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粮食漩涡 > 第63章 进士的各种对策

第63章 进士的各种对策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三月十六日,四百名会试中榜者,一一走进皇极殿。向崇祯见礼之后,按照各自的座位做好。随后在大殿上,由太监们打开了殿试题目。

    看见了殿试题目,大殿上的群臣和新科进士(殿试一般不会落榜)各自的反应大不相同。

    从崇祯元年到二年,北直隶皇庄大量安装抽水机,人们对崇祯的评价逐步改变。毕竟崇祯当时年幼,而抽水机又是新事物。最早有很多人说崇祯是败家子。可秋后的丰收,又让一部分人开始羡慕。随后很多人开始对抽水机动心。

    直到去年,皇庄售卖火热。很多人从中算到,许多旱田,因为安装了抽水机,可以按照水田价格出售。当然明白这些的人不多。大殿上的许多朝臣和进士,压根对这些事情就不关心。只有经常过问家中财务的精明人,才会算出这些。

    群臣和进士们,开始思索崇祯出这道殿试题目的背后意义。殿试题目,更多要学会揣摩皇帝的心思。毕竟阅卷之前,崇祯要让阅卷官明白,如何对试卷进行大致排名。

    在众人的揣摩之中,四百名进士也开始考虑自己的试卷如何写。

    这些进士在北京或南京,都听说过崇祯在北直隶皇庄的事迹。尤其是去年皇庄售卖,很多人都说崇祯有了大笔白银。好在最近几年,户部已经没有亏欠,反而有很多盈余。

    许多朝臣这些年也一直在思考当年崇祯裁撤宫禁,撤军宁锦的举措。因此这些进士对崇祯的评价,是理财高手。

    殿试的时间是一天,这些进士必须要有快速的思考能力。事实上殿试的文章,多是华丽有余,而欠缺实际可采纳可行的对策。毕竟时间太紧张。

    到未时三刻,阅卷官宣布殿试结束,没有写完的停止答卷。事实上所有人已经答卷结束。没有人希望因为未写完而变成三甲进士,成为一个笑料。

    殿试的阅卷时间很短,只有三月十七日一天。到三月十八日就要发榜。

    科举的试卷弥封,从武则天时期就开始推行。而殿试与会试最大的不同,一个是没有落榜,一个是没有专人誊抄。所以阅卷官最后拿到的试卷,虽然弥封了姓名,但字迹仍是考生亲笔。这也是明代后期馆阁体盛行的一大原因。工整的字迹是科举胜出的基本功。

    原本殿试题目需要内阁出题,皇帝从中选出一道。可此次题目是崇祯亲自出题。所以众位内阁大学士和尚书,需要请示崇祯阅卷的评判标准。

    三月十七日,对于评判标准,崇祯的答案是,以策论的可实际执行的效果为准。毕竟内阁大学士和尚书有多年从政资历,那些对策可以实际执行,还是有丰富经验。

    十几名阅卷官,已经在崇祯四年形成了惯例。阅卷官分为两组,每组负责两百份试卷。即使这样,阅卷官仍需要看二百份试卷。这比起崇祯元年每个阅卷官看三百五十份试卷,要轻松很多。

    每份试卷看完,阅卷官会给出一个评价,然后综合多名阅卷官的评价,会排定一个大致顺序。而最优秀的十份试卷会交给崇祯,让崇祯排定前十名的具体顺序。

    事实上,明朝皇帝的权力,已经受到一定限制。如不断成熟的庭推制度和殿试名次决定。

    紧张而忙碌的阅卷,在日落之前已经结束。呈送到崇祯面前的总共有十份试卷。

    其实五两左右白银的简易手动抽水机真的不贵,只有配置蒸汽轮机的大型抽水机价格高。

    众位阅卷官推荐的第一名,试卷对策是,购买抽水机的钱财,用地方官府的赋税。

    崇祯对于这个对策不是很认可,直接将名次暂列第十名。

    众位阅卷官推荐的第二名,试卷对策是,成立一家钱庄,对部分无能力购买的人,贷款购买。

    崇祯看完,觉得有一定操作性,暂时定为第一名。

    第三名的对策,是小型抽水机可以合伙购买。这同样有可操作性。暂时定为第二名。

    第四名的对策,是号召大明的宗室勋贵和士大夫(有功名的文人),为土地分批购买抽水机。这也有操作性。暂时定为第三名。

    不得不说,内阁大学士和尚书,选出来的十份试卷,每个都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只是原本第一名的对策,地方财政负担太大,才降到第十名。

    崇祯给内阁大学士和尚书,大概算了一下。每口井,以简易抽水机为例,需要总投资六到七两白银。而整个北方,至少需要数以千万左右的水井,这需要的资金太过庞大,远远不是地方或国家财政可以负担的。

    排定了进士榜单之后,崇祯说到,推广抽水机的具体事宜,到四月初一的大朝会再议。

    然后让一旁的太监,一一拆开试卷弥封。拆开的第一名,河南府刘理顺。第二名,南直隶宣城杨昌祚。第三名,福建晋江李焻。而被打落到第十名的,是南直隶苏州府李青。

    由于崇祯四年的进士名额增加,以及崇祯七年殿试题目的更换,很多人的命运发生巨大变化。

    三月十八日,新科进士的排名在朝堂公布。崇祯并当众宣布,在四月初一大朝会讨论这个殿试题目如何应对。并让朝臣在三月二十五日之前,递交自己的对策折子。

    返回皇宫的崇祯,也在思考如何快速推广抽水机。同时崇祯也在思考自己的产业如何管理。一个问题是如何防止内部人贪污和做假账,一个问题是随着产业越来越多需要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多,仅仅依靠宫内的太监存在很多问题。

    借助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和国内的许多事例,并吸取了后世的许多经验,崇祯准备对各个产业进行管理上的变革。

    目前崇祯的盈利工厂很多,大的有联合钢厂,顺风船厂,皇家研究院,小的有四轮马车厂,玻璃厂,水泥厂。另外还有三家钱庄。大致估计总的工业商业资产合计在一千万两白银以上。如今皇家研究院已经实现了员工分红权。

    此次大力推广抽水机,正好可以扩大钱庄的经营网络。一家主要经营铸币,异地汇兑和存贷款的综合性钱庄,一家主要经营土地抵押促进皇庄售卖的钱庄,一家主要经营机器设备贷款的钱庄。而目前这些钱庄都远离山西,陕西,河南等干旱区。即使在北直隶,钱庄也以北京城为主。

    如何才能迅速将经营网络延伸到北方大量的州县呢?崇祯决定采用加盟式钱庄。

    而众多产业崇祯决定根据情况分别处理。北直隶的玻璃厂,崇祯决定卖出去。玻璃厂每年盈利约三十多万两白银。四轮马车厂盈利仅五万两白银左右,准备卖给那些工匠。水泥厂没有专利权,每年盈利十万两左右,也准备卖出。这样留下来的就是联合钢厂,顺风船厂。

    这些资产中,京津铁路的总投资很大,而且左右更重要,所以崇祯准备将钱庄,铁路,联合钢厂,顺风船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向南京富商公开募股,设立一个股票交易公司。

    想好方案之后,崇祯召集了曹化淳,陈大金,陈承芳等多人。询问具体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