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旅明 > 第245节 建设和展望

第245节 建设和展望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历史上的郑芝龙在招安以后,通过持续打击海盗而不停升官,乃至于5年后他就当上了南澳副总兵;而在剿灭最后一股海盗刘香后,郑芝龙顺利升任了福建总兵。

    在穿越众这个位面,由于海盗们几乎被一次性包了饺子,唯一成建制跑路的刘香也远去了粤海,所以曹川这次的功劳比历史上大得多,现在就看崇祯老兄会发多大的官帽下来了。

    第二天一早,出自福建官场的多份奏章开始踏上了军情急递的道路。而同时从福州城发往福建各地的,还有巡抚衙门的另一份公文。

    这份公文是穿越众期盼已久的移民计划。熊文灿在公文里明示各地亲民官:可以将由于大旱而产生的灾民汇聚去福州或者厦门中左所,这些人将由游击将军曹川负责接受。

    历史上的郑芝龙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一波就将几万移民忽悠到了台湾去垦荒:“人给银三两,户给牛一头。”事实上,等移民们去了台湾就会发现,银子是有,但是牛肯定没几头的,所以说,郑芝龙是个大忽悠。

    穿越众当然会吸取这个教训。这之后在福州城和闽南各地贴出的移民告示中,并没有承诺银钱或者牛,只是承诺了工作机会,住房和足够的食物。

    16八年八月9日,漳州湾海盗歼灭战发起后的第10天,厦门岛南边的中左所城。

    大批工人正在码头附近忙碌。而一艘方方正正的平甲板怪船,正在用船头的吊机将沉没在岸边的船只陆续吊起,转移到岸上。

    这艘船是台江船厂最新出品的平甲板工程船“海底捞三型”。带有舷墙的海底捞三型是船厂在16八年的重点工程,其上不但安装了吊机,而且有柴油动力系统,可以用5节的速度横渡低海况下的海峡,是占用了大量进口物资的高档船型。

    海底捞是天前从大员出发的,这货在大批船只护送下,慢吞吞用掉两天时间才来到中左所。

    此刻的漳州湾,局势已经迅速平静下来。在海上的官兵和陆上卫所兵的联合搜捕下,大部分流亡海盗在一星期之内,就全部进了俘虏营不要以为卫所兵没战斗力,两银子/人的价格,足够让50个卫所兵在狂吼中红着眼冲向10个逃上岸的海盗了。

    漳州湾清理干净后,穿越众就要在厦门岛开始搞建设了。

    从地理位置来说,卡在漳州湾出海口的厦门岛比月港更适合外洋贸易。

    历史上的郑芝龙,就是凭借着中左所的地理优势大肆开展对外贸易,将厦门经营成了他的老巢兼国贸港。他先是通过打击月港和其他海盗,将对外贸易权垄断在自己手中;接下来他就开始卖令旗了:000两银子一面,谁跑海贸谁知道。

    这种粗犷的管理方式适合郑芝龙,不适合穿越众。

    老郑是垄断,而穿越众是全面撒。对于已经打通了杭州—福州—大员—长崎这几个贸易支撑点的穿越势力来说,厦门在大商业格局中,只是其中一个点罢了,远没有郑芝龙视若性命那般重要。

    {}/  由于燃料都是含水木料,所以冒着滚滚黑烟的锅炉棚在码头区十分醒目。而在锅炉棚旁边正在加紧建造的,则是砖砌的发电机房。这里面的核心是一套窑区自产的木煤气发生炉进口燃气发电机。

    电机将为码头区带来探照灯,路灯,还有未来的灯塔照明。

    将近000人的建筑大军,此刻正在中左所奋战着。

    而这些人并不全是穿越众从大员派来的。他们中有至少500人,是以许心素为首的买办商人集团在月港雇来的民伕。这些人担任着为许大把总盖商行,盖仓栈的重任。

    许把总自打靠上穿越众后,先是从一个必死之局逃出命来,然后一步步扳回劣势,站稳脚跟,最终在穿越众针对郑芝龙的事件中,许把总在其中上窜下跳,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现如今完成了绝地求生,屌丝逆袭这两大成就的许把总,又开始在月港扮演起了还乡团团长这个角色。

    团长大人最近不但在重建月港,同时也根据穿越众拿出的中左所设计图购买了地皮,准备带着买办商人们大干一场。

    而穿越众这边自然是乐见其成。要知道,许大买办集团里的选手可都是在闽南地区有购销渠道的商人,是天然的地区分销商。这些人不但能给穿越众弄来各种工业原料,还能弄来男人和女人。

    而穿越众现在的工作很简单:只需要成立闽南工业品批发总公司,然后给他们划分好各自代理的片区就k了。这之后许把总可以荣升漳泉地区总代理,美滋滋走上人生巅峰。

    总之,当肆虐沿海的大部分海盗被一扫而空后,整个福建地区很快就会迎来一波经济反弹和建设高潮。而这种局面在穿越势力的拨动之下,会逐渐演变成一种深层次的社会变革风暴,推动着所有人身不由己地走上脱胎换骨的道路。

    消灭海盗的红利远不止这些。就像事前计划的那样,经此一役后,某个偏居一隅的边荒势力从此就正式登上了明末纷争的舞台,在大明朝廷这里挂上了号。

    而以大明朝廷眼下这种每况愈下的窘境,崇祯皇帝日后说不得要多多“麻烦”穿越众来替他保江山,存社稷——这就正中某些居心叵测之人的下怀了。

    和历史上打死也不出窝的郑芝龙不一样,穿越众这里可是非常乐意“拉兄弟一把”的。

    无论是建奴肆虐的关外黑土,还是反贼遍地的中原腹地,穿越众都非常愿意去这些地方一游,将自己的贸易线和隆隆作响的机器安置在那些地方,成为一处处掌控局势的支点。

    而大明王朝,则会在穿越势力布局完成后,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得到它应有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