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为了让长安老百姓更早观赏到今年的灯会,未时才到,一连数日当空的暖阳藏在了铅云之后。到了申初时分,天就已经擦黑了,灰蓝色的苍穹笼罩着这座不大的小院。
因着马上就要出去逛灯会了,院子里也没有掌灯,但这些许天光已足以看清人。
而在这样暗淡的四下,当穿鲜亮的鹅黄色襦裙少女,毫无征兆地从房门跑出来时,彷如灰色的世界突然有了色彩,那样鲜活,那样明亮,牵动着目光,更牵动着从不曾跳动的心扉——如今却像长安城朝暮的鼓声,咚咚,一下又一下的跳动着。
眼里是鹅黄衣裙的活泼少女,耳边是如雷在响的心跳,其余颜色声音在皆这一瞬间都消失了。
好在清河崔氏嫡长孙的名头,教会他远胜于常人的戒备之心,崔尧在感官失常的一刹那,便已强制自己清醒,尔后就听一旁杜元朗声音迟疑地问道:
“刘大娘……?”
刘辰星只顾提着襦裙跑开,待听到声音,才发现崔尧和杜元朗早已立在院子里了。
长安上元节灯火是全城百姓的狂欢,他们舅甥仨早和薛氏兄妹约好了一起夜游长安,是以昨日崔尧提及一起,便只得加上他和杜元朗二人了。
只是显然未料他们现在会出现,刘辰星微微一讶,见杜元朗一脸惊奇,立马就想到自己脸上堪比唱戏的妆容,心里一塞,却见崔尧目光怔怔的望着自己,不由又想起崔尧昨日先只约她逛灯会的事。
虽觉崔尧的人才及家世,心中那一丝难以置信的怀疑若说出去,怕也是让人笑话,不过谨慎些总没错,遂孔雀的自恋了一回,当下脸上笑容一敛,叉手一礼道:“杜三郎,我们不是约申正三刻在平康坊外见,你们怎么现在就过来了?”
语气落落大方,与平时着儒生服的行止并无区别。
听到熟悉的口气和声音,杜元朗这下确定了,不由感慨道:“还真是刘大娘你!这果然人靠衣装,看你这不就从只知道读书的假郎君,变成真娘子了!”说时,余光又瞥了一眼身旁的崔尧,心中却是一叹,虽都是官宦子弟,但像看人的眼光,他就差崔尧一大截,竟然能一早就看出乳臭未干的读书汉是个美人胚子。
(ex){}&/ 杜元朗还以一礼道:“非柳校书耽误了时辰,乃我和崔尧见今日天黑的早,到约定时间,估计人多难认出彼此,索性今日也无事,就提前来了。”
两人乃官宦子弟,皆有亲缘在长安,如何不会认识一两个长安当地的贵公子,又岂会无人约而今日无事?
柳文苏目光不着痕迹地掠过一旁各有千秋的两个小娘子,目光微深,面上却是一贯的和煦,道:“既然人到齐了,现在又时辰不早了,我们几个年长的还能忍饿,那边两个小娘子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估计已经极为腹饿了,现在就出门吧。”
还是柳阿舅最善解人意。
俩友好的小姐妹听到柳文苏所言,双双一致地转头看向柳文苏,眼里亮晶晶的,满是崇拜之色,更异口同声道:“好,现在就出门!”
发现彼此说了一样的话,当下又是看向对方,一阵哈哈大笑。
也只有完成一天学习任务,又安排了游耍的活动,小外甥女才会这样放松自己,柳文苏看着眉眼都是轻松开心的刘辰星,看似温和实则淡漠的眸中不由闪过一丝笑意,继而向在场身份最高的崔尧做出请的手势。
见状,崔尧敛下心中的震惊,以及难以置信,微微颔首,不让自己再多去看已从鲜亮的鹅黄变成耀眼的大红色,率先阔步而出。
天色虽未完全黑下来,外面却已是灯火璀璨,一路所过,除了锦衣的男男女女摩肩接踵而过,就是各色花灯。
有花灯轮、花灯树、花灯柱等大小不一的物形花灯,还有花灯鱼、花灯鸟、花灯兔等姿态生动的动物花灯,至于其他的各色花灯,还来不及细看,不是被人潮推拥着往前走,就是又被另一个花灯所震惊。
正月十五夜,长安不夜城,盛世画卷由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