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七六章 连环

第一七六章 连环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杨振听了李禄的说法,先是笑着冲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然后转头对着吕品奇说道:“吕兄!你以为咱们这么做如何?!”

    吕品奇跟着杨振行动的时间还短,也是头一回与杨振及其部将们这么面对面对商讨战术打法的问题。

    以前的作战问题,基本都是主将定了之后部署下去,其他人负责贯彻执行就好了,充其量征求一下各部将领的意见而已。

    像杨振这样,与下属部将你一句我一句,大家一起商量着来的搞法,他还是头一回遇见。

    不过,吕品奇好歹也是一员在关外战场上身经百战的悍将,很快就发现了杨振这么做的好处。

    一方面,这么做,能够集中下属部将们的所有奇思妙想,指不定其中的哪一个就能够出奇致胜;

    另一方面,这么做,也能够有效地调动起部将们出兵打仗的热情和士气,因为战术和打法,都是由部将们自己贡献出来的,执行起来自然得力。

    而且,吕品奇听到了现在,也已经发现,杨振本人,包括杨振麾下先遣营的这几个将领,都不是浪得虚名。

    这些人前番在松山城外偷袭和伏击鞑子军队得手,绝不是机缘巧合,不是瞎猫逮着死耗子——走了狗屎运。

    “吕某与杨兄弟、李兄弟相比,虽然年长了一些,但是现在看来,之前真是虚度了不少光阴!你们打仗用计,吕某打仗用力,这个差距可真不是一点半点啊!说起来真是惭愧!惭愧啊!”

    吕品奇先前是担心杨振初来乍到、轻敌浪战,所以反对拿着这点队伍去进攻鞑子已经设防的熊岳城。

    但是现在看来,杨振及其手底下的部将,并不是他以前在辽东军中见惯了的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将领,而是心思缜密,谋定而后动的一伙人。

    虽然杨振还没有最后拍板到底怎么做,但是他已经明白,仅仅是李禄目前提出的这个打法,比他之前提出的直接攻打许官堡要高明一些,其成功的几率也高出许多。

    不过,当他听到杨振接下来的说法之后,他的耳目更是为之一新,心底下惊叹不已。

    “吕兄可不能这么说!这些打法到底行不行,就是要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谋参谋!吕兄也帮着一起把把关!”

    杨振听了吕品奇的话,先是笑着对他说了这么一句,然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最后肃容说道:

    “李禄你猜的大体不错!但是熊岳城,咱们也不一定就是非要假打!到时候可以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ex){}&/  整个一上午,杨振都有点忧心忡忡,担心春雨将至,会影响接下来的作战行动。

    四月末,五月初,是辽东地区的春雨时节,若是春雨连绵,杨振之前的种种设想恐怕就得作废了。

    他之所以信誓旦旦,显得那么有底气,是因为他对先遣营目前装备的火器有信心。

    若是鞑子多了,他当然也会害怕,毕竟他的装备虽然先进了不少,可是他的人马实在是少的可怜。

    鞑子要是部署在盖州以南地带的旗丁、披甲、二鞑子太多了,那么杨振手底下那点人马根本招架不住。

    可是,根据杨振后世今生了解的全部情况来看,兵力本就不够雄厚的满鞑子,如同历史上所做的一样,将他们人数有限的满洲八旗精锐常备军,主要部署在满清的辽沈腹心之地。

    比如说已经更名为盛京的沈阳城内外,以及沈阳以北的铁岭,沈阳以南的辽阳,沈阳以东的抚顺,沈阳以西的广宁和大凌河等处。

    包括鸭绿江边的镇江堡,也驻扎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鞑子精锐,目的是为了威慑和控制朝鲜。

    整个辽东半岛地区,除了盖州、复州、金州、旅顺口这些战略位置相对比较突出的城池内,驻扎了一定数量的真鞑子常备军,用来控制周边地区之外,半岛上广大的乡野地带,尤其是南半段,用来守御后方的军事力量十分薄弱。

    所以,杨振并不担心他在攻略熊岳城一带的时候,会在附近和周边地区突然冒出大批的鞑子精锐军队来。

    事实上,早在崇祯六年孔有德、耿仲明汉奸带路党领着鞑子攻陷旅顺口的时候,鞑子军队根本就没打算在这个地方驻扎。

    当年他们拔除了大明朝在辽东半岛上的最后一处战略要地之后,先是屠了城,杀光了不肯投降的军民百姓,然后摧毁了旅顺口的城池防御设施,做完了这一切之后,他们选择了撤退。

    后来,恰恰也是因为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后来投降满清的尚可喜这些多少有点海防意识的汉奸将领的请求,奴酋黄台吉才又往辽东半岛的南段派驻了一批真鞑子的军队。

    与此同时,黄台吉也顺势把辽南海州、盖州以及复州一线的许多土地,赏赐给了这些汉奸将领,充作了赏赐和安置孔有德、耿仲明所部尤其是尚可喜家族及其旧部士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