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不停蹄的刘老大回到家中,看着许久未见的二哥,马上递了支烟寒暄起来。“二哥这次回来多久呀?”
二哥点起烟道“两三天吧,过几天就回去的。”
每次寒暑假哥哥都会把儿子送回来,都会给弟妹带一段时间。毕竟弟妹也是生母,让她们母子俩亲热亲热一段时间。尽尽母亲的责任。毕竟孩子以后是要长大的,这错中复杂的关系。还是要提前准备准备的。
刘老大有意无意的问道“阳子在那边可还听话?”
二哥有点骄傲道“听话着呢,要是放你这里那才算是完蛋了。”
刘老大随着笑了笑“中午好好犒劳二哥,这几年算是辛苦你啦。”
二哥摆摆手说“那是,最该谢还是你嫂子,她操心的多。”
“对啦,这次回来有重要的事情跟你说。”
刘老大迷惑“哦?”
二哥“等下吃饭的时候在谈吧,一下两下也说不清楚。”
刘老大默默的点点头“那好吧。”
下午的阳光慢慢柔弱起来,看着远处那火烧一样的晚霞,映衬着青山,像是提醒着农作的人们一天辛勤的结束。村里的人沿着蜿蜒的路哼着曲,有的结伴而归。远远瞧着自家房子的烟囱冒出屡屡的青烟,心满意足赶往家的方向。此景如画中一般,美丽极了。
刘老大的媳妇此刻也端出,热腾腾的饭菜。手插了插围裙,示意着我们先吃。转忙跑到厨房准备着下一道美味。在外玩耍的大女儿也被呼唤回来,老实的坐在了旁边。
大伯家的饭先行一步做好了,所以也没过来。说着明天一起去他们家聚聚。
此刻刘老大给二哥满上一杯酒,示意着大伙开动。
那父亲那个年代,吃饭可是很有讲究的。比如怎么落坐,女人孩不许上桌子的。开饭前长辈先动筷子其他人才可以。
刘老大先敬二哥一口道。
“二哥跟嫂子这几年确实辛苦,做弟弟的也没撒好东西招待你们,只能在此表示感谢。”
二哥对媳妇都笑了笑。
“那是,都是你嫂子一个人的功劳。”
“这次回来主要也是谈谈阳子的事情”二哥话题一转。
“阳子现在五岁了,城里的孩子这个年纪都上幼儿园了,这个事情你跟弟妹准备怎么想的?”
刘老大一听沉默了一下
“那上幼儿园那就上呗。”
“钱的事情不用操心。”
本来是谈刘阳的归属问题。二嫂一听这个话,就明白了二伯的心思,默不吭声,看着装糊涂的二人。
此刻做好最后一道菜进来的弟妹也正好撞见这一幕,口直心快道
“那怎么办!刘阳从跟着你们长大,也管你们叫什么爸妈。无论如何你们也要继续养下去。”
此话一出,嫂嫂的神色有些变化,刚刚准备说些什么被二哥打断道。
“当初是孩子身体不好,说送到我那里养养。现在你们也看到了白白胖胖的。但是现在要上学了,继续在我那里怕是不妥吧。”
弟妹接过话来。
“有什么妥不妥的,你养了那么久就是你的儿子。在说了他从到大都没有踩过泥巴路,你把他送回来。那刘阳怎么办?那不成了村里的笑柄了?说你刘自闻没用,也说我们家没用,两家养一个孩子都养不清楚。”
虽说前一句说的有些冲了,但是后面的也让二哥跟嫂嫂二人陷入沉思当中。
但这养孩子,不是一句二句那么简单的。以后有个什么岔子也不好像弟弟跟弟妹交代呀。这个责任还是很大,他们也不敢贸然答应。
此刻刘老大闷了一大口酒道“这样吧。这个假期阳子在村子里呆一段时间,如果说他喜欢这里,就让他自己决定吧!”
话都已经摊开说,都在左右为难。这也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大家也都认同了。
饭桌上在无声音,好似这件事情,双方都为难着,各自想着自己的打算。
桌上的菜所剩无几,大人们也没有在提这件事情,可能真的想不出比这个更好的了。让刘阳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吃完饭,二哥跟嫂嫂进了自己的房间,收拾着带来的行李。弟妹这边也安排着,家伙门的洗漱。
三个家伙脚一洗完,就跑到床上疯闹起来很是开心。两个姐姐从一开始就打量着这个老弟很是新鲜。闹着闹着就纠成一团的睡着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二伯跟伯娘回了去。此刻的刘阳被两个姐姐一大早,就带出玩耍了。
不然此刻肯定又是哭闹半天不让他俩回去。正好瞧着刘阳不在,连忙收拾的着东西回去了。
此刻的刘阳哪里知道,正跟着两个姐姐玩的开心着呢。两个姐姐很少见到这个弟弟,喜爱的不得了。一是弟弟的打扮很是洋气,村子里的孩哪比的上的。每每见到相熟的,都要热情的介绍一番。
在刘阳的心里,这个村子确实比城里好玩多了。每次看到别人家的猪圈里的猪在打瞌睡,总是捡起大石子砸的它,哄哄乱叫。屋子里的大人一听有动静,连忙跑出来查看。此刻的三人组都躲着墙角每每偷笑,刺激的很。
还有走在路边的时候,偶尔跑过的家禽。都要冲过去,抓一只过来把玩半天才肯松手。
这里有太多大学里没有的东西,有太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成群的狗儿相互打闹,就像黑涩会火拼一样。先是两只对打,而后呼朋唤友。一边站一大帮,两边的脑壳都时不时的往前冲一冲叫嚣着,宣示着自己的队伍有多庞大。叫唤了没几声,就开始干了起来。泥土灰尘四溢,一片狼藉。有的几个咬一只,有的单挑打赢了,不时发泄两句,孤独求败的感觉。
我们这些家伙远远的看着,下注哪只会赢,有趣的很。
还有好多好多,刘阳没有经历过的。每天都是新奇的一天,有趣的一天。
直到被喊叫着回家吃饭才恋恋不舍得结束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