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再一次扫视了寒光闪闪的箭头。
忽然,他仰天长啸:“陛下,臣有负所托,但已尽全力。”
他噗通跪下,朝着洛阳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陛下,臣无能。”
王庾望着这一切,喃喃道:“他这莫不是准备自杀?”
王康达与她同乘一骑,这也是李靖答应她随军攻城的条件,此时听到她的话,便回道:“看着不像。”
要自杀早就自杀了,还这番惺惺作态?
果不其然,屈突通磕完头后,起身的时候并未去拿地上的兵器,而是主动伸出双手。
李靖使了一个眼色,士兵们立刻上前,将屈突通和他的亲兵都绑了。
大军离开南城,一路前行。
途中,李靖派士兵押着屈突通走在队伍前面,一路高喊:“屈突通已经投降,尔等速速放下武器,投降者,既往不咎。”
隋军士兵一听屈突通投降了,又看见屈突通被绑的情景,纷纷丢下兵器,束手就擒。
兵败如山倒,几乎所有的隋军士兵都投降了,但还有一人,他还在苦苦奋战。
尧君素屹立在大道中间,周围全是战死的士兵,有隋军士兵,还有义军士兵。
他们的鲜血流淌在街道上,将整条街都染红了。
“来啊!”尧君素长槊一挥,直指面前的义军,赤红着双眼吼道:“我尧君素生是大隋的人,死是大隋的鬼,绝不投降。
“你们尽管来啊,来啊——”
尽管尧君素浑身是伤,背上还插着两支箭,但他依然手持长槊屹立在重重尸体之间,气势如虹,目光睥睨地看着义军。
义军士兵被他的气势所摄,一时之间不敢上前。
“弓箭手准备。”
人群如潮水般分开,李靖等一众将领走上前。
刘弘基一挥手,士兵立刻将屈突通推到了人前。
尧君素看见被捆绑的屈突通,很是震惊,“大将军,你投降了?”
屈突通脸上掠过惭愧的神色,无奈叹道:“形势比人强,你我已无力回天,投降吧。”
听见这话,尧君素怒不可遏,破口大骂:“屈突通,陛下待你恩重如山,你却忘恩负义,投靠贼子,你如何对得起陛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ex){}&/ 当他们知道消息的那一刻,没有愤怒,没有恐惧,而是深深的喜悦与轻松。
战争终于结束了
李靖一面吩咐将士们清理战场,修复城墙;一面安抚城内军民,打开府库,犒赏大军。
“小庾儿,这次你和玄甲军立了大功,我会向唐王给你们请功。”
李靖说完又看向刘弘基:“当然,还有你们。”
“对了,我得赶紧写奏章送去长安。”
王庾听见这话,连忙说:“李伯伯,送奏章时告知我一声,我有东西给阿耶。”
“行。”李靖爽快答应。
没想到刚回到住处,长安的使者就来了。
那使者本是来探河东的局势,没想到刚来就听到了河东城已被拿下的好消息,当即夸赞了李靖一番。
后来听李靖说王庾是头功,心中震惊之余,又想起了这次的任务,连忙对李靖说:“副帅,唐王有东西交于王小娘子,不知王小娘子现在在何处?”
李靖:“我让人领使者去。”
小兵领着使者到了王庾的院子,就退下了。
使者说明了来意,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恭敬递上:“这是唐王给您的信。”
大全接过去,递给了王庾。
王庾拆了信,一目十行,看完后心中惊讶不已。
没想到李渊这么厉害,居然把何稠弄到了长安?
转念想了想,她就知道是谁帮了李渊,是苏威。
不过,李渊将能做出与真琉璃无异的何稠弄去了长安,想叫她回长安研制军器,她却不想回。
从前还觉得何稠很厉害,制作琉璃的手艺失传了那么多年,他居然能想到别的办法制作出来。
可是现在
王庾扬起唇角,现在有了来自现代的武器学家,何稠就显得笨拙了。
“使者稍作休息,在河东城好好玩两日,我有东西托您带给阿耶。”
使者大惊:“您不跟我一起回长安吗?”
他接到的命令,是护送王庾回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