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建设花费鹿正康很大的心力。
他一天睡六小时,剩下十八个小时里,有三小时专门用来锻炼,提高人物属性,在游戏里锻炼的感觉比现实里好,而且不那么累,适合游戏新手在初期提高自己生存能力,不过人类的身体毕竟是有极限的,现实中因人而异,游戏里却按照人物年龄界定属性极限,想要超越阈值就只有用游戏里的体系加强自己。
余下的十五小时里,十小时用来实践魔动科学,两小时解决生理问题,在这个游戏里是真的能排泄的,而且很拟真,吃坏肚子也会有上吐下泻的感觉,鹿正康从来生冷不忌,吃进去什么有毒没毒的,都不会对他造成伤害,反正毒药吃了能增加猛毒师特长的经验值,补品吃了增加人参的经验值。
最后余下来的三小时,主要是安排建城工作,包括在基功宛内壁上画面条图案。
说起来,为了画画,颜料的采集也是一大难点,植物颜料就不必考虑,不够耐久,主要还是矿石颜料,种类多,耐腐蚀。护教军每天都前往落石山脉各大小矿场采购矿石,顺便找机会打打秋风。
颜料的制作也是非常讲究,欧洲古代画家作画前往往还得先自己制作颜料,虽然麻烦,但也确实产生了许多奇妙的配方,根据矿石的属性,其颜色随时间的变化也是颇有考究,常有画完后颜色突变的情况,所以说,绘画也是时间的艺术。
一幅现实中的壁画,保存数十年就会改变色彩,模糊轮廓,这是其天然的限制,而虚拟绘图,只要数据完好,永远都不会改变,更加上电子绘图可以模拟一切色彩,没有二维平面的限制,在地球上,自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就起流行起一种三维vr绘画的潮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艺术家的画笔能做出立体图像,然后将画作投影出来,就能让观众如临其境。
艺术也是会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但话说回来,虚拟的画作被保存在磁盘里,或者大型云端服务器中,可能就因为一个磁盘损坏,或者服务器故障而损坏,数据以电子的形式保存在微观晶格中,时间看似无法抹去网络上的东西,但实则网络本身就有一个庞大无形的遗忘机制,上周还在游览的网站,或许今天再看就已经消失,数据是一片海,信息的存在不是海水,而是浪花泡沫。
(ex){}&/ 但有些东西是值得花费时间的,尤其是这样一个创造的过程。护教军们每天都挺直脊背,训练时发死力,绝不耍滑,圣城优婆拉兹的居民们越来越信任面条神与教宗冕下,相信自己会得到幸福与死后的安宁,这就是创造的功劳,这就是劳动的意义之一。
有信仰的人不会为所见所思所求种种苦难感到烦恼。
假如世界上真的有神,也不会是无名的创世者,不会是以恐怖压迫人民的怪力,不会是满足一切诉求的圆梦师,不会是劝人大度的脱俗众,真正的神只是存在宗教的概念上,是完满的,值得追随而永远无法达到的,神在路上,也在心头,而不在庙宇之中,神龛之内。
鹿正康不常给这些土著布道,他甚至不常同他们交流。
高高在上的一个教宗,因为鹿正康想要的,恰恰是现在这些土著们渴望的,接下来,随着魔动科学的发展,无数人会被铸做砖石,铺砌在这条道路上。看着他们,就像看一群猪圈里的牲畜,他们终日幸福地为食槽里的糟粕而奋斗,殊不知,猪养大了就得宰的。
鹿正康不想和牲畜多交流,有感情了就不好杀了,哪怕是他这样游戏现实分得很明白的人,也是会有心软的时候。
“诺顿!你来,去牢洞里抓几个健壮的男性罪人来。”
鹿正康在自己寝宫旁建造了一个临时实验室,是时候开始巫师法纹的实践操作了,再不练手,技艺都得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