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多谢王上体恤!”/p
主持放水是水工的荣耀,郑国自然也想亲自主持,所以,在这一刻,郑国并没有反对,朝着嬴政道谢一声,便登上了高台。/p
五尺高台之上,郑国如水神,在大日之下,耀眼无比。/p
十年忍辱负重,十年呕心沥血,从无到有,这一条郑国渠终于横空出世,成为了中原的一条壮阔水龙。/p
而这一条水龙,连绵不绝,灌溉八百里秦川,从此关中不缺粮草,不见饥荒。/p
对于郑国而言,十年奔赴在泾河北岸,有家不能回,更是忍辱负重,方才成就了这一条浩荡河渠。/p
站在这五尺高台之上,郑国望着巍巍大河,声嘶力竭的大喝一声:“放水——!”/p
“诺。”/p
传令兵奔赴,疾驰而去。/p
早已经准备好在五尺高台之侧的传令兵奔赴而出,整个瓠幕府之中一片的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死死的盯着干渠。/p
决水之后,必有大河淘淘,灌溉这万里良田,这一刻,老秦人目光直直的,他们在等一个机会。/p
他们在等,等着亲眼见证大河翻滚,水浪滔天。/p
“嘟嘟嘟……”/p
各自山脉之上,早已经准备的号角被吹响,遮天蔽日,不断连接而起,仿佛一首曲子,在向天地炫耀。/p
“轰隆——!”/p
巨大的轰鸣声响起,如天地动荡,万山为之崩塌,气荡八方。仿佛九天之上,雷霆骤降,瓠口峡谷激荡起漫天的白雾,尘土飞扬。/p
骤然之间,一股浓烈而又清新的土腥水汽立时扑进了每个人的口鼻之中,在难受的当口,却是欢喜无比。/p
“水头来了!”/p
“水头来了!”/p
“水头来了!”/p
……/p
在两岸无数国人百姓的欢呼声之中,水头从龙口奔射而出,如同一头狰狞的水龙,轰轰隆隆地跌入了瓠口,冲向了峡谷。/p
水龙被囚禁太久,一经释放,便爆发出来浩荡无尽的力量,这是来自天地的自然之力。/p
站在瓠口,嬴高心中被震撼了,泾河之水浩荡无尽,从龙口奔赴而出,水浪滔天,如龙而行。/p
这一幕,如同神迹!/p
别人心中的震撼嬴高不清楚,但是在这一刻,嬴高却是心中惊骇无比,这是人改变自然的一幕。/p
也算是人定胜天的一幕!/p
嬴高目光幽深,这一刻,他心中最大的感慨并非来自于引泾工程本身,而是通过现象看本质。/p
他震撼的巍巍皇权!/p
在仙佛绝世的这一时空,王权便是这个人间最大的神明。/p
换而言之,嬴政便是这茫茫人间活着的神明,也就在这一刻,嬴高对于权力产生了新的认识。/p
在这之前,嬴高虽然想要成为秦二世,但是他当时的初衷是为了不让大秦重蹈覆辙,这样一来,谁做秦二世都一样。/p
而经过眼前这一幕,嬴高的念头通达,对于王权的认识有了一个更好的深度,这一次,为了他自己,也为了大秦。/p
可以说是,经过这一幕,嬴高心中多了一起功利之心。/p
“王上,水雷如常,这泾水河渠成了!”/p
看着郑国一笑,嬴政:“河渠令辛苦了,孤去赶水头,让李斯前去查渠!”/p
“王上,臣当不得辛苦,这查渠一事,还是臣亲自前往,方能做到心里有数!”/p
……/p
赶水头,老秦人的又一古老风习。毕竟老秦人的祖先皋陶伯益部族,是与大禹并肩治水的远古英雄族群。/p
对赶水头,有一种久远的仰慕情节。更何况,这一条,铺满老秦人鲜血的四百多里的泾水大渠,自然唤醒老秦人心中的久远情节。/p
嬴政不顾群臣劝谏,前往赶水龙,嬴高目光如炬,朝着铁鹰,道:“分出一半铁鹰锐士,沿途保护王上。”/p
“诺。”/p
“铁九,带一队兄弟跟上王上!”/p
“诺。”/p
……/p
“公子,我们不去赶水头么?”见到嬴高站在瓠口不动,又下达了这样的命令,铁鹰好奇,道。/p
“此行有父王亲自上泾水便已经足够了,有我没我,都一样没有必要去参合——!”/p
解释了一句,嬴高:“备车,我们去洛水,在目的地等父王!”/p
“诺。”/p
站在瓠口之上,嬴高目光如炬,望着水龙激荡,不断涌入干渠之中,他对于嬴政此举的目的,本就有所猜测。/p
只是在这一刻,他终于明悟了,也终于是看透了。/p
一国之君,绝对不会如此不顾及亲自前来赶水龙,巍巍大秦就在他的手中,不可能闲的没事干。/p
除此之外,唯一的解释便是嬴政此举,必然是有所目的。/p
正所谓,人要有气!国要有气!/p
在长平大战之后,昭襄王收敛作为巩固跟本,其后的孝文与庄襄两代秦王无所作为,秦人的精气神低落数十年。/p
秦王嬴政亲自上泾水,不仅仅是抢渠抢水,更是要鼓荡秦人雄风!/p
心中念头闪烁,嬴高对于帝王心术,终于又学了一招,对他而言,这一招很有用,特别是对于他未来的路。/p
“公子,从瓠口到洛水,全长四百里,王上奔赴,只有五百铁鹰锐士,不会有问题吧?”铁鹰眼中满是担心,他心里清楚,这一路之上道路是那么的危险。/p
崇山峻岭,更是刚刚经历过了工程,被破坏,石茬,树木,沟壑到处都有。/p
“不光是五百铁鹰锐士,那不过是本公子担心父王的安危加派的人手,王绾与李斯等人皆在,更有蒙恬在,这一路上,早已经被安排的妥妥当当。”/p
“甚至于,父王此去,比我们更安全!”嬴高双眸如炬,望着前方浩荡河渠:“走吧,这郑国渠千年难见,如此盛事,不应该错过。”/p
“诺。”/p
点头答应一声,嬴高一行人纵马而行,向着洛水的方向疾驰而去。/p
轺车之上,嬴高心中念头万千,郑国渠已经完成,经过一两年的滋润,八百里秦川必将会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粮仓。/p
等到大秦粮草不断,而干旱解除,以秦王政的性格,席卷整个中原的战争,必将会提上日程。/p
而一旦开始,三川郡将会是大秦东出的桥头堡!/p《我要做秦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