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玄幻小说 > 寒门凤华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终成大器

第一百五十二章 终成大器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户部集阅是在十月二十五日,但资格审核结果却得在十一月初才出公示。

    没有人工智能的当下,现在这个审核效率已经算很快了。

    全国三百余州一千五百余县的户籍在本州县建档之初,都会誊写一份送至长安存档。

    户部工作人员就要在这样海量的户籍信息中,逐一审核对照乡贡举人的资格,甄别出倡、忧、吏、皂等非良民身份的考生,将他们从乡贡举人的行列踢出去,也就是禁止其参加年后的省试。

    刘辰星对此放心的很,自在户部交纳了文状,她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每日不是填鸭式恶补诗赋,就是隔个五六日和薛圆他们一小聚。

    就像柳阿舅说的,滞留在长安的乡贡举人们,因为“同乡”成了他们之间交往的最好纽带,自集阅那日去平康坊一聚后,原本连不甚熟悉的另外两位同乡举子也加入到他们的聚会中。

    比起闭门造车式的学习,这样每隔五六日休息一下午,会会其他考生,是让自己放松一下,也能从对方口中知道一些其他见闻,总之还是有些裨益。

    等聚会了两三次,户部审核的结果也出来了,他们贝州的七位乡贡举人皆符合科举报考资格。

    可以安心等待年后的科举了,考生们心松之下,不免又要来一场诗会,一来是排遣异乡人在这长安的孤寂,一来当然也是想博得一些名气,好让自己来年在考官那增添些印象,不定就能凭这些名气金榜题名。

    刘辰星因为女子的身份,交友圈狭窄,但薛程擅长交际,又带着薛圆租住在平康坊那等文人举子聚集之地,才来长安不久,就结交了不少文士,当然都是以基层文官和小官、乡绅之子这等举子为主。

    而这时再结交之人,自然不比与刘辰星兄妹相交时纯粹,见兄妹俩深居简出,薛程斟酌着有质量较好的诗会之时,就会将兄妹俩单独叫出来。

    ……

    又崔尧是何等身份,饶是长安贵胄公子们十分看不起外地举子,可清河崔氏这五大姓的高门在哪都吃香,自知清河崔氏嫡长孙来了长安应考,纷纷向崔尧递了帖子相邀。

    (ex){}&/  长安浮华盛世,人人说话不免自夸。

    刘辰星又是一小娘子,却已是能参加省试的女进士,当更是自傲。

    书法大儒却见刘辰星非但未有自傲之色,甚至连自己的垂青都不为所动,要知自己只言片语的好评乃长安举子梦寐以求之事,遂讶然之下,不由细思刘辰星所言。

    蓦地,心中灵光一闪,顿时抚额道:“专而后精,分而后散,这正是和贪多不烂一个道理!哈哈,对!专一事而精!”

    兀自高兴了一番后,方才目光灼灼的看向刘辰星,比起之前为了给崔相面子寻一人夸奖,现在显然是出于真心欣赏,道:“听汝口音,当是贝州来京的举子,若你年后省试过后,无论考中与否,只要留在长安,皆可寻吾讨教书法,吾常年住城南郊区庄园,你到城南一问长安姜墨,即可知吾住址。”

    说罢,又望了一眼刘辰星宣纸上所写——天道酬勤,随之念及一旁其余四位女举子所写,赶下场让诸位宾客一览,其字体自然不俗,却所选最喜之言,不是略带儿女情长,就是自比天赋卓绝。

    他老丈专于书法数十载,可能世事不通,杂务不勤,却明白书法一行,天赋也许有,却唯勤练习方能真正有所获。

    心念一闪而逝,也不管堂上众人为他自报家门而哗然四起,只继续对刘辰星道:“吾想送你四字,可否?”

    刘辰星确实没听过姜墨大名,但从四下反应来看,还有那一句带着自傲的“长安姜墨”这一句,心知其人必然是一大名人,当下拱手道:“长者赐,不敢辞!”

    这般识时务,不错!

    姜墨一双小眼睛顿时笑成一条缝,下一刻拿起毛笔时,却已然一派正色,然后在刘辰星的字旁就是挥毫泼墨——终成大器!

    这正是:天道酬勤,终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