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一抓眼就到了四月,又是一年的院试,还好因有周书仁的补助政策,今年礼州城考秀才的学子不少,并不全是祖籍是礼州从外地回来考试的。
过了府试的有一百人,一百人中取三十人为秀才,礼州城相对于江南,考中的比例很高了。
竹兰对院试没多少关注,她更关注李氏的肚子,李氏的肚子九个多月了,眼看着就要生了。
虽然李氏生了三个孩子了,可竹兰依旧担心。
今个周书仁回来的有些晚,今年是院试放榜的日子,周书仁见了廪生等人。
周书仁脸上很高兴,“不枉费我想办法给补助,你猜三十个秀才有多少是外地回来的。”
竹兰从周书仁的笑容上看,比例一定很低了,“八人?”
周书仁摇头,“五个,外地回来的只有五人考中了秀才,哈哈,好啊,本州的学子没辜负我的期望。”
竹兰真的惊讶了,能从外地回原籍参加童生试的,不是家里当官,就是家底深厚的,礼州城本地的学子,竹兰是知道的,如果没有周书仁想的补助,今年都不会有几个人参加考试。
这也算是周书仁的政绩,竹兰眼睛亮晶晶的,“这二十五人,你觉得有多少人能参加明年的乡试?”
周书仁眯着眼睛,“这二十五人,最大的年纪才三十五岁,最小的二十二岁,都是很好的年龄段,只要有好的先生,明年应该都能参加乡试。”
竹兰笑着,难怪周书仁这么高兴了,没有人会嫌弃政绩少,周书仁也是不能免俗的人。
院试结束后,礼州城下了一场大雨,春雨贵如油,一场大雨结束后,苹果树也开了花。
今年的礼州城,孩子们不再满山遍野的找野菜,反而在田野里奔跑玩耍,周书仁休沐还带着竹兰在附近转了转,竹兰为周书仁感到自豪。
李氏的爹娘就是在这个时候到的周家。
竹兰写信给雪梅,让雪梅去李家说的,第一,李氏两年没见到爹娘,竹兰想给李氏惊喜,第二,竹兰也是想和李家谈谈,她还是更信任李家人的。
(ex){}&/ 李许氏说的真话,她和亲家母一比,她才显老,亲家母这两年真没怎么变,“亲家母还年轻的很,我才老了,我都五十了,今个能来礼州城多亏亲家母,否则我一辈子就在家里窝着。”
竹兰笑着,“请你们来,第一是李氏要生了,这一胎李氏遭了不少罪,别看她大大咧咧的,也是惦记家里的,第二就是有事想和亲家谈。”
李许氏是不指望当家的了,李家都是女人主外的,谁让李家的男人都憨厚,“雪梅都给我们说了,亲家有什么事交待就行。”
竹兰按着李许氏的手,“我们两家是姻亲。”
剩下的话竹兰没说。
李许氏听明白了,亲家母的意思,李家不是周家的下人,这次是合作的关系。
李许氏彻底安心了,周家人的身份变了,可对姻亲的态度却没变过,再次感叹婆婆的眼光好。
李许氏拍了下手,“瞧我这记性,我还带来不少松子等山货,我记得亲家母爱吃,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亲家母别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礼州城还买不到呢,这可是好东西。”
周老二来的时候收了不少,陈大人吃好了要去了不少,一家要一点,自家的吃到四月就没了,周老二去平州,竹兰还特意交代多收一些回来呢!
赵氏听的脸更红了,她娘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搬出去这么久也没送过来任何东西,她可知道娘手里有不少银钱的,娘和大嫂娘家一比,她的脸都臊的慌。
竹兰见李许氏脸上的倦意,开口道:“亲家,亲家母一路辛苦先休息,我们有什么晚上聊。”
李许氏的确累了,她都上五十的人了,又怕闺女生了一直抓紧赶路,身子骨不行了,“亲家母,那我就先休息去了。”
“好,有什么就指使老大,你也享享女婿的福。”
李许氏笑着,“好。”
李氏哎呦一声,“我,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