也做不了什么,也就做点会做能做的。这汤是温补的,常喝也不会上火。如今,咱们住在一起还能照顾着,赶明儿不住一起,想熬给你喝都没机会!”
李健听着老人的话,很是温暖,也带出些伤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何况自己的处境随时可能没命!万一自己不在,她们怎么办?应该早点替她们打算。于是似乎不经意地说:“奶奶,除了北边,南边还有亲戚朋友吗?”
婉嬷嬷说:“绣儿的亲人多数在北边,到南边的如今也不知道在哪儿,就算知道,也没了人情味,不见也罢。我的老家却是在南边,只是很小的时候就出来了,如今也不知道家乡还有什么人。只怕回去,知道的也没几个了!”
李健问:“奶奶的老家是哪儿?”
“四川成都。”
“奶奶不是满人吗?”
“我祖上在成都做官,母亲是汉人,我也出生在那儿,不满周岁的时候就随着父母上京,后来父亲获罪丢官,十几岁我就入了王府。四川虽然不是祖籍,我却总觉得我是四川人。”
“奶奶还想回成都吗?”
婉嬷嬷沉默了一会儿说:“都说落叶归根,北边让日本人占了回不去,也就是成都还算是家乡。其实我倒没什么,只担心绣儿自小在北方,怕是不太适应南边。不过兵荒马乱的,只要能有个安稳日子,就不奢求别的了。阿健,你不要顾虑我们,你这个孩子心事重,总想处处周全,你就一双手,护得住别人护不住自己。花小姐定的成亲吉日已过,你们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李健觉得婉嬷嬷心思通透,索性挑明了说:“奶奶,有些事我不能说明白,不过我想您也心里有数。我是个漂泊无根的人,虽然有心想照顾您跟绣儿,就怕心有余力不足。我想趁早给您和绣儿找个安稳长久的去处,也就放心了。苏州虽好,毕竟是占领区,不如南边安全。我想送你们去南边可好?”
(ex){}&/ 李健赶紧说:“应该至少会推迟一段时间,要是有了准信儿,我第一个告诉您!奶奶,要是没别的事,那我就回去了。”
“阿健,”奶奶叫住他,神情严肃:“听奶奶一句,女人的心不能伤,伤了心的女人,不是伤己就是伤人。要是没缘份,尽早断了的好。”
李健苦笑:“谢谢奶奶的告诫,我记住了。那我走了。”
老人看着李健的背影,怔了片刻,拿起空了的汤碗,起身喃喃地说:“理儿是理儿,事儿归事儿,这人呐,谁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多好的孩子,就是累心!”
晚上,花想容和李健吃饭时说:“明天下午晚风就到了,我想亲自去接她,你也去好吗?”
“什么时候?许志明中午约我谈事。”
“下午2点多到。”
“那好,赶得及。万一来不及回来,我直接去车站。”
“好吧。许志明为什么要见你,怎么跟你搞得那么热乎?”
“明天见面就知道是什么事了。怎么,你不喜欢我跟他有来往?”
“这个人没什么真本事,靠着他叔叔的权势而已。我不过就是随便问问,你们的事我不管。”花想容知道李健是很自尊的人,就算他忘记从前,不代表这个人会改变本性,所以还是很小心,怕自己管多了让他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