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年农历大年三十,东州市下辖县级市市。
文青在自己的家里喝多了酒,倒在沙发上睡着了,爱做梦的他这次又沉入了梦乡……
1994年,当文青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的时候,东海省委省政府已经做出了大力推进以高速公路为龙头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战略决策。这是一条强省富民的重要决策。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道理不言而寓。可真正做出这个决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瞻远瞩和责任担当。文青对这一点的体会极为深刻。公路建设是真金白银的物质投入,数十万建设大军鏖战风沙,修桥铺路,耗费极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文青1997年大学毕业以来,跟随上级单位,先后转战多个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学习到丰富的施工和管理技术,也掌握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工作的紧张和疲乏,生活的坎坷不平,都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000年,文青奉命回到家乡市交通局,后又服从命令调入交通局下属单位公路局,开始了紧张的地方公路建设。
“这是理所当然的。”文青想,“高速公路建设历经九十年代后期五年,已经形成了贯穿全省大中城市的干线络,交通主骨架已经搭起来了,下一步的重点当然是修建内联外通的地方公路,为交通主骨架搭上细密的经脉,穿上丰满的外衣,完善它的各项功能。”
001年,文青参加了市境内的第一条市乡公路公路建设工程。这条公路总长约四十余公里,大部分路段为新建公路,穿越市东部贫困山区,工程量大,投资大。为了节约资金,市交通部门采取了有力措施,从设计、施工、投入等各个方面想方设法节省节约。如从设计上,让自己单位的施工技术人员参与设计单位的测量工作,节约部分设计费用;从施工上,让公路部门抽调技术和施工力量建立专业施工队伍——路桥工程处,继而成立企业,加强学习培训,购置施工机械,投入到公路建设中。同时,对于一些土方工程,让沿途乡镇加入进来,挖土移木,填坑修路,掀起一场公路建设的人民战争。采取这一些综合举措,效果极为明显。历经一年的时间,公路路基全线贯通。第二年天气转暖后,市路桥工程处开始路面施工,并对一些薄弱路基路段进行了加固处理。从路基到路面,前后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公路终于竣工通车了。全市人民兴高采烈,特别是公路经过的贫困山区的村民欢天喜地,公路就在村前和山里,从此,走出大山不再是难事,勤劳致富不再是梦想。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要想富,先修路”的涵义。
文青在艰苦的公路建设中,也深切地体会到了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的滋味。但随着岁月轮转,倒也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