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道场里广袤之处,便是一座被琼楼玉宇、仙阁神楼围绕着的黑色大碑!
碑很大,远在道场入口时就看得见,耸立在云天里,若隐若现,却矗立天地。
一直从入口到天尊洞,万千里之遥都跨越,那块黑色的大碑却不增大半分,也就是说黑色大碑十分遥远,远到难以想象!
然而,碑文上时不时的又有金光闪闪的蝌蚪文浮现,每一个都充满了道韵,似乎是秉承天地大道而成!吸引大大的修士前往一览!
阳坼此时也在路上了!
经过天尊洞时,阳坼看到有修士进进出出,出来后的修士大多也往黑色大碑汇聚而去。阳坼心头一动:想必这些人也察觉到了黑碑的异常,想要前去查明吧!
望着天尊洞口,阳坼发呆了,他想起了长明灯,它快要燃尽了,也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走吧……”阳坼叹息一声,带着姬发财继续上路!
过了天尊洞,便是广袤的黄沙地,郁郁葱葱的山林不再,唯有黄沙绵延不绝。这里的道义残缺,规则破碎,想必是经历了一场不可描述的大战,才能将仙人洞府打成这样!
路上不时有枯骨冒现,阳坼看在眼里,也不知是千元前的仙人弟子,还是后世不断的冒险之人……
黄沙滚滚,狂风大作。阳二人坼步履维艰,这里打规则是乱的,乱得难以揣摩,每走一步,都要慎重!
顶风而行,阳坼不敢张嘴,黄沙肆虐,张嘴就是一口黄沙!只能扯一块面巾围住,面前睁眼前行。
此时,阳坼不禁想起屈平,他是地星,想必更能看透规则,前行也更方便吧……
想着想着,阳坼思绪飘飞:也不知,会不会在这里,遇到传说中的人星……
泰山东隅,一瓢陋巷。
孔锦捧着经,坐在水井边孜孜不倦,一缕书生意气在他头顶汇聚,化作一轴书卷,搭在陋巷两墙上,遮风挡雨。
颜陋卧在自己的杂乱堆里,这是他在孔锦残忍的打扫下,唯一守住的乱书堆。
稀溜溜的喝了一瓢水,雪白的胡子湿漉漉的,颜陋瞅了一会儿聚精会神读书的孔锦,摇头一阵,从身边的杂乱中随便捡出一本书,就开始读起来。
日色稍晚,孔锦读得脖子酸痛,这才抬头,目视前方使眼睛适应傍晚的昏暗。他头顶上的书生意气也开始收敛,那遮风挡雨的虚轴也慢慢退散了。
这时颜陋停下了,稀溜溜的一口食,慢悠悠的问道:“怎么样?书好看吗?”
闻言,孔锦笑了笑:“也不知怎地,每次读书,都感觉很安静,读完书若不是师傅您说起,我都不知道打过雷,下过雨呢!”
颜陋舒心顺气,躺在杂乱堆里,叹气一声,这才疲惫的开口:
“读的进去书是好事,昨日我去伐樵,听说你那个族兄一年多来修为都没有半点长进,又是延医又是问药,忙来忙去,结果白忙活一场……哼哼……一群冥顽不灵的老东西,根源在哪里都没弄明白,就在乱下药!”
颜陋显然对当今儒门当家之主心怀不满,口中也少了读书人的儒雅。
孔锦闻言,偏头疑惑道:“师傅,你怎么为老不尊呢?”
“我怎么为老不尊了?”
“你说你无论辈分还是修为,都是当今天下儒门第一人,可是却称呼比自己的晚辈为老东西,对了!还口出狂言,这不就是为老不尊吗?”
“嘿嘿……你子不是不信吗?”
夕阳下,一老一少结束了一天的修行,生火烧柴之际,不禁相互打趣。
“我现在信了!”
“我现在改口……”
……
“师傅……你说父亲为什么不让我回去?咱们儒门不是最注重忠孝的吗?他不让我回去,孔锦怎么尽孝?”
“你不回去,才是对他最大的孝顺……”
生火的孔锦一愣,手中柴火抖落,扑棱起一场火苗,燎得他脸皮滚烫:“为什么您也这么说?父亲他……也是这么说的……”
颜陋掌勺不语,一阵无话,最后,他才叹息一声:“锦啊……”
“弟子在。”
“等过两天,你回家拜别一下父亲,就下山去吧……”
“……是!”
“怎么,有顾虑?”
“是……师傅……为什么要赶我下山?孔锦哪里做的不好吗?”
“哼!”恨铁不成钢,颜陋重重的颠了一下勺,“九州之大,你都不曾见过!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
“是……师傅……”
“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好的,师傅……”
颜陋又开始了他繁文的说教,孔锦苦不堪言,此时他心中挂念着倒悬山上的父亲与孔帛,师傅的说教,他没听进去只言片语……
“帛……他怎么了……”
与此同时,倒悬的平底山上一处精美的院落里,孔帛正在大发雷霆:
“来人!”
“在!帛少爷有何吩咐?”
“叫那些老东西们别再给我抓药了,我没病!”
“可是……”
“可是什么?再不滚,我打断你的狗腿!”
“少爷息怒!少爷息怒!”
“滚出去,我要闭关了!”
“是……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