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兰听见《王子复仇记》后,正在和汉克斯大眼瞪小眼的他,脸上闪过意外。
直到电话那头的杰弗瑞-卡森伯格听不到半点回应,开口呼唤时,反应过来的罗兰这才笑着应答:“h,杰弗瑞,我当然有时间,如果你觉得我现在的声音符合你们的预期,那等《阿甘正传》拍完之后,我会去试一试的……”
罗兰当然会去试一试,虽然他已经忘记,每一年世界票房前十的电影到底是什么,但迪士尼历史上,只拍了一部和《王子复仇记》有关的电影,那就是《狮子王》。
《狮子王》不需要介绍,作为全球狂揽八亿多票房的影片,它是《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前的世界第二,也是迪士尼第一部没有原始素材的动画影片,更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非g动画电影,这一纪录放在二十年后,仍旧未被打破。
整部电影的创作历程,就和辛巴的成长经历一样,充满传奇,要知道,在项目组建之前,迪士尼上下,可都将其视为试水之作,因为没有成功基础,所以工作室里的所有人都在往《风中奇缘》的项目中挤,正因如此,《狮子王》的团队成员大多都是新手。
但就是这些新手,却创造了奇迹。
说句难听的,《狮子王》现在更像是后娘养的,要知道之前的《阿拉丁》,那可是请到了罗宾-威廉姆斯,而《美女与野兽》,也有《小美人鱼》的制片,《绿野仙踪》等前作保驾护航,但《狮子王》?在组建之初,那可是找不到任何大牌,而在配音之时……
他们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刚破纪录的罗兰-艾伦了!
就像那句至理名言一样——
打不过对方,那就加入他们!
在《美女与野兽》被《终结者2》和《铁钩船长》摁在地上胖揍两轮;《阿拉丁》被《小鬼当家2》逼的足足延期了一个月;《侏罗纪公园》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横扫整个九三年暑期档后;迪士尼这群家伙,终于想明白了!
我们,为什么要和罗兰打?
啊不对!
我们,为什么要挨罗兰的揍?
我们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永远都是g级别的!
但罗兰终究是会长大的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压根就没有任何矛盾啊!他拍他的真人电影,我们弄我们的动画,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把仍旧对孩子存有影响的他,请过来配音,给我们拉伸票房嘛!
没错,《侏罗纪公园》的票房收割模式给他们带来了灵感,既然在那种片长刚超两小时,出镜不到半小时的电影里,罗兰能够起到决定性的票房拉升作用,那……
我们为什么不用对方?
在明明知道罗兰对孩子们存有致命吸引力的情况下,与之对抗,那不就是傻哔行径吗?
于是乎,连着两年被揍得满头是包,今年却仍旧在看戏凑热闹的迪士尼,反应了过来!
而他们的幡然醒悟,却令罗兰,感慨万千……
作为一个压根就没想着和迪士尼合作的家伙,面对迪士尼突然抛来的史诗级大饼,他真的是无fuk可说,不过即使再过意外,他也觉得非常正常,因为——
地位不同了。
看着眼前那个听闻迪士尼邀约,却压根没当回事儿的汤姆-汉克斯,罗兰终于能够体会,那种优秀资源放在身前任我挑选的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了。
当你爬到金字塔尖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会将最好的项目呈现至你的面前,而这时候,你只需要跟着自己的成功公式,不断地去寻找更容易成功的本子就行了。
《狮子王》的确牛哔。
但罗兰只要接下这个项目,那从此以后,就是世人称赞他让这个娘不亲,爹不爱的项目荣获成功!在所有的幕后爆料中,都会将他罗兰-艾伦接受迪士尼的邀请,前去配音这一条,挂在成功因素的最顶端!因为他现在,就是比迪士尼的原创动画要成功!
这就和《侏罗纪公园》一样,同样的剧本换成詹姆斯-卡梅隆来拍,只要有工业光魔的技术支持,那就一定会大爆!虽然现在的卡车司机没有斯皮尔伯格那种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但gi技术才是电影成功的根本,可……
世人只会称赞斯皮尔伯格的眼光和勇气。
如何判断一个事件的成功本质,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站在台前,名气大的,就是最终获利的那一个!
即便这个获利的家伙,原本就是冲着手中项目有极大概率收获成功才去的,但……
谁让他才是推动一切的大咖呢?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但后者,显然是会被前者更容易让人记住。
所以,在面对迪士尼送来的《狮子王》,就算罗兰一直想把迪士尼肢解,他也不会拒绝摆放在面前的项目,不仅如此,他还会高兴的配合对方。
因为媒体在宣扬之时,可以将他的行为称之为——
‘告别孩童时期的罗兰-艾伦,献给世界孩童的最后一份礼物。’
然后——
他就会被挂在历史记录的最顶端,源源不断的被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所知晓。
三到六岁的孩子,被《狮子王》所吸引;
六到十岁的孩子,可以再《小鬼当家》系列里遨游;
十到十五岁的青少年,可以翻看技术革命的《终结者2》和《侏罗纪公园》;
十五岁开始,他们可以拯救世界;
之后就是谈恋爱,参军,等等等等……
在接下《狮子王》后,一个人诞生之初的适龄经典都会被他罗兰全部囊括……
想要给后来新人安利电影?
(ex){}&/ 而他这回过来,其实只有两个目标。
第一,便是挽留。
第二,便是挽留不成功后的购买。
“好吧,既然你不愿意待在环球,那我们也不强迫你。”
“这是我们开的价格,希望我们能够在这件事情上面,达成共识……”
谢恩伯格从随身携带的手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起身递送至斯皮尔伯格的身前时,他的嘴巴也没停歇,“我们需要你所有电影的版权……”
“从《飞轮喋血》开始,到《辛德勒的名单》结束,这期间环球发行的电影,我们希望能够永远的留在环球,包括续集……”
“当然,续集拍不拍,如何拍,让谁来拍,这一切还是你说的算,我们只要除创作以外的其他权利,你现在拿的分成是多少,之后还是一样,包括玩具等衍生品费用,都是按照现在的比例给付与你,而我们对你所有电影的版权,估了个价……”
“每年环球影城百分之二的门票收入归你,这是我能给你争取到的最大分成了……”
ha?
当斯皮尔伯格得知,谢恩伯格想要购买自己的电影版权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但等他听完环球的开价后,本还想闭口不谈的老头儿,抓起了桌上的文件。
保留各项衍生产品分成的同时,他们每年还会给付百分之二的环球影城门票收入作为所有影片版权的收纳费用?这——这简直就是在白送钱啊!
除了《侏罗纪公园》和《夺宝奇兵》以外,斯皮尔伯格的代表作基本上都没法拍续集!
而《夺宝奇兵》,又是乔治-卢卡斯当年为了不让斯皮尔伯格去拍《007》电影,主动给他的项目!虽然卢卡斯压根就没在乎这个系列到底该听谁的,但版权,一直都是在卢卡斯影业的手中紧握不放!而当年负责发行《夺宝奇兵》系列的,还是派拉蒙!
说句难听的,谢恩伯格现在带来的这份合同,每年百分之二的环球影城收入,就只是《大白鲨》、《第三类接触》、《外星人e》、《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这些电影的版权购买价,而这里面,真正能发挥出客观价值的,就只有《侏罗纪公园》了……
用每年上千万的分成,换一个《侏罗纪公园》的续集版权?
这和明摆的告诉他,你要走了,回顾二十年,我送你一份礼,又有什么区别???
斯皮尔伯格当然明白,环球这么做其实是不想让自己把《侏罗纪公园》带走……
可问题是,他们给付的金额,已经远超《侏罗纪公园》这个ip的价值了啊!
说得难听一点,他们一年给出来的钱就够拍一部《侏罗纪公园》了!
“西德……你……”斯皮尔伯格仔细的看了看合同,发现对方没有说胡话后,这才重新抬头,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对方,“这是环球的决定?”
“不……这是环球母公司美国音乐董事会的决定,也是母公司松下的决定。”
闻此言语,斯皮尔伯格顿时就明白了。
和索尼一样,这些日本公司全面进军娱乐业的决心,还是真强啊!
索尼知道拉走自己就能翻身,松下更明白环球丢掉自己就等于丢掉财务报表,而在这种情况下,吃得住人最好,若是吃不住,那就吃项目!
鬼都知道《侏罗纪公园》的续集闭着眼睛都能挣钱,而只要有这个ip在手,他们的影城、衍生品、录像带,都能源源不断的出产价值!
至于最终是亏是赚?
那就交给后人考量了!
而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
答应显然就是最好的决定!
毕竟从头至尾,他就没想过用自己的钱去拍电影!
况且,现在将版权带走,也不是一个好的打算,因为另外两个合伙人,也不是什么善茬!
“好吧,百分之二,无法拒绝……”
“如你所愿,这些版权会留在环球,我……”
“会单独离开。”
思量再三后,斯皮尔伯格将合同收了下来。
那干净利索的动作,让谢恩伯格松了口气。
毕竟,谁都不愿意瞧见斯皮尔伯格将《侏罗纪公园》等一系列电影带出环球。
因为他甭管加入哪一家,又或者说是自己单干,这些东西,都是迅速崛起的根本。
“好吧,史蒂文,事情谈完了,能说说其他吗?”重新坐下的谢恩伯格语气极其放松。
“当然可以,西恩,你想聊什么?”收下百分之二门票收入的斯皮尔伯格也心情愉快。
“聊聊你那个学生?”谢恩伯格笑眯眯的问。
“噢,别打《蜘蛛侠》的主意,我的安培林会负责制作……”感谢对方并不意味着会坦诚相待,斯皮尔伯格压根就没想把自己和索尼的交易告诉对方。
“是吗?如果需要发行,可以直接来找我们。”谢恩伯格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
“发行?这个得你们到时候自己抢……”绽放笑容的斯皮尔伯格将皮球踢了回去。
“噢,别这样,我们可是老朋友!”
“对,我们是老朋友,可《蜘蛛侠》的版权,在罗兰自己手上,作为一位并不喜欢多管闲事的家伙,我也不可能擅自左右罗兰的想法,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