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萦将之前那批弄进府里的小郎们进行统一培训,之前她将厨艺最好、最有天赋的十个挑出来,教他们如何做爆米花、裹面包糠炸鸡翅、虾仁、酥肉、调果汁、自制珍珠奶茶。这帮小郎为了讨好家主娘子,也是费了百般心思。
孟萦发觉教学效果良好,稍稍松了口气。
随后,她又对他们进行分工,因为剧院开业的最初体验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以后剧院火爆与否。待到孟萦将这批小郎培训完毕,都送到剧院附近的宅子之后,孟萦的夫郎们这才松了一口气。最终,没有小郎爬床成功。
九月重阳,大曌放假一天,加上第二天休沐,可以休息整整两天。从初八下午开始,各个府衙都无心工作,只等着上峰一声令下,提前下衙。
悠闲的世家权贵们都以弄一张鲲鹏剧院的门票为荣,因为重阳那天剧院开业,一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娱乐项目第一次现世,那些喜好追求乐趣的权贵们又怎能错过这样的欢愉盛宴。
剧院的门票孟萦只堪堪送出去不足五十张,后面几天的几千张门票都被一抢而空。这完全出乎卫慎言的意料,他没想到娘子在京中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要知道这些门票是分等级的,在他看来,最低等级的门票也不便宜。
剧院开业前夕,孟萦邀请了京中好友及家人欣赏预演,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兴趣,他们纷纷要求再次观看,可惜门票都已售出,就连孟萦也弄不来多余的票。
她没想到那些提前买票的人竟然会炒高票价,只能说华夏人的确聪明,哪里都有黄牛党。
九月九日一早,《娶夫郎》这部戏开演,第一场演罢,掌声雷动,叫好声几乎要掀翻屋顶。那些受过严格培训的小郎们,训练有素,将各种吃食、饮料、打赏卖给了前来欣赏的观众。
这一天《娶夫郎》演了六遍,一直演到夜色已深,主演们快要累成狗。观众们还留在剧院不肯离开。这部戏原本是正剧,让十一郎和四郎硬生生改成了脑残剧,就这样,还是吸引了无数的脑残粉。大家为剧中的男女主角疯狂不已,真是将为你疯,为你狂,为你咣咣撞大墙的理念贯彻到底。
沈灵均、卫慎言、卫慎行一天都在剧院坐镇,以防意外情况发生,好有主事的人随时处理。也幸好他们在,才避免了因争抢座位而打架。待到夜色已深,他们才感慨娘子又弄了个下金蛋的母鸡。
这一天光卖出去的酥肉就有三头大肥猪那么多;那做焦糖和奶油爆米花的两个小郎,累得胳膊都肿了;所有新式吃食都被抢购一空。观众的打赏更是有一大筐银锭子。
看来不论何时,娱乐业总是来钱比较快的。孟萦当天就给了他们大大的奖赏,虽然每个人都累成了狗,但看在巨额奖赏上,大家都觉得很值。
(ex){}&/ 孟萦这边剧团大火的时候,欧阳冉看到机遇,迅速在各大道州的首府,与当地背景深厚的大商人合作,建立剧院,利用孟萦这边的优势,一口气签了十个道州的合约,复制鲲鹏剧院的成功经验。
于是,戏曲便随着剧院的建立进入了千家万户,给无数人带去了欢乐。
女皇差点被孟萦层出不穷的娱乐点子收买,她现在成了报纸和剧院的忠实拥趸者,报纸是每期都要看的,每当新剧目出来,她都要将戏班子宫里表演一番。
鲲鹏剧院卖的的各种零食和饮品成了她的最爱,简直让人百吃不厌,爆米花、小酥肉、炸虾仁、珍珠奶茶、薯条配番茄酱每样都是她的最爱。可惜最近她吃得太多,长得太胖,医正让她要节制饮食,否则身体会出大问题。
每年孟萦还会很有眼色地给她孝敬几万贯,有她做榜样,那些权贵不得不出钱。这点,最让她感到最满意,现在她有些舍不得孟萦死了。
那就让她多活几年吧!女皇一边吃着炸鸡翅,一边想着。
进入十一月份,北方的河流陆续上冻结冰,船只只能停在码头,无法再在河上往来运输,陆路由于大雪封路,翻山越岭,并不好走,这时的物价总是要比另外三个季度高不少。
孟萦从三郎卫慎行手中借过来的那批人,早早被她放了出去,每个人负责一两个大的码头和相关河段。待到冬至前后,要查看河道是否冻实,是否可通行。
待到河道冻实可通行时,孟萦让人提前制作的雪橇便派上了用场,于是往年冬天安静如鸡的码头,再度繁忙起来,南货北运,北货南下,从中赚取差价,另外帮人运送货物,价格也比平时都翻了翻。
这批人利用手中的资源,迅速招揽了手下,逐步将各大码头控制在手中。他们按照孟萦设置的管理方法,对码头工人进行统一管理,以前码头那种坐地起价,胡乱还价,偷抢乘客的事件几乎绝迹。码头上的风气焕然一新。
漕帮控制了码头,码头不光没了混乱,反而井然有序,照章纳税,官府省心了不少,对他们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一个冬天下来,整个北方的码头基本上都被控制在孟萦手里。
待到年末,孟萦总账发现,雪橇队和漕帮的账目,一个多月已经持平,说明其中的利润很不错。未来利润可期,这帮人的干劲十足,都想方设法去开辟自己的领地。孟萦从别处抽了一部分利润,给他们发了年终奖励,让他们过了一个丰盛而又忙碌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