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告诉三人,像这样比较老旧的楼房,顶楼其实是很难熬的,夏天非常热,冬天又特别冷,尤其是夏天雨水多的时候,经常会渗水。为了能够便于维修,都有梯子通向屋顶,只是怕人们总去屋顶,屋顶又没有做围栏等安全措施,所以梯子距离地面有一段距离,成年人蹦起来也未必能够到,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怎么上去成了一个问题。

    张栋想了一下,说:“韩雪的身高有一米六八,接近一米七了,我一米八四,从肩膀算起的话,至少也在一米七,这样我们两个人的身高就是三米多,肯定是可以够到梯子的,韩雪的身体最轻,我们到楼上之后,韩雪带些绳子,踩在我肩膀上先上去,然后把绳子顺下来,土豆子和老吴你俩拉着绳子上去,我来断后。”

    吴识考虑了一下说:“老张说的方法是可行的,咱们需要找到足够长度的绳子,还要准备好一个钩子,最好是能做出来电视剧或电影里那些刺客爬城墙时用的那样的钩子,这样我们到屋顶之后,不论是滑着绳子下楼还是逃向另一个楼顶,都有办法移动。”

    “一会儿用豆油把外门和门锁都淋上一些,等到彻底渗透了,不会发出声响了,咱们就可以出发了。”张幕补充到。

    张栋考虑了一下后又说:“应急的水和食物还是要带一些,还有药品之类的也带点,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楼下的情况我们知道,冲不出去。但是楼顶的情况我们不知道,所以需要做充足的准备。对面楼的楼顶咱们在这只能看到一个边沿,没有发现疯子掉下来或者是有疯子的迹象,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疯子是不会爬楼梯的,所以走楼顶的路是行得通的,只是咱们必须得考虑周全了。”

    “韩雪你对你们这栋楼里的邻居了解么?咱们得看看这楼里有多少人住,这样就能知道这栋楼里大约有多少疯子了。”吴识说着。

    韩雪想了一下说:“一楼一门是小卖店,平时只有一个人看店,二门租出去了,好像还在装修;二楼一二三门都是住的老两口,但三门家好像经常没有人,大多是在几个子女之间走动;三楼除了我家,剩下两户都是租房子的,平时听刘姐说好像是两个单身汉租的,四楼和五楼都只有一户有人,一个是一家三口,五楼住人的那户好像是租给了学生,最少有三个人住;六楼是顶楼,夏热东冷,只有一户租出去了,也是租给了学生,好像是一对情侣。基本情况就是这样,都是刘姐平时陪我聊天跟我说的,毕竟这样的老楼里,老邻居大部分都搬走了,房子因为地段好,所以都不会轻易卖掉,有的闲置,有的就是租出去的。”

    吴识听完说:“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这楼里住了至少十五个人,咱们在三楼,一楼和二楼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按目前的观察来看,那些疯子不会爬楼梯。所以我们很可能要与十个疯子或者更多一点的疯子遭遇。不过现在入户门大多都是防盗门,尤其是装修之后外租的,防盗门居多,所以未必会与它们遭遇上。”

    “碰不上是最好,如果碰上了,老吴他爸也说,看到被它们咬过的人也会变疯,所以咱们一定要小心,保护好自己不要受伤,抓住它们不会爬楼梯的弱点,只要是碰到了,想办法往楼下推,只要推到楼下,它们就上不来了。”张栋组织着作战计划。

    韩雪听着三人说话,开始在旧衣物堆里翻找,找到一个老式的黄色帆布挎包后,从里面拿出了几副皮质手套分给三人,说:“这些手套都是曾经在工厂上班时正式工人的劳保用品,那些正式工人的劳保用品发多了用不完,就给我们这些没有劳保品的临时工,虽然有点年头了,但是质量特别好,应该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战会议结束后,四人开始分头准备,张幕用豆油淋着入户门,吴识翻箱倒柜的找绳子,终于找到了一捆手指粗的麻绳,打开来大体量了一下,二十几米还是有的,张栋则在用杀死刘姐的铁棍做钩子,其实根本不是什么铁棍,本来就是东北常见的炉钩子,不过是将弯钩的一头给拉直,用来顶窗户用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韩雪又认真的检查了临行时所需的物品,确保万无一失后,四人决定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出发。

    微弱的敲击声让张幕慢慢醒转,看向窗外时,张幕愣了一下,s市十二月的天怎么会下雨呢?看着雨滴打在玻璃上落下,张幕不知道今天的出行会不会因为这场雨而变的不利。心情开始像天气一样,阴沉了起来。

    四人都醒来后,看向外面的天气,各有不同的意见,张栋主张不出门,因为雨天屋顶是什么情况或者会出现什么情况都不知道,未知的危险太多。但吴识则主张出发,原因很简单,下雨会发出不少声音,这样可以混淆疯子的听觉,行动起来更加方便。张幕在吴识与张栋争执时考虑了一下,还是支持吴识的意见。于是韩雪开始再次的翻找,终于找出了雨衣和雨裤。四人着手准备着,在张幕试探着慢慢开启入户门中,四人的逃离计划终于开始了。

    张栋慢慢的探出身子,之后左顾右盼,万分谨慎的观察脚下,向上的楼梯,楼梯上的缓步台,发现没有什么可以引起异响的东西之后,向停在门口的三个人招了招手,示意开始上楼。其余三人看到张栋的手势,小心的迈开步子,向前走着。

    张栋由走向三楼到四楼的缓步台,抬眼望去,四楼视线所及的两户入户门都是关着的,稍微放心后便走向四楼,发现刚刚被楼梯遮挡住视线的最后一户入户门也是关严实的,心情又放松了,只差走向五楼到六楼的缓步台了,因为通向屋顶的楼梯并没有安置在六楼上,六楼同样是三户,所以没有安梯子的位置,因此梯子是在五楼与六楼楼梯的缓步台上直通楼顶的位置,距离地面非常高,如果站在六楼的楼梯上,虽然看起来是距离更近些,实际上楼梯与梯子的距离同样很远。

    张栋非常紧张,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怕呼吸声音大,深呼吸的时候都是缓慢的。

    脚步更加轻,动作更加慢,但是因为穿着雨衣,还是会发出些摩擦声,但是这样细微的摩擦生是不可能在雨声中被发现的。可对疯子的惧怕,使得张栋更加谨慎。

    走上五楼与六楼之间的缓步台,六楼三户的入户门一目了然,大门紧闭,见此情景,张栋打着手势,示意大家加快动作,多一秒种便多一些危险。

    在吴识和张幕的帮助下,韩雪成功的踏着张栋的肩膀抓住了梯子,但是由于韩雪臂力弱,所以张幕借助张栋的弯曲的腿部以及五楼的楼梯,撑起了韩雪,为她减掉不少力道,韩雪借此努力向上爬,终于爬到了顶端。

    梯子顶端是后期安装的窗户,本来是锁着的,但是老小区本来维修的便不及时,维修工人为了贪图方便,窗户便没有上锁,四人也因此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韩雪用最轻且最缓慢的力气抬起了窗户,像是要托起气泡一般,万分小心。

    当窗户打开时,四人顿时一惊,因为雨声随着窗户开启,飘了进来,幸好雨势不大,不然坠落进来的雨水打在站在下面的三人的雨衣上发出声响,怕被疯子察觉到。

    韩雪保持着开窗的姿势不敢动,时间缓慢的流逝,停留了大约十秒左右的时间,未见有任何响动,韩雪便开始再次缓慢的向上爬。

    当韩雪来到屋顶后,向四周张望了一下,空荡荡的屋顶让韩雪安心,其实并不是完全空荡,之所以说空荡荡是因为没有疯子,但是是有一间屋子的,屋子三面是玻璃,另一面是敞开的,说是屋子,更像是棚子。

    韩雪来不及细看,发现没有危险后,迅速的找寻可以绑绳子的地方,环视一下后,看到离上来的窗户不到半米的距离有一个铁环,韩雪上去用力拉扯,发现确实很牢固,便赶紧按照吴识之前教她的打绳结的方法打好绳结,迅速的将绳子递了下去。

    在韩雪放绳子下来之前,三人无比的紧张,感觉紧张的身体都僵硬的如同雕塑一般,三人背靠着背形成一个三角形,警戒着,吴识面对着的是墙,感觉他的位置实在是有点多余,不过也没办法,三人中吴识的身体素质最差,只能让他来做这个位置的警戒。

    当绳子出现在三人面前时,三人恨不得大声欢呼,但是没有时间让他们喜悦,吴识在张幕和张栋的帮助下,拉着绳子踩着梯子终于上了屋顶。

    紧接着张幕也开始向上爬,一切按照计划,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当张幕爬到屋顶后,张栋开始顺着绳子向梯子爬,由于没有人帮忙和助力,张栋想到的办法是拉着绳子走到六楼的楼梯较高的位置,然后荡到对面墙上,借助蹬在墙上的反弹力并且通过借助绳子的力维持平衡,便能够到最下面的梯子,之后再用双腿夹住绳子,借力向上爬,只要能够到到梯子,便是成功了。

    这其实是孤注一掷的办法,因为以张栋的体重,荡过去的时候蹬在墙上,无疑会发出一声巨大的声音,但是张栋认为疯子的行动速度并不快,即便是疯子冲出来,那他们到他身前时的这段时间,他也已经爬到屋顶了。

    可是实际上比想象的难很多,张栋第一次登上去时,反弹回去的力度有些大,绳子不是固定的,因此他没能抓住梯子,可在他蹬在墙上发出声响后,六楼已经有一声巨大的响声传出来,那是疯子撞门的声音。

    越是恐惧,人越是会犯错,虽然张栋安慰自己,铁门疯子轻易不会弄破的,可巨响接连不断的传来,五楼也传出了声音,声音越来越密集,张栋走回六楼的楼梯时,已经看到对着楼梯的那户的门框开始松动了。

    张栋停了下来,站在楼梯上,抓住绳子,停顿了十秒钟,做了几次深呼吸,在他离开楼梯荡向墙壁时,一声巨响传来,门连着门框到了下来。

    张栋在刚刚做心理建设时,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可是这一次,他在三人的叫喊声中陈成功了,他抓住了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