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旅明 > 第218节 黑土

第218节 黑土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原始部落在有关于土地的看法上,其实和殖民者是不同的。在殖民者看来,得到土地就是得到了所有权。而世世代代在某片土地上渔猎,游耕,采摘果实的部落民,他们在意的其实是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这就造成了原住民看上去很好说话的表面现象:曼哈顿就是典型例子。

    当然,外来者是不会在意土著想法的只要给他们一个落脚点,土著很快就连活命的权利都没有了,谁还在乎什么所有权之类的东西。

    潘明忠他们今天面对的,就是和当初荷兰人一样的状况:工业品换土地。

    这个问题有点难。

    首先,穿越者是后来人,所以他们不会给自己挖坑。要知道,在后世,贪婪,狡诈的荷兰人用一箱玻璃球换了曼哈顿的故事,已经被老师们在全世界的朋友那里讲了几百年,并且还会继续讲下去只要曼哈顿还是全球房价最贵的地方。

    这就是问题所在。

    后世的人不会在乎当时的曼哈顿岛一片荒凉,也不会在乎荷兰人其实是公平贸易:印第安人是在没有强迫的情况下,自愿用曼哈顿的使用权换玻璃球的。然而后世的报纸和教科书上只会大喊:看吧,这帮坏蛋用玻璃球换了一平方上万美元,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土地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无论当时红毛用何种商品换来曼哈顿,后世都会招致同样的舆论攻击荷兰人也很无奈啊。

    所以穿越众不能给自己挖坑。所以潘明忠在出发前,就得到了大办公室某人的私下告诫:今后勘探开发,不要搞成曼哈顿那种模式。至于具体怎么弄,咳这个老潘你自己把握。

    于是老潘现在有点挠头。

    既要从生番那里换到土地,又不能用商品交换的模式导致日后被动:这就等于是承认了土著对土地的所有权。

    即将建立的穿越帝国,虽说肯定会承认土地私有,但那是针对文明世界的,比如说明人底线就是对方要有文字,有制度,有契约。

    对于这些露着鸟,连文字都没有的种群,论坛上的主流声音还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一套:迁徙和强制进城务工是这些土著的唯一出路,至于说土地请出示地契或者合同。没有没有你说个蔡国庆。

    这个政策其实最主要的针对目标大家都清楚:广袤的东南亚土著,广袤的太平洋岛民,广袤的北美印第安人苗粟这里的生番属于附带伤害。

    这就是穿越众对待不同文明的思路,虽说不好启齿,但事实就是如此。

    潘明忠最终还是在和土著谈判的时候,模糊了贸易和土地之间的概念,采取了拖延战术:尽管在饭后的谈判中,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老首领在用手臂给附近的土地画圈,然后他就指向了铁锅。但是潘明忠还是以语言不通为由,暂时拒绝了老头的土地贸易方案。

    当双方约好第二天继续交易后,潘明忠顺便把那个来自新港社的翻译派去了土著村寨侦查,美其名曰:4时强化语言培训。

    等第二天翻译归来,潘明忠算是大体搞清楚了这伙土人的规模。

    苗栗县历史上主要的族群是道卡斯族,其人下属的社群是蓬山社以及后垅社。而根据翻译今天带回来的一些零散资料,潘明忠判断,昨天跑来和他贸易的,应该是后垅社的一个分支。

    {}/  潘明忠笑嘻嘻坐在一群土著对面,手拿一个,开始缓缓将屏幕不停在土著面前移动。

    此刻在液晶屏上显示的,是一组组天然石油井的画面。这里面有不断冒着气泡的粘稠油坑也有颜色对比明显,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黑沙地面。

    事实上,不用等潘明忠再放一遍录像,包括塔甘兄妹在内的好几个人在看到其中一副画面时,当场便有了反应:他们嘴里发出惊叫的同时,手指向了远处山峦的方向。

    勘探队和头苑社的一揽子协议,在当天晚些时候正式达成了。

    头苑社的老村长在当了背锅侠之后,喜滋滋的同意了明天带外来者去那块“黑沙地”勘探的要求。

    与此同时,老村长也答应了将河堤这一片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外来者的协议。当然,这个协议是口头的,而且是混杂在“用铁锅雇佣土人带路勘探”这个劳动雇佣条件里的。

    潘明忠最终还是用一种掩耳盗铃的方式,和土著达成了关于土地所有权的协议。至于将来的课本怎样装裱此事,那就不是他老人家所能管到的了。

    又过了一天后,寨墙彻底完工,而勘探队在这同时,也做好了进山的一切准备。商议好由潘明忠带队,宁韦负责勘探,雷剑守家后,一个10人的勘探队就带着工具跟土人大队一起进了山。

    后世的苗粟山区里,绝大部分植被都是次生林:后人将原始森林砍伐以后补种的新树。事实上台湾从日据时代起,就展开了砍伐森林的大业,后世除了少数森林公园以外,大部分植被都是次生林。

    而此刻跟在步伐矫健的土著身后,穿梭在昏暗的原始树林里的潘明忠队,讲真,要不是队员背着的电台和手中的定位仪器,他们这会已经迷失在无穷无尽的森林里了。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那块“黑沙地”的位置,论直线距离的话其实并不远:就在营地正前方,两山之间的山坳里。

    “怎么样,是咱们要找的地方吗”

    终于走到地头后,呼哧哧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看着眼前这块四周寸草不生,大约有50个平方的黑沙地,潘明忠紧张地问到。

    宁韦没有答话,而是先蹲下来抓了一把沙子仔细看了看:“有戏,挖吧。”

    简单的四个字,就是劳动的开始:队员们开始轮流用铲子在黑沙地的中心位置挖了起来。

    好在一旁还有土人。

    当某人发现土人对闪亮的铁铲很感兴趣后,接下来的挖掘工作就由兴致勃勃的土人来担任了。

    7

    /br

    /br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