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王业泰看来,这次的攻伐建奴并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事情,毕竟是建奴自己放弃了辽阳,明军突然耗费不少钱粮,连一仗都没打一个建奴都没杀掉。
而建奴逃入草原之后,犹如鱼儿入了大海,再想剿灭将会更加的困难。而建奴的威胁会继续存在下去,不知什么时候给大明来一下。
但在朝廷的眼中,这却是一个很辉煌的胜利。这次胜利,意味着辽东全境彻底收复,意味着威胁大明十多年的东虏被彻底击败,意味着被东虏攻到京师的耻辱彻底消除!
当辽阳的战报传到北京时,崇祯皇帝激动的亲自前往太庙祭拜,向大明历代先帝,主要是自己的哥哥天启,禀告辽东平定的消息
北京朝堂上,也是一片欢腾,北京城内,无数的百姓奔走相告。
虽然在明眼人眼中,建奴的威胁还未彻底解决,但那又怎样?建奴连老巢都丢了,就剩下数万人逃入草原,已经是苟延残喘,对大明还能有什么威胁?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
欢腾过后,自然是对有功将士叙功,平辽侯王业泰以平定辽东之功,被加太子太保、上柱国,赐蟒袍玉带,许紫禁城骑马、剑履上朝,并荫一子为锦衣卫指挥同知,王业泰之妻张氏妙音,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事实上,崇祯有意给王业泰再升上一级爵位,然而王业泰刚被封侯爵不久,再封一级便是国公,而王业泰也才二十来岁,这等封赏实在有些骇人听闻,便是英国公张之极也建议崇祯从长计议,应该等王业泰立下更多功劳以后再说。
于是,崇祯便推恩给王业泰父亲,升新建伯王先通为新建侯。此次,王家一门双侯,已经是大明第一等的勋贵之家!
王业泰得到了封赏,一众属下诸将当然也鸡犬升天,按照王业泰送往朝廷的表功奏章,尽皆加官进职,就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有必要说一下秦翼明、曹变蛟诸将,对他们的阳奉阴违,王业泰没有在意。毕竟这几个将领在大明已经算是好的了,最起码比刘泽清、左良玉要强。
(ex){}&/ 而三年以后,哪怕整个大明糜烂到不可收拾,王业泰也有信心,以辽东一己之力,挽救整个大明于水火之中!
晚秋,牧草已经彻底枯黄,宽阔的草原上,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向西迁移,数以万计的骑兵,如同天上白云一样多的羊群。
在队伍的中央,是一辆宽阔无比的大车,由足足三十二匹驮马拖拽,马车上能容纳百人之多。马车的前面插着一杆数丈高的大旗,旗杆上一面赤色的大旗上绣着一个巨大的“清”字。
后金汗皇太极,根据五德轮回之说,改国号金为清,成为了大清国的皇帝。
科尔沁蒙古贵族已经被彻底杀光,他们的牛羊大部分被八旗兵分了,妻女成了八旗兵的妻妾,小部分牛羊分给贫困的蒙古人,于是便得到了普通蒙古牧民的拥护,对畏威而不怀德的蒙古人来说,谁当头人其实无所谓。
然后皇太极下令,把所有蒙古牧民编入八旗,成为了旗丁。虽然这样使得女真血统不再纯粹,但是皇太极并不在乎。
整编好科尔沁部之后,皇太极下令,全军离开科尔沁本部所在,向西迁移,第一个目标是归化城。
皇太极决心一路扫荡蒙古部落,把沿途所见所有蒙古部落彻底征服,把所有蒙古牧民消耗吸收入八旗,而敢于反抗者,一律格杀灭族!
而在扫荡蒙古的同时,皇太极也没让大明轻松,他派出了库尔缠、李率泰等率领千余懂汉语的八旗兵,剃去头顶的辫子,扮做明人流民模样,在范家等山西商人的掩护下悄悄从张家口入边墙,进入山西。
库尔缠、李率泰的任务是加入流民军,给大明制造更多更大的内乱。
总而言之,在大清征服草原之时,绝对不能让明国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