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间烟月 > 第二章:九尾灵狐

第二章:九尾灵狐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曰:青丘之北,有狐九尾,心之乐矣,心之忧矣。

    封神之初,神州之地又东三百里,有之一国,名曰青丘,国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知天地之律,晓万物之灵,世人无不敬仰。国中之狐,潜心修炼,盼有朝一日,能得成正果,位列仙班。国中有一灵狐,具有绝世之容姿,可谓倾国倾城,然不知其名,且作“九尾灵狐”。

    九尾灵狐偶然识得邻国玉石琵琶精与九头雉鸡精,三人志趣相投,不久结为金兰。三姐妹潜心修炼,闲时游于山川河流,好生逍遥。

    中原之地,时逢商纣王帝辛晚年昏庸无度,已无力建之太平盛世,神界欲令人取而代之,共建太平盛世。

    忽有一日,人皇女娲娘娘来到青丘之国,召之九尾灵狐,与之说道:“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事成之后,使你得成正果。”能成正果,多少生灵朝思暮想之事,九尾灵狐自是不忘姐妹,说道:“回娘娘,小狐一妖之力恐难胜任,不知能否让我那两位姐姐玉石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同行?” 女娲娘娘予以同意,道:“如此,你等按命行事,事成之后,使你等皆成正果。”于是,九尾灵狐带之玉石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前往朝歌。

    不久,姜子牙伐纣灭商,建之大周,封神之时,姜子牙道:“女娲娘娘令你等断送殷受天下,原是合上天气数;岂意你无端造业,残贼生灵,荼毒忠烈,惨恶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仁。今日你罪恶贯盈,理宜正法。”

    三妖被绑上斩妖台,只见那刽子手手起刀落,玉石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纷纷魂断人间。行至九尾灵狐时,天色骤变,黑云蔽日,万物失色,远超所封众神之力出现,杀之刽子手,瞬间击退众神,将九尾灵狐救下,逃去西方。

    一路之上,九尾灵狐如傀儡一般被力量控制前行,不见任何身形。九尾灵狐问道:“你是谁?”周围并无变化,只听见一句:“我是你的怨恨,是你的不甘,是万物之灵的贪、嗔、痴、慢、疑,是世间的障、覆、破、坏、堕、卧,是这世界的阴之一眼。”九尾灵狐又道:“阴眼,你既救我一命,为何不现身一见?”阴眼道:“还不明了吗,我即是力量。”九尾灵狐听此为之一惊,道:“力量如何有之思想?”阴眼道:“因为有或无不过概念,而万物寻道会有过程,过程谁知对错,那被万物抛弃了的所谓‘错’,使我降生。”

    逃到西方后,九尾灵狐只想居于市井此处做一个普通人,于是寻了一偏僻店家,讨了一份端茶倒水的杂务,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渐渐忘却了世间的纷纷扰扰。

    那店主对九尾灵狐也是很好,两人日久情生,便结为夫妻。

    但九尾灵狐容颜太过耀眼,每日都有人来这偏僻之店,只为一睹芳容。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家都知道在摩竭佗国都城中有个很漂亮的女人,纷纷前往观看。

    某一日,店中来了一队官兵,急急忙忙,扬言要见九尾灵狐,一军官道:“奉太子殿下之令,召汝进宫为妃。”原来,九尾灵狐的倾世容颜传到斑太子的耳中后,斑太子便诞生了妠她为妃的想法,于是叫了自己的侍卫前来宣旨。九尾灵狐果断予以拒绝,道:“民女身份卑微,不知礼数,难为皇妃,且民女已有夫君,还请军爷回禀太子殿下,望其成全。”

    侍卫如实回禀,谁知这反而刺激了斑太子的占有欲,斑太子自言道:“有趣,有趣,这普天之下居然还有人敢拒绝我,这美人若不得,我这太子权威何在。”于是,斑太子便将召令由每月一令渐渐改为一日三令,而九尾灵狐也是一一予以拒绝。

    朝中某一大臣见斑太子不得美人之心,便心生一计,道:“禀殿下,那美人之所以不愿进宫,只因已有夫君,殿下可定他一私通敌国之罪,如此,那美人必来求于殿下,那时殿下再与她言为妃之事。”斑太子照计,将那店主抓进死牢。 九尾灵狐虽有无上法力,然自己只想安度此生,不愿暴露身份,于是便应了召令,进之皇宫。

    斑太子初见九尾灵狐,就如中魔一般,被九尾灵狐的倾世容颜所吸引,谓之:

    绝色盖令古,入目即佳人。

    倾国而倾城,惊为天下人。

    斑太子道:“美人终于肯来见我了。” 九尾灵狐回道:“民女知罪,只是民女夫君本是良民,断不会做私通敌国之事,这其中必定有所误解,还望太子殿下明察秋毫,还民女夫君一个公道。” 斑太子叫人盛上那早已准备好的“证据”,道:“美人夫君之事证据确凿,若非美人情面,我早已将他处死。” 九尾灵狐一听此言就觉这是斑太子之阴谋,心里暗想:“如何是好,要救夫君当真需要动用法力?” 九尾灵狐还未做出决断,斑太子又道:“若美人真心想救夫君,也不是没有办法。美人进宫为妃,你那夫君自是皇亲国戚,我便能下令免他死罪。”

    迫于无奈,九尾灵狐斑太子之言。随即,斑太子封九尾灵狐为王妃,赐名华阳天。此后,宫中佳丽虽多,斑太子却只日日宠幸九尾灵狐一人。然人妖终有别,斑太子身体每况愈下,无心朝政,摩竭佗国群臣将所有责任归之九尾灵狐。

    一日,摩竭佗国大臣杀白狐无数,将其放于朝堂之上,道:“妖狐祸国殃民,现已被臣斩杀,臣护我国,决不许有一害国之妖。”大臣此言,意指九尾灵狐。九尾灵狐见族妖被杀,随即晕厥过去,斑太子以犯上之罪治予摩竭佗国大臣。不久,九尾灵狐醒来,心里默念道:“伤我族类,必让尔等血偿。”于是九尾灵狐便对斑太子道:“臣妾从小患有疾病,唯有食之七窍玲珑心可治一二,不然只有一死。” 斑太子道:“如此,哪里可寻得七窍玲珑之心?” 九尾灵狐道:“今日朝堂上斩死妖狐之臣便有。” 斑太子想都不想,即令人杀了摩竭佗国大臣,取其心烹煮于九尾灵狐食用。

    人间如梦,来得突然,九尾灵狐本想流年静好,岁月安然,只身在红尘,不能由己,很多事情不得不去接受。某一日,九尾灵狐溜出皇宫,回了偏僻之店,只为见夫君一面。然而等待九尾灵狐的却是一座孤坟,破烂木碑上刻着夫君的名字。悲愤、悔恨、愤怒,百般滋味霎时间冲昏了头脑,九尾灵开始狐肆无忌惮的摧毁着一切,时阴眼道:“摧毁这一切不公吧,世人不愿你安度此生,那就让这世间从此战乱不休。” 九尾灵狐道:“阴眼,我想让那斑太子为我夫君血债血偿。” 阴眼道:“如此,汝需将灵魂交付予我。” 九尾灵狐交出自己灵魂,与那世间阴眼融为一体,从此,她就是这世间阴眼。

    九尾灵狐性情大变,开始不愿流年静好,岁月安然,她开始怨恨这世间一切美好竟无自己一分。回宫后,九尾灵狐利用自己的法力,致使摩竭佗国国君数日便离奇身亡,斑太子顺利继承王位。此后,九尾灵狐便带着斑太子纵情声色,致使斑太子逐渐不理朝政,与此同时还利用王妃的身份残害忠良,致使摩竭佗国民生凋敝、江河日下。

    终于,摩竭佗国在九尾灵狐的手里亡了国,她的目的达到了,只是时光流逝,怨恨渐渐占据了她的内心,胜利的喜悦也随着岁月消失殆尽,而之后的空虚更是像蚂蚁一般噬人。不久,太上老君的人间化身老子出了函谷关,骑着青牛来到摩竭佗国,途经桑树旁,见一男子正坐其下,老子知他已在此连宿三个夜晚,因时日既久而心生留恋情意。老子道:“君何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男子连忙起身相迎,行礼问道:“长者怎知我于桑下连宿三夜,不欲久生恩爱?” 老子道:“不欲久生恩爱,不是三宿桑下?”男子再行礼道:“晚辈释迦摩尼,还望长者赐教一二,助晚辈早日脱离人间苦海。”于是,老子与释迦摩尼说道,指点了他,让他得了正果。

    某一日,九尾灵狐与释迦摩尼相遇于深山老林,释迦摩尼道:“妖狐,你残害忠良,亡之摩竭佗国,今于此遇见,怎容你继续为祸人间,还不速速受死。” 九尾灵狐笑道:“死秃子,就凭你,已是笑话。”于是二人大打出手,斗至五六十回,九尾灵狐总是觉得眼前这人所用法术似曾相识,却又说不上来出自谁人;释迦摩尼也发现九尾灵狐身上的阴眼之力,想要斩草除根,已是不可能,于是以天地之灵气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名曰“五行山”,应之贪、嗔、痴、慢、疑五大心魔,将她压于山下,上贴咒语“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应之障、覆、破、坏、堕、卧之心欲,将其封印在深山。如此大法力,九尾灵狐一眼便识法力源起太上老君,恨之深切却又无可奈何,仰天怨道:“人皇女娲害我,你这道祖也这般对我,我恨,恨世间一切。”这恨深入骨髓,绵绵而无绝期。

    千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五行移位,六字真言封印也随之松动,九尾灵狐趁机逃了出来,她决定回到神州,她要复仇。

    一路之上,九尾灵狐阅尽这盛世风光,只是九尾灵狐自打入了神州大地,见神州妇女皆是穿以齐胸襦裙,而自己的上下衣裳象与周围女子显得格格不入,加上自己的倾世容颜,总是引得路人止步观看。

    行至长安,九尾灵狐进了一家酒楼,一时间周围万人空巷,纷纷前往酒楼观看这位身着古装扮像的绝色美人。店家博士上了饭菜,九尾灵狐问博士道:“今夕是何年?”博士回道:“今夕自是大唐贞观七年。”九尾灵狐极为惊讶,连忙追问博士道:“大唐,不应该是大周吗?”博士笑道:“这位姑娘,我看你容颜绝色,为何脑子不好啊,大周已亡千年,早不复存在了。”博士说完即刻转身离去,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人是倾国倾城,就这脑子……哎,可惜了!”

    失去了复仇对象的九尾灵狐一下子陷入生命迷航,竟不知所措起来,只得只身漫步在长安大街。

    绝世容颜,行至哪里皆是焦点,人群中,有几位书生议论纷纷,其中一位书生道:“倾国倾城之颜,身着上下衣裳象,真与姜太公所说的九尾妖狐极像啊。”另一位书生附道:“兄长如此说来确实极像啊。只是九尾妖狐祸国殃民,眼前这位姑娘断然不会。”

    议论声中,九尾灵狐才知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已经完全变了,曾经的“盟友”把殷商的灭亡全部归因于她,让她世世代代背负骂名;曾经的王朝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奉太上老君为先祖的李唐王朝。

    真道是:

    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怨恨孤冢中。

    九尾灵狐复仇心切,心里暗想:“你们想要建立太平盛世,我偏要让天下大乱。”怨恨冲昏了头脑,九尾灵狐只身杀向皇宫,心想:“老君,既然我拿你无法,那就杀了你的后人,亡了你的太平盛世。”人妖之力自不是一个层级,禁军哪里敌得过,刹那间,九尾灵狐便杀至太极宫前承天门下。时太宗正于大明宫中观看李淳风所造浑天黄道仪,太宗赞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鸡中黄,如此,我大唐可知浑天几何。”一旁的袁天罡道:“陛下所言极是,只一会儿金吾卫大将军所报事情后,望陛下莫要惊慌,莫要责怪大将军。” 太宗道:“朕有两位国师,有何惊慌。”

    魏征抬头看了看堂上的镇魔秦镜,秦镜震动不止。

    遂即,金吾卫大将军来报,言了情况,太宗望了望袁天罡与李淳风二人,李淳风道:“还请陛下与大将军留于此处,剩下的事情交给臣和袁兄即可。”说完,二人即驭神行之术和光同尘,传至承天门上。袁天罡道:“九尾狐,上天有好生之德,若愿自此隐去,彼此自是相安无事。” 九尾灵狐冷笑道:“哼,好一个相安无事,我之世世代代背负骂名,谁平;如此太平盛世无我一份,谁给?” 袁天罡道:“入我大唐,自会享我大唐盛世之幸;骂名之事,古人已故,今人无力。” 九尾灵狐道:“如此,莫要废话,一切凭道行说话。”

    无奈,袁天罡与李淳风两人合力,与九尾灵狐斗了七八十个回合,眼看二人处于下风,袁天罡便予李淳风使了一个眼色,自己继续与九尾灵狐在前面恶斗。李淳风明了袁天罡之意,于是在身后施法请了左右门神、冥界善恶判官,诸神降临,李淳风道:“如此,有劳众神了。”于是,袁天罡、李淳风、左右门神、冥界善恶判官六人合力将九尾灵狐击败,致使九尾灵狐身受重伤。九尾灵狐眼见自己差点要被封印,便果断逃出皇宫,隐姓埋名,等待机会。

    终于,这个机会来了,曾经怎么亡的殷商,如今就怎么亡了李唐。昔日国师袁天罡与李淳风相继死去,现任大唐国师不过一人,泰山封禅皇室离了皇城,没了左右门神,冥界善恶判官也无暇顾及,现在,她只需泰山封禅途中附了李令月的身,必乱了这李唐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