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 第三百一十八章 高兴与担忧

第三百一十八章 高兴与担忧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竹兰的话音刚落,周老大和李氏回来了,周书仁盯着周老大,“街口就有卖包子的铺子,你上哪里去买包子了?”

    周老大不怕爹瞪眼了,他这回底气足,“爹,今个天不亮捷报进城了,街口都在议论,我们听了一会。”

    竹兰恍然,“我说呢,今个又不是过节怎么还有放鞭炮的声音。”

    李氏兴奋的手舞足蹈的,“娘,京城人真多真热闹,街上都是人。”

    竹兰按住李氏的手,“别晃了,一会包子晃地上了。”

    李氏才想起来出去的久了,爹娘还等着吃饭呢,“娘,包子买回来,可以吃早饭了。”

    周书仁让周老大去叫吴鸣来吃饭,李氏的嘴闲不住的说,没等吴鸣过来吃饭,都知道捷报的消息了。

    这是天大的好事,意味着西北的战乱要结束了。

    竹兰既高兴又担忧,她高兴两个院子的房价要涨,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两个院子的房价要继续涨了,自开战后时不时有好消息传回来,东北又没打起来,就很少有人再拖家带口的离京了。

    竹兰买的院子价格早就回升了,这次大捷打服了外族,王朝气运更胜,京城作为政治中心,房价一定会猛涨的。

    竹兰的担忧是因三个侄子,刀剑无情的也不知道三个侄子如何了。

    早饭吃的包子和米粥,家里的木柴熬了米粥彻底没了。

    昨晚,竹兰和周书仁把要买的写了单子,很长的单子,木柴,米,面等都是要多买些存着的,竹兰看着空空的地窖和柴房心里不踏实,她喜欢囤东西,囤的越多,她才安心。

    碗筷盘子等也是要买的,商贾临走也没大方的把盘子碗留下呢,当然留下了竹兰也是不会用的。

    竹兰京城的家里什么都缺,蜡烛啊灯油啊等都没有了,昨晚写单子用了最后几根蜡烛!

    竹兰写了一份周老大买的东西,周老大去买粮食和木柴等。

    李氏却不愿意跟着当家的去,在京城她是胆怯的,京城太大人太多了,她觉得跟着当家的不踏实,不如跟着爹娘安心,“娘,我跟您一起去。”

    周老大无语了,媳妇嫌弃的太明显了。

    明腾胆子大倒是想跟爹去,“爹,我跟你去。”

    (ex){}&/  竹兰眼睛也亮的很,她和周书仁来京城真没好好逛逛呢,竹兰很喜欢古代的各种灯笼,古代的灯笼制作精致,而且寓意都很好的,摊位上不仅有大红的灯笼,还有其他颜色的,竹兰看的都想带回家呢。

    竹兰想最后买灯笼,灯笼是大件了,拎着怪费劲的,“咱们先去看别的,一会回来买。”

    李氏眼睛都不够看了,平州城也很热闹,可和京城的热闹没发比,“恩。”

    竹兰和李氏逛街很有乐趣了,这和周书仁逛街的感觉完全不同,女人和女人逛街共同语言太多了,购买力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从竹兰和李氏双手拎瞒东西就能看出来了。

    竹兰买了胭脂,买了一些精巧的首饰,还有糖人剪纸,基本上每个摊位都会买上一样,最后才是灯笼。

    京城的宅子一个灯笼都没有呢,只可惜摆摊的灯笼大部分都是卖给孩子的,宅子用的灯笼还要去专门的铺子买才行。

    周书仁来接竹兰的时候,看到一地的东西默了,这是真没少买呢。

    还好他买的东西都让铺子伙计送回宅子了,否则马车装不下竹兰买的东西。

    竹兰上了马车,今个买的过瘾了,对着周书仁道:“单子上忘了写灯笼了。”

    周书仁的记忆力好,而且也习惯了走过哪里记到哪里,“回家的路上有灯笼铺子。”

    竹兰也有些累了,“那就回家。”

    周书仁闷闷的恩了一声,媳妇不陪他不开心。

    回到宅子,周老大已经回来了,木柴堆满了柴房,周老大道:“爹,时辰不早了,我和李氏去买菜和肉回来。”

    他已经把周围转一遍了,菜市场离的并不远。

    竹兰摸出银子给老大,这回赵氏没跟来,目前都是她管家用的银子,竹兰看着李氏,想了想还是算了,家用的银子还是雪晗管吧,正好雪晗年岁也不小了,该学着如何管家了。

    周书仁等李氏走了,“李氏买了这么多东西,李氏怎么哭丧着脸?”

    霸占了竹兰,李氏还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