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大先生的本名叫南望。
南望原本是个杭州城里的不第秀才,后来在给盐商当清客时,搞大了东家妾柳娘的肚子,然后他就带着柳娘跑路了。
跑路在海上遇到劫匪后,差点被杀死的南望遇到了穿越众的搭救,这之后他就开始帮穿越众在杭州做事。等穿越众占据大员后,南望也就随之而来,然后根据他的特点,就被新成立的情报局发展成了特工。
做为情报局最早招募的特工人员,南望可以说是得到了重点培养:任何势力早期的老员工,都能获得一些草创时的便利。
关于他的招募,是情报局长戴云亲自出面;而在这之后的培训,由于初期规模,所以南望是由国安出身的情报局副局长马跃专人负责的。
一开始的他,对于当“密探”,心里其实是有抵触情绪的。然而形势比人强:他只是一个多年不第的秀才,杭州那边又惹了盐商,不托庇穿越势力,他也没处去。
更何况随着了解的加深,南望愈发感觉到这伙人的神秘和强大,当然,还有冷酷无情。
要知道,他可是参与了有关杭州科考的“李逵计划”,算得上是“与闻机密”了。这个时候如果不按照人家指出的路子走
南望的职业是清客,不但要出口成诗,还要随时能讲出市井八卦和天下政论,这种人通常都是了解世情的,不是那种书呆子,所以南望对自己的危险处境有一个很清晰的判断。
最终,他只能把那点不满悄悄压在心底,当了这个不明不白的“情报局学员”。
学员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南望一到大员,就分到了一套独屋:大肚子的柳娘需要他照顾。
和他想象中那些隐私残酷的“学手艺”不同,南望第一天“上班”后,居然被安排到了新修的赤崁学,当了“助教”。
赤崁学的教师都是前期从流民里筛选出来的学霸,这些人一边要深造,一边还要兼任学教师。
而南望担任助教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学习:《繁简字对照表》《简明字典》《新旧词汇释义》《社会形态简史》。
坐在阳光明媚的办公室里,南望在学习之余,心情倒也逐渐安定下来:他是个不第秀才,家道中落,对大明没什么感恩戴德之心。
现在学点缺笔少划的简体字,他也不抵触毕竟这伙人对他还是不错的,每月有相当于三两银子的工资,柳娘因为识字,也被安排了一个轻松的社区文书的工作,工资同样是三两。
原本南望是不大愿意的,但是大员这里的女人都要上班。一直以来就被金屋藏娇的柳娘,反倒极其喜欢上班的感觉,每天挺个大肚子乐呵呵去当班,还惦记着要当街道办主任,南望也没办法,只能随她去了。
另外,柳娘还获得了去医院检查胎儿的资格,这个很重要:南望现在已经知道柳娘肚里是个女儿了。
一个秀才的文字功底,是远远超过后世初中生的,所以南望很快就把繁简字对照表学完了。
{}/ 这本书就是学员意识形态培训的最后一步了。南望从奴隶制开始一直研读到了资本主义,这期间马跃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不断给这位17世纪的秀才普及着常识,增长着见识,开拓着脑洞。
双方关于社会制度最后一段讨论,是在南望得知,未来他所服务的政权将会是君主立宪制后。
“这岂不是天子垂拱而治?”对社会制度还是半瓶水的南望,第一时间就用他最熟悉的那些儒家理论套了上去。
“哈哈哈。”马跃大笑起来。
“士大夫口里的垂拱而治,指得是架空皇帝后,由他们这个阶层独大——这里面没民众什么事,士大夫也不打算接受泥腿子的监督。”
“而君宪制不一样:皇帝虽说被架空,但是统治阶层是要对选民负责的。想当州长,就要摆平一州之民,你说说,是私底下搞定几个大佬容易,还是摆平一州之民容易?”
“如此说来,这日后的官儿大约不好做了?”南望听懂了。
“对喽,要讨好万千民众可比架空皇帝难多了。”
在最艰难的思想转变这一步完成后,南望终于搞清楚了自己“为何而战”和“为谁而战”,这已经是他来到大员三个月后了。
这之后情报局对他进行了几轮心理测试和内部测谎。
事实证明,被转化的士人阶层是可以“为我所用”的。至少南望这个郁郁不得志的低端士人,现在满脑子都是“从龙之臣”,“开国元勋”之类的想法,可谓是脱胎换骨。
测试完成后,南望被调离了赤崁学,来到了新港社的一处村庄。这处村庄已经被改建成了情报局的训练基地,原住民都已经被安置去了赤崁新区。
而在这之前,还出现了一段插曲:某人终于迎来了自家闺女的诞生。这期间由于柳娘难产,南望还得以见证了妙树大师“剖腹取婴”的神迹
抱着哇哇大叫的婴儿,南望知道,自己这下是再也不能回头了——大明朝是没有医生能做到这一点的,他想要今后儿孙满堂,就只能跟着穿越众混了。
没过多久,初为人父的南望开始接受正规的间谍技能培训。
意思到自己的学习课程由理论的“道”变成了实践为主的“术”,南望这下反而有点兴奋——他现在的思想境界已经大大提高,不再抗拒这些能让他出人头地的“本事”了。
特工的课程相对于后世来说,是阉割了很多的缩水版:射击、格斗、暗杀、情报收集与分析、电子器材的维护与使用、化学品掌握、发报技术以上就是全部了。
情报局在17世纪的敌人档次太低,用不着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