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一片白云黑土之中,有一忘无际的沃野和宽敞华丽的楼阁。那里有流水,有阡陌,有电缆,有网络,有集市,有钱庄,那里的人风度翩翩,白衣胜雪,那里是幽灵异乡。
幽灵异乡里住了两个人,一个叫钟宿明,一个叫燕映夕,他们是一对恩爱的情侣。钟宿明有一面魔镜,能看穿世间的一切。燕映夕老是喜欢站在魔镜问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结果魔镜老是回答说是她本人。终于有一天魔镜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它说最美的女人是王细雨。王细雨是伊斯-兰教的信徒,她用毕生的时间来尊敬真主阿拉。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顺从”。穆斯-林,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顺从者”,指顺从安拉旨意的人,是伊斯-兰教徒的通称。伊斯-兰教认为除了安拉再没有神,即没有圣人,没有三清,没有太史,没有玉帝,没有如来,没有耶稣,这些神秘的存在都没有,天地间唯一的神秘存在就是真主安拉。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坚持的“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先知、信经典、信后世、信前定;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五项功课”,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朝觐、天课,简称“念、礼、斋、朝、课”。
一、六大信仰
1信安拉指穆斯-林要相信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除安拉之外别无神灵,有利于借用神的旨意来统一思想;2信天使指穆斯-林要相信天使是受安拉的差遣来传达真主安拉的旨意,奉命管理天国、地狱和人间。《古兰经》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来(jibra&039;il)、米卡伊来(ikal)、阿兹拉伊来(azral)及伊斯拉非来(israfil),分别负责传达安拉命令及降示经典(立法)、掌管世俗时事(执法)、司死亡和吹末日审判的号角(司法),有利于借用神的旨意来约束行动;3信先知指穆斯-林要相信穆罕默德是被安拉派遣到人间的最伟大的先知,最尊贵的使者,只要信仰安拉的人都应服从穆罕默德。信先知使虚拟的神权人化,即君王化、等级化;4信经典指穆斯-林要相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一部天经,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奉,不得诋毁和篡改。《古兰经》共114章,6236节,其中穆罕默德在麦加口述了86章,占全书的三分之二,他迁移到麦地那以后又口述了28章,占全书的三分之一。信经典使虚拟的神权物化,即制度化、程序化;5信后世指穆斯-林要相信:整个宇宙及一切生命,终将有一天全部毁灭。然后安位使一切生命复活,即复活日来临。复生日到来的时候,一切生命的灵魂都将接受安拉最终的判决:行善的人将进入天堂,永享欢乐;作恶的人将被驱入地狱,永食恶果。伊斯-兰教所提倡的两世兼顾,号召穆斯-林要在现世努力创造美满生活,同时也应该以多做善功为未来的后世归宿创造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信后世有利于用神权中的轮回和福报来约束人的恶行;6信前定指穆斯-林要相信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对真主的顺从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愿。不可更改的前定,如:美丑、大小、生死。通过施舍、祈祷等因素可以更改的前定,如:福祸、善恶、寿命。信前定有利于用神权中的宿命论来包容人的苦难。
二、五项功课
1念功指穆斯-林念“al-kaliah al-tayyibah”(偶卡尼玛,偶踏夷玐),这是阿拉伯语,译文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类似于佛教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众表白一次,名义上就是一名穆斯-林了,有利于确定信仰,动心忍性。2礼功指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每周一次的聚礼拜(即主麻拜),一年两次的会礼拜(即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的礼拜),类似于道教的进庙跪拜忏悔。礼功是督促穆斯-林坚守正道,对自己过错加以反省,有利于苦其心志,避免犯罪。3斋功即成年的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的莱麦丹月(回历九月),白昼戒饮、食和房事一个月。黎明前而食,日落后方开。但封斋有困难者,如病人、年老体弱者和出门旅行者、孕妇和哺乳者可以暂免,或过时再补,或纳一定的济品施舍,有利于饿其体肤,磨炼意志。4朝功指穆斯-林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麦加履行的一系列功课活动的总称。 教历的每年12月8 - 10日为法定的朝觐日期,在此期间瞻仰麦加天房称“正朝”,在此时间外去瞻仰麦加天房称为“副朝”。所谓“朝觐”一般是指“正朝”。凡身体健康,有足够财力的穆斯-林在路途平安的情况下,一生中到圣地麦加朝觐一次是必尽的义务。不具备此3个条件之一者则可以进行代朝,有利于长途跋涉,劳其筋骨。5课功指富裕的穆斯-林有义务从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济贫和慈善事业。“营运生息”的金银或货币每年抽百分之二点五,农产品抽十分之一;各类放牧的牲畜各有不同的比例。天课的用途,《古兰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天课的用途在各国或各地区不完全相同,有利于缩减贫富差距。
钟宿明比较有经济头脑,喜欢用魔镜播放历史故事,然后对收看的观众收费,比如他这天就用魔镜放了个“以逸待劳”的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
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这个故事里面的几大主角,李信,王翦,秦政和项燕,需要作一些解释。
1、公元前230年,秦政派秦腾率师十万从咸阳出发南下渡过黄河攻打韩国,一路势如破竹,几无抵抗,俘虏省长韩安,以韩地建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今河南禹州),韩国灭亡。
2、公元前229年,秦政派王翦和杨端率师十五万从咸阳出发东进渡过黄河攻打赵国,赵迁命令将领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秦兵。两军对磊,相持不下,赵国突发地震,有方士预料到李牧是龟妖转世,于赵国的国运有损,赵迁听信宠臣郭开谗言,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令宗室赵葱、颜聚挂帅,这两个人没什么军事才能,最终导致秦军攻克邯郸,俘虏省长赵迁,赵国灭亡。
3、公元前227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事件。行刺失败后,秦政以此为借口派王翦领军攻打燕国。燕喜派太子燕丹和大将赵嘉联合抵抗秦军,最后燕丹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蓟城,省长燕喜逃到了辽东,燕国灭亡。
灭亡燕赵以后,王翦年老力衰,打算退休,于是把大权交接给了他的儿子王贲和部下李信。
4、公元前225年,秦政派王贲率军攻打魏国。王贲引黄河之水灌淹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大梁城毁垣塌,魏假请求投降。秦军夺取魏国的全部土地,杀死省长魏假,灭亡魏国。
5、公元前224年,秦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李信大败而逃回咸阳。有方士预料到李信是龟妖转世,于秦国的国运有损,秦政被迫对李信停职而启用老将王翦。
王翦五次向秦政敲诈钱财礼物,才同意带领六十万大军伐楚。连王翦的部下都觉得他向秦政提出的赏赐要求太过份了,王翦说自己是故意制造贪财的假象,借此消除秦政害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其实日常生活中王翦也比较贪财,如果说这些都是他掩人耳目制造的假象,那么他的演技真是太精湛了。公元前223年,王翦带兵以逸待劳,大败楚军,王翦攻入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楚负刍被俘,楚国灭亡。
6、公元前221年,秦政派王贲与李信率军从燕国的南面攻打齐国,齐建听从国相齐胜的计策,不与秦军抵抗,带着军队投降秦国,秦军俘虏省长齐建,齐国灭亡,自此秦政平定九州叛乱,统一了六个省级国。
项燕是东周末年楚国的名将。公元前223年,王翦以逸待劳,秦军攻占楚都寿春,省长楚负刍被俘。项燕拥立太子楚启为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反抗秦国。王翦、蒙武率秦军来攻,楚启兵败身亡,项燕含恨自刎于庐江之畔,临死高歌“有志者事竟成,百万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项燕临终之前的慷慨悲歌,想不到一语成谶。
项燕有三个儿子,长子项渠,次子项梁,三子项伯。项渠早逝,临死高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项渠在悔恨和仇恨中死去,他的妻子杨氏早已为他留下两个儿子项羽和项庄,项羽善武,项庄善舞。项羽天生重瞳,古载虞舜也是重瞳,司马迁根据重瞳基因推测项国是有虞部落的封地。
为了继承先考的遗志,在秦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后,项伯和韩国公子姬良预谋行刺秦政。
7、公元前218年,在秦政第三次东临碣石寻求续命仙丹的时候,姬良和力士顶伯埋伏于博浪沙。秦政为人比较谨慎多疑,姬良和项伯已经做好了狙击秦政的准备,但最终击中的是伪装的车驾。秦始皇大怒,将韩国的姬姓贵族改姓为张,并下令在全国缉捕刺客项伯和张良。在后来的楚汉争霸时期,项伯投靠了项羽阵营,张良投靠了刘邦阵营,谁能想象得到,当年的这对难兄难弟,后来居然要拔剑相向?
三弟项伯的刺秦计划虽然失败了,二哥项梁的刺秦计划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8、公元前210年,始皇秦政去世,中车府令赵高发动沙丘政变,矫诏将长子秦扶苏、大将蒙恬赐死,二世秦胡亥受赵高、李斯拥立继位为帝。秦政晚年,被征发去筑长城、守岭南、修阿房宫、建始皇陵和别的劳役合起来差不多有二三百万人,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繁重的徭役和苛捐杂税逼得百姓怨声载道,社会动—荡不安。
9、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起义。陈胜、吴广自幼受到南楚水乡文化的熏陶,隐忍而温顺,他们无法接受西秦大漠的野蛮侵略,于是打着替楚将项燕报仇雪恨的名义扩张楚国领土,建立了张楚证权,定都陈县(今河南淮阳)。秦胡亥派大将章邯镇压张楚的乱臣贼党,所向披靡。张楚起义以后,秦朝政局动荡不安,六国贵族纷纷复辟,燕刚、赵歇、魏咎、齐儋、韩成、楚心纷纷在旧国建立军阀割据,楚国的实力最为强大。
10、公元前208年,张楚被秦军打败,张楚王陈胜被车夫庄贾所杀,张楚证权灭亡。陈胜的部下秦嘉打着替项燕报仇的名义,发动景楚起义,在彭城(今江苏徐州)自立为大司马,拥立楚国王室后裔楚景驹为楚王,建立景楚证权。楚景驹、将领秦嘉驻军彭城东面,想要攻打项梁,夺取项梁的领土会稽郡。楚国贵族项梁借口楚景驹、秦嘉背叛陈胜,大逆无道,派英布打败秦嘉,并将楚景驹、秦嘉杀死,景楚证权灭亡。
为了替先父项燕报仇,项梁收编景楚残部,发动西楚起义。项梁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拥立楚国王室后裔楚心为楚王,带领大军渡过乌江,向西秦扩张楚国领土,建立西楚证权。刘邦率百余名随从去拜见项梁,投靠西楚证权。项梁给刘邦增拨了士兵五千名,五大夫级的军官十名。刘邦回去后,领兵进攻丰邑(今江苏丰县),攻陷该城,建立刘楚证权,与西楚互为照应。张良找到项梁投靠西楚证权,项梁派张良寻找到韩国王室后裔韩成,拥立他为韩王。张良和韩成率一千余人向西攻取过去韩国的领地,夺得数城,建立张韩证权,与西楚互为照应。
项梁发动西楚起义的这一年,秦政51岁(已死2年),李斯76岁(今年死),王翦96岁(已死6年),赵高40岁(明年死);刘邦48岁,张良42岁,项梁39岁,章邯30岁,项羽24岁,楚心20岁,秦胡亥22岁;吕雉33岁,虞姬18岁。
公元前208年九月,项梁在东阿击败了章邯的军队,就领兵西进,等到达定陶时,再度打垮秦军。项羽、刘邦又在雍丘与秦军交战,大败秦军,斩杀了三川郡守李由(丞相李斯的儿子)。项梁于是更加轻视秦军,显露出骄傲的神色。这时秦胡亥调动全部军队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项羽继承叔父项梁的遗志,继续扛起光楚反秦的大旗。项梁战死以后,项羽和刘邦久攻陈留不下,于是商议退军。项羽引军驻扎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驻军于砀(今安徽宿州),这就是著名的定陶之战。
公元前208年十一月,定陶之战以后,西楚怀王楚心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这就是著名的秦王争霸赛,秦王争霸持续了一年才分出胜负。其实楚心对刘邦颇有好感,对项羽则颇有微词,这场比赛明显是楚心借刘邦打压项羽的杰作,对刘邦在政策上有倾斜,因为楚心还为项羽安排了浪费时间的救赵任务。当张楚起义揭开反秦序幕时,秦将章邯也在带领大军横扫六国。秦军最高统帅、上将军章邯在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和齐儋以后,与项梁展开了定陶之战,项梁因轻敌而战死,章邯于是认为楚地已不足忧,遂领兵北上攻打赵国,围赵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赵歇遂求救于诸侯。定陶之战以后,项梁战死,怀王楚心迁都至彭城。项羽桀骜不驯,为了打压项羽,楚心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前往巨鹿围秦救赵。赵国似乎经常遇到危险,老是需要人救,这时遇到危险的是赵国王室后裔赵歇。
11、公元前207年初,张韩证权游兵于颍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但很快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为了参加秦王争霸,刘邦西征前先行北上收陈胜旧部散卒,先后攻取了洛阳周边一些地区,企图夺取洛阳经潼关入关中,后被洛阳郡县兵出城迎击大败南逃,在得到郦食其为代表的地方豪强支持后改变策略转走武关进入关中。
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南阳,刘邦收编张韩残部,张韩证权灭亡。刘邦让韩成留守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从此张良与刘邦在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张韩和刘楚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领兵十万走武关进入关中,在秦王争霸中夺得冠军。刘邦在咸阳郊区蓝田大破秦军,秦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攻破咸阳以后,平秦,与当地人民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公元前207年十一月,宋义在安阳长期按兵不动,项羽和宋义不睦,斩杀宋义自立为上将军。项羽进兵巨鹿,先遣英布等率二万人渡河击秦军,项羽随后率其余楚军渡河。项羽命令部下在渡河后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意谓决一死战,最后楚军以一敌十,项羽九战九胜,大破秦军三十万。项羽大获全胜,其他反秦诸侯均望风归附,秦将章邯也率所部向项羽投降。项羽担心降兵可能生变,于是命楚军在一夜间在新安城南杀掉秦国降兵二十余万人。项羽的西楚军没能收编秦军残部,导致他既损失人力,又损伤人心,这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于巨鹿大破秦军主力后拥兵四十万走潼关在刘邦之后进入关中,在秦王争霸中夺得亚军。回想起一年前的约定,项羽伤心欲绝,按照楚心的约定,刘邦先入咸阳可以称王,项羽后入咸阳不能称王。项羽本来就对楚心的打压怀恨在心,于是打算不遵守楚心的约定,和刘邦用武力角逐称王的资格。刘邦打仗不是项羽的对手,但捡战利品的手段比项羽高明,这就是以逸待劳的真谛,自己只负责运作资金,让别人去卖力的劳动,然后过上比别人舒服的生活。有人说项羽打江山,刘邦坐江山,因为刘邦善长保存实力,很少与秦兵正面作战,而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秦军主力几乎被项羽屠戮殆尽,从此再无力镇压人心向背的农民主义。从王翦以逸待劳斗项燕,到刘邦以逸待劳斗项羽,可见项家天生是个干苦力的劳碌命,很难斗过万恶的资本家。一个真正精明的人永远不会作无谓的牺牲,当项羽不遵楚心之命带兵进入关中以后,刘邦自忖现在与项羽翻脸捞不到什么好处,于是和项羽在鸿门谈判,瓜分胜利果实,这就是著名的鸿门宴。
在这场大会上,项伯游说张良跳槽,项庄舞剑行刺刘邦,奉献了精彩的表演。刘邦和项羽在会上拜把子结为异姓兄弟,并表决心愿意效忠于项羽和怀王楚心。鸿门宴后,项羽入屠咸阳,杀秦宗室,焚秦宫室,劫掠关中;鸿门宴后,项羽诛秦子婴,屠咸阳城,火烧阿房宫连绵三月不绝。当时韩生劝谏项羽:≈ot;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ot;项羽却说:≈ot;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ot;于是烹杀谏者,放弃了建都关中形胜之地的良好抉择。
12、公元前206年一月,项羽佯尊怀王楚心为义帝,“实则不用其命”。 二月,项羽挟天子以令诸侯,将义帝楚心的都城彭城据为己有,借口“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迫使义帝迁都于长沙郡郴县。
公元前206年四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大行分封六国贵族为诸侯,章邯平定六国叛乱的战役白打了。不过项羽会分封六国,刘邦会收买六国,项羽将刘邦封为汉王,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楚汉争霸。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ot;巴、蜀亦关中地≈ot;为由,封与刘邦,刘邦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又将关中地区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合称≈ot;三秦≈ot;,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将刘邦困锁在汉中巴蜀地区。刘邦入汉中时,项羽给予刘邦三万士兵。刘邦依张良计,入南郑时烧毁栈道,以防被偷袭和向项羽示意无外侵的意愿。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用韩信的计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趁项羽北攻田荣时,在好畴击溃雍王章邯,最后围困章邯于废丘。同月,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被迫向汉王刘邦投降。之后几个月,刘邦遣将攻取陇西、北地、上郡。这样,三秦除章邯困守的废丘之外全部归汉。
公元前206年十月,汉王刘邦进至陕(今河南陕县)。在汉基本平定关中之后,刘邦开始准备东进伐楚了。
公元前206年十一月,项羽所立之韩王郑昌降汉,刘邦立韩信为韩王;齐相田荣不满项羽分封,自立为齐王;赵将陈馀反对项羽,拥立代王赵歇为赵王,自己则留在赵歇身边辅佐赵王。同月,项羽自己亦作乱,密令九江王英布遣将杀害义帝楚心于郴县。
13、公元前205年一月,项羽闻知刘邦已兼并三秦,且准备东进伐楚,而赵国、齐国、梁地都已反叛,项羽以齐国与梁最近,威胁最大,决定北上攻打齐国,项羽派使者向英布征其一同前往,但英布仅以老弱敷衍,项羽对此深为不满,几次遣使斥责。
公元前205年三月,刘邦正在向东进军伐楚,魏王魏豹降汉,殷王司马昂也降汉;项羽封陈平为武信君,令其平定殷国,于是司马昂又降楚;过了没多久,汉王刘邦攻打殷王,平定殷地,俘虏了司马昂。项羽得知大怒,要诛杀平定殷国的将吏,陈平很害怕,于是投靠汉王刘邦。
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进至洛阳,接受董公≈ot;兵出无名,事故不成≈ot;、≈ot;明其为贼,敌乃可服≈ot;的建议, 以项羽杀害义帝为口实,为义帝楚心报仇讨逆。刘邦趁项羽滞留在齐国时,渡过临晋关,至河内,纠集塞、翟、魏、殷、赵五国诸侯联军56万,兵分两路攻楚,北路由曹参、灌婴统率,进攻定陶,击败龙且、项它。南路为刘邦亲自统率,部将为张良、陈平、韩信、吕泽、张耳、夏侯婴、樊哙以及五诸侯军,至外黄,击败楚将程处、王武。楚将彭越率三万人归附刘邦。
项羽得知刘邦伐楚后,留众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先击败驻守在鲁县的樊哙,当时刘邦等众诸侯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置酒高会。项羽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戒备松懈之际,率军绕至彭城西,于清晨时发动突然袭击,驻守在下邑的汉将吕泽没来得及作出反应,刘邦不得不撤出彭城,楚军于是大败汉军,汉军往泗水方向溃逃,楚军紧追不舍,杀汉军十余万人,一直追击至灵壁(今安徽灵璧县)东濉水,汉军相互拥挤、践踏,加上楚军追杀,汉军十余万人皆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此役,汉军被歼数十万。刘邦急率残部先在砀县整顿,然后向西与吕泽会合。项羽虽取得彭城之战胜利,但齐地战事却不利。在其率军击诸侯联军时,田横尽收齐地。
公元前205年六月,刘邦回到关中,汉军水攻废丘,雍王章邯在抵抗了十个月兵败自杀,至此三秦悉为汉有。
刘邦收关中士卒回到荥阳。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招降九江王英布,英布叛楚,项羽派龙且、项声攻打英布。项羽亲自进攻下邑,继续向西进攻,至荥阳。刘邦拜灌婴为中大夫,统率骑兵,在荥阳以东大败项羽,又在于≈ot;京县≈ot;(今河南郑州荥阳豫龙镇京襄城村附近)、≈ot;索亭≈ot;(今河南荥阳索河街道)之间击败楚军,将项羽楚军击退到荥阳以东。京索之战后,汉军稳住阵脚,楚军也无力突破汉军防线进攻关中。双方从来开始在荥、成一带拉锯,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荥阳是楚汉争霸的主战场,双方将要在此地打两年半的仗。由于楚汉双方都是千里迢迢地来到荥阳远程作战,因此补充粮草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公元前205年八月,刘邦派曹参、韩信兵分两路攻打魏国,即月攻破安邑,曹参俘虏了魏豹,将魏豹带至荥阳。十月,刘邦派张耳、韩信收复赵国故地,张耳与韩信在井陉大败赵军,赵王歇逃到襄国。张耳与韩信追击,刘邦亦从邯郸北上攻打襄国,汉军南北夹击,攻破襄国,杀掉了赵王歇。韩信与张耳留下在赵国继续作战,刘邦返回荥阳。项羽遣骑兵渡河争夺赵地,被汉军击退。同月,燕王臧荼降汉。
14、公元前204年初,刘邦据守荥阳,开始修筑甬道,由敖仓运输粮食来荥阳。与项羽对峙,双方进入相持状态。
项羽率军数次攻夺甬道,汉军粮食短缺,于是刘邦向项羽要求和议,荥阳以西归汉。项羽打算接受,范增认为优势在握,如果放虎归山,必成后患。所以项羽率军加紧围攻荥阳城。刘邦认为范增是个大碍,所以给予陈平四万斤黄金,要他去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君臣关系。项羽中计,削其兵权,范增大怒而告老回乡,于途中病故。
为了打破荥阳对峙的僵局,刘邦派靳歙(xi,通“吸”)与灌婴攻打楚军的粮道。靳歙切断了楚军从荥阳至襄邑的粮道,灌婴切断了楚军阳武至襄邑的粮道。由于调走了灌婴与靳歙两支汉军精锐,刘邦在荥阳与项羽艰难对峙。
公元前204年六月,韩信与张耳已平定赵国的反抗余波,南下至河内修武,刘邦封张耳为赵王。七月,刘邦令御史大夫周苛、枞公、魏豹等人守荥阳,刘邦离开荥阳北渡黄河,来到修武搬救兵支援荥阳。刘邦调集原属韩信与张耳的军队,打算回到荥阳支援前线作战。
此时项羽以荥阳发起猛烈进攻,周苛等人死守荥阳。周苛以魏豹是反复无常之人,难与一起守城,于是杀了魏豹,周苛不能抵挡项羽的进攻,当月荥阳被攻陷,周苛宁死不降楚,被项羽所杀,韩信被项羽俘虏。刘邦欲回到荥阳与项羽交战,郑忠劝谏刘邦,避开项羽的锋芒,驻扎在河内小修武,不与项羽交战,刘邦采纳。
八月,灌婴与靳歙在鲁县打败了项冠,得知荥阳已失,靳歙南下攻打楚国腹地以牵制项羽,灌婴率骑兵返回前线增援,在燕县(今河南延津东北)打败楚将王武,又在白马津打败楚将桓婴,过白马津渡黄河,到达河内与刘邦会合,护送汉王刘邦南渡黄河从修武回到洛阳。
此时项羽又攻破了成皋,到达洛阳附近的巩县。双方在巩县交战,楚军大败,不能继续西进。刘邦在巩县遏制了楚军的攻势后,乘胜追击,意图夺回成皋,楚军坚守成皋险要,汉军攻之不下。
刘邦打算放弃进攻成皋,退守巩县与洛阳。谋士郦食其劝阻刘邦,不要退却,并向刘邦说明敖仓的重要性,放弃成皋与荥阳就意味着放弃敖仓。此时楚军后方受到靳歙的牵制,不能全力攻打敖仓,劝刘邦务必加紧进攻成皋,收复荥阳,坚守敖仓。并自请出使齐,劝说齐王田广降汉。
郦食其不辱使命,以三寸之舌成功劝说齐王归降。齐王同意归降于汉,撤去历城的守军,示无反意,并与郦食其纵酒庆祝。韩信从灌婴口中得知刘邦已失荥阳与成皋,洛阳危急,并且齐国已被郦食其说降。韩信为了自己当齐王,在蒯通的蛊惑下,擅自攻打齐国撤去防守的历城,齐王大怒,以为是郦食其出卖了他,将郦食其烹杀,急忙派齐军再次防守历城,韩信不能攻下。
15、公元前203年二月,韩信攻下历城,自立为齐王。项羽此时北有韩信,西有刘邦,南有靳吸,为了避免被汉军三面包围,项羽派武涉赴齐国,游说韩信,劝他发兵助楚,攻打刘邦,但齐国的汉将都是刘邦的亲信,韩信以≈ot;汉王刘邦待他甚厚,不忍背叛≈ot;为由拒绝了武涉的请求。
韩信命令御史大夫灌婴离开齐国,率汉骑南下,首先进攻楚国的鲁地,大破楚将薛公杲于鲁北。南下再破薛郡长,攻博阳,进军至下相,夺取取虑、僮、徐等县。接着渡过淮河,进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尽降楚国城邑。
项羽急忙派项声、薛公、郯公夺回淮北。灌婴北渡渡淮,在下邳大破项声、郯公军,将薛公斩首,夺取下邳。接着追击楚军,破楚军于平阳(今山东邹城市),回师还攻并占领彭城,俘虏楚柱国项佗,降服留、薛、沛、酂、萧、相等县。灌婴平淮北后,后来离开齐王韩信,与刘邦军会师于颐乡(位于今河南鹿邑县)。
公元前203年八月,由于粮道被切断,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刘邦此时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无法打败楚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ot;中分天下≈ot;,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这就是著名的鸿沟议和。
和约定立后,刘邦派使者至楚营请求放还刘邦家属,但都一一遭到拒绝。后来侯生往使,成功说服项羽放还刘邦家人。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此时灌婴已攻克楚国的都城彭城,项羽对夺回彭城没有信心,只得离开荥阳向南撤退至固陵。
16、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率领大军追击项羽,命令靳歙先击破盘踞在济阳的项悍,此时灌婴还在平定彭城周边之地。到了阳夏南,刘邦停止进军,派使者招韩信、彭越前来会合,韩信当了齐王后,欲坐观楚汉成败,拒绝了刘邦的调遣,彭越亦以魏地刚刚平定不能前往为由予以拒绝。刘邦追项羽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攻击,大败。楚将灵常降汉,项羽后院失火,被迫逃到陈县。
公元前202年十一月,汉将靳歙从济阳来与刘邦会合,同时平定淮北以后,灌婴到达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的颐乡与刘邦会合,对驻陈的楚军形成东西夹击合围之势,大败项羽,陈县县令利几降汉。项羽在陈县战败后,率残兵败将继续南逃到城父。
此时刘贾已攻占了寿春,项羽无心攻打寿春,立即调转马头,转向东南方逃跑,据守在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城父集)。刘贾派人策反了西楚的大司马周殷,周殷叛楚,以舒县之兵屠戮了六县,与英布一同北上,与刘贾会合,离开寿春,前往城父攻打项羽。身在齐国的韩信,见项羽大败,三分天下已无望,于是离开齐国,来到城父与刘邦会合,最后,汉方血洗城父,城中的楚军被屠戮殆尽。项羽带楚军逃离城父,逃至垓下(今安徽灵璧)。
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汉军迅速跟上,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ot;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ot;,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ot;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ot;≈ot;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生。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一曲唱罢,拔剑自刎于项羽面前。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是夜项羽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ot;天亡我,非战之罪也。≈ot;逃至乌江(今长江,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项羽身边的亲卫全部牺牲,乌江亭长梅彬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ot;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ot;项羽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接着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仿佛所有的悲剧,都是这种模式:开始笑得越开心,结尾哭得越伤心。遥想项羽当年,大破秦军四十万,火烧咸阳三个月,是何等的雄姿英发,连刘邦的精明头脑,见利忘义,在他面前都显得有点黯然失色。他用有仇必报,狂妄自大的表演,为我们点燃了秦朝末年最美的火花,让那个“暴秦久矣”的年代逐渐划上句点。我们于是记住了那个“亡秦必楚”的项燕,记住了那个“北定中原”的项渠,记住了那个“破釜沉舟”的项籍。虞舜战死时,潇湘二妃泪洒斑竹;项羽战死时,虞姬的鲜血化作春草虞美人,他用灿烂的笑容,向我们诠释了怎样做一个在情场,牌场,战场场场得意的人,他是当之无愧的西楚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