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鸡油饼,米粥
楚元白笑得很迷人,他听出钟情语气中的惊喜,那可不是作假的。
“想给你个惊喜,也想看看你说的好吃的是什么。”楚元白笑道,晃了晃手里的东西。“给你和叔爷,还有两个孩子买的衣服,一会儿试一试。”
“元白回来了?快到炕上暖和暖和!”叔爷听到动静,在屋里招呼着。
钟情暗道一句幸好,今天早上他又不知不觉地熬了一大锅的米粥,面也和的极多,足够一家人吃的。
喊了两个孩子进来洗手,几个人在里面试穿新衣服,钟情这边烙了一摞鸡油饼。
“准备吃饭了。”钟情围着围裙喊了一声,里面楚元白赶紧把衣服收拾起来,放好了桌。
鸡油饼、金黄米粥、一碟自家腌制的咸菜,简单却暖和。
外面一片白雪皑皑,屋里一片热气腾腾,显得格外的温馨。
“这就是你说的好吃的吧?”楚元白拿起一张饼闻了闻,果然有种特别的香气,“这里面是放的鸡油?”
“嗯,你尝尝。”钟情也拿起一张,“时候叔爷去山里打猎,若是打到了肥美的野鸡,就肯定能吃到鸡油饼。这可是比过年都让人激动的。”
“情时候就爱吃这个。不过那时候野鸡可没有这个肥,能勉强烙上几张就不错了。”叔爷在一旁笑道,又转头叮嘱两,“你们俩可慢点吃,这饼虽然香,但是也烫。”
“真的很好吃。”鸡油香味还有那少许的葱花香气,一点点淡淡的咸味,组成了一种别样的美味佳肴。“怪不得你时候爱吃,我也觉得很好吃。”
“好吃就多吃,我做了很多,那些鸡油都用了。”钟情早就准备好了一壶空间河水,烧开了放凉,就等着大家吃完饭一人来一杯。
鸡油虽然香,但是油脂丰富,说不得就会腻到。
吃过了早饭,两个孩子在炕上做作业,欢欢虽然放假,但是老师留了很多算术题,乐乐也拿着自己的本跟着一起做。钟情笑笑和楚元白回了自己房间。
“情。试试衣服。”叔爷和两个孩子的衣服都试过了,大合适,现在就钟情的还没试过。
“你怎么还想着给我们买衣服。”钟情也没矫情,衣服都买来了,是对方的一片心意。
“听说这边下大雪,我就担心你们身上的衣服会不会淡薄。正好我朋友开了个服装店,我看有两个孩子穿着合适的,还有那件翻毛皮衣也适合叔爷,就买了。”
“……原来我的是捎带手啊?”钟情打趣道。楚元白给他买的是一件白色基调的中长款羽绒服,上面有红色的不规则形状,显得比较年轻时尚。
钟情试了试,正合身。
“不错啊。很合适,而且样子也好看。”
“你喜欢就好。”
“多少钱啊。”
“干什么,我给你买件衣服还要给我钱?”楚元白脸一沉。
“四件衣服,这得多少钱啊,总不能让你出。”
“我不差钱,就当是我付的房租了怎么样?”楚元白坐在炕边上笑道。
“好好,这房租这么高,我可是赚了大便宜了。”钟情也没多说什么,楚元白要是想送什么,基本上他是很难拒绝的,而且送东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现在家里处处都是楚元白的礼物的痕迹。
像叔爷那屋桌上的几瓶好酒,两个孩子的玩具和衣服。他这屋里就更多了。
楚元白托母亲给他邮寄来的几本原文设计书,一些的模型,还有给两个孩子带来的各种麦片、枫糖糖果和巧克力。当然,这些是为了怕孩子们偷吃糖才放在这屋的,可不是他要偷吃。
“这几天我没在家,没什么事吧?”楚元白几天没休息好,此时眼皮子直打架,忍不住靠在了被子垛上。
钟情老家这边,炕上有两只矮柜,用来放衣物,平时就贴着墙的一头放。上面是厚厚地一摞被褥,足足十来床。家里要是来了亲戚朋友的,随时都能住下。反正炕很大,铺上被褥就能睡。
这厚厚的一摞,靠着是十分舒服的。
楚元白只是想找个地方靠一下,缓解一下困倦,谁知道这被褥靠着太舒服,眼皮子努力挣扎了两下就再也睁不开了。
钟情正忙着收拾房间,刚说了两句就觉得身后的人呼吸重了起来,一回头对方已经睡得很沉了。
钟情的动作一顿。看对方这架势,这几天恐怕都没好好睡。
这几天楚元白没在家住,他那个厢房的灶台根本就没烧,炕自然是冰冷的。这个天气睡冷炕那是要冻得浑身打颤的。
钟情赶紧拉下来一床被子,又拉过枕头,把楚元白摆成了个舒服的姿势。
钟情还以为楚元白中途会被自己吵醒,结果对方睡得十分沉。
跟叔爷知乎了一声,钟情穿上外套去上班了。
虽然离着新农场有一段距离,但是这天气村里的路上都是厚厚积雪,开着反而不方便。
自家门口早上已经清扫了一遍,不过现在又有薄薄一层雪了。
从村中穿过,村长正带着一群乡民扫雪,看到钟情,众人都纷纷打招呼。现在很多村里人都在钟情的农场工作,这些人都是员工的家属,对钟情十分客气,纷纷赞扬他年轻有为之类的。
村长也客气地和钟情聊了几句。
原本钟家就是村中的大姓,三分之一的人都是这个姓氏的。如今钟家又出了钟情这么一个强有力的人物,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本事不。
以前就是村里仅有的一位出国留学的大学生,现在短短几个月就将农场建设成现在这个规模,钟家不少没有外出打工的人都去了钟情的农场,其他姓氏的也不少,如今钟情的威望在村子里不弱于村长。
村长从来不是什么度量大的人,他们这些山脚下的穷村子,一本都是村长支书一个人兼职,不过虎岗村原本是有支书的,不过前几年病逝,这支书的位置一直空着,村长也乐得自在一个人说了算。
可最近村里头有风言风语,钟情年纪轻有文化,还能带领众人脱贫致富,这村支书的位置很有可能落到钟情手上。
天地良心,钟情一天到晚忙活,也就是最近个把月才轻松一些,哪有时间当什么村支书,更是没听过这种言论。
不过他不在意,村长心里可打起了算盘。偷偷和本家几个老祖、堂兄弟们开了个碰头会。
虎岗村三大姓氏,姓钟的人以前最多,如今只有三分之一了。现在最多的是姓张的,这一人村长就姓张。另外还有姓谭的有七八户,姓孙的、姓刘的都是姓,三五户而已。
虎岗村本就人不多,加起来不过六七十户,二三百人。姓张的就有一百多口子,最是人多势力大。
姓张的几十家里,基本上一个老祖,如今辈分最大的是老哥三,也被称为张家三个老祖,都是当了太爷爷的。其中一个是村长张贵春的亲二伯,已经八十了,孙子辈的都大多有了孩子。
听说村支书的位置有可能被钟家的人,而且是钟家那个子抢走,张家的人都坐不住了。上一任老支书是个姓出身,只因为为人公道才被众人选为支书,前些年村长一直都忍着,这几年大权在握才敢给本家们谋福利,如今这甜头还没吃够呢。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一见钟情农家乐》,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