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间烟月 > 第十二章:不期而遇

第十二章:不期而遇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曰:刹那相逢,似有几世情缘。

    数日前,长安戌正时分,金吾卫中郎将范怀义率金吾卫巡视昭陵,察得一军士触犯律法,范怀义上禀左金吾卫大将军权善才,权善才依法查办,却也刑法过重,军士深感委屈,次日便上禀天皇。见之天皇,那军士先是情不自禁痛哭流泪数落权善才等人刑法过重,军中怨声四起,然后言了权善才等人私自砍伐昭陵柏树之事,天皇听此骤然头痛,心如刀绞,即令上婉儿起了圣旨,使宫人传旨大理寺。

    那宫人到了大理寺,遂即传读圣旨,圣旨曰:

    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其人看守昭陵不当,且私自砍伐昭陵柏树烧作他用,今着令大理寺速将其捉拿归案,立罪服法。

    天皇圣旨,大理寺上下不敢怠慢,领了圣旨即点了人马,六位寺丞全部出动,不到半日便将那权善才抓捕归案。

    权善才归案后倒也知罪,于是六位寺丞判以权善才免官除名之罪,然宫人却道:“陛下得知此事时骤然头痛,心如刀绞,如此判决陛下恐会大怒。”故张文瓘加重刑法,判决权善才免官除名,永不录用。

    这般,张文瓘与狄仁杰二人上奏天皇案情判决,不料天皇勃然大怒,指责大理寺应判斩杀之刑却判个免官除名,永不录用。狄仁杰上谏天皇道:“陛下若执意如此,便请撤去此刑法,改用新律。”天皇听此极为不乐,张文瓘惶恐不安之余,狄仁杰话话锋一转,谏言道:“禀陛下,前人言臣下犯颜直谏,皆是难事,然臣觉此论太过绝对。桀纣之时,是难;尧舜之时,却易。臣有幸,生于大唐盛世,臣之命幸于比干。臣见陛下有失,断然要谏。大汉文帝时,有人盗高祖庙宇一玉环,文帝即令张释之判处灭族之刑。张释之劝谏文帝‘若盗高祖庙一玉环便要将其被诛族,胆大包天者于高祖陵墓挖土盖房,又当如何惩处?’陛下今日因私砍柏树一事便要斩杀一战功赫赫之将军,千年之后,世人如何想之?臣不愿陛下一时冲动而有损陛下‘天皇’之称。”天皇听此,恍然大悟,喜道:“有此此臣子,朕幸甚至哉。”

    天皇由怒变喜,不过片刻之间,张文瓘心中悬挂巨石瞬间落下,心中暗道:“狄仁杰,你果真与我等不同。”而此事天后虽是一言未发,但也是被这刚来不久的大理寺寺丞吸引目光。

    宣政殿外,李令月、李贤与上官婉儿三人将此幕偷看眼里,李令月道:“婉儿姐姐、贤哥哥,这狄大人真是聪慧,谏言言辞盛好,月儿真想与他谈上一番。”李贤与上官婉儿异口同声轻言道:“待改日有机会我们再陪月儿见狄大人一番。”说罢,殿中宫人宣告今日退朝,李贤恐天后责问自己为何不处国事而在此处,便返回东宫而去,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亦是返回寝宫。

    狄仁杰退出宣政殿数尺便被宫人追上,言天后将于太液池旁召见自己。狄仁杰前往太液池跪拜行后,天后道:“狄爱卿是我大唐第一神断,今日本宫在此召见狄爱卿便是要断上一案。”狄仁杰回道:“不知天后所言何案?”天后道:“不久前,孝敬皇帝意外驾崩,世人谣言不止,有传本宫毒杀者,有传太子所害者,不知道狄爱卿作何所断?”狄仁杰听此为之一惊,毛骨随之悚然,心想:“天后那是想断此案,这是想堵悠悠之口啊,若领旨,查得是谁皆无法交待,不能查得,亦是一罪。”难断这下,狄仁杰回道:“禀天后,时日已长,且谣言之事难为据,臣怎敢断之。”天后道:“那便为本宫找出能断之据,让此事水落石出。”天后如此,狄仁杰只能领旨而行。

    天后召见狄仁杰是为临时之事,李令月自是不知情,与上官婉儿同往常一般来见天后叙情,不料有此一番,那狄仁杰方才转身离开之时,正撞上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二人,狄仁杰即于李令月跪拜行礼道:“臣狄仁杰叩见公主殿下。”李令月见此又惊又喜,连忙请起狄仁杰道:“狄大人为我大唐第一神断,今日一见,甚是有幸。”说罢,李令月跑至天后面道:“母后,弘哥哥谣言,可否让狄大人一断。”天后听此笑道:“母后已令他前去查办。”李令月眼神一转又道:“月儿与婉儿可否同狄大人一道?”天后听此先是一惊,后转念一想道:“月儿喜欢,便同狄大人一道,不过月儿得让金吾卫同行。”然后转向狄仁杰道:“狄爱卿也当多领些大理寺衙役护公主安全。”狄仁杰已无选择,只得回道:“臣遵旨。”李令月听此心喜若狂,回道:“月儿谢过母后。”

    次日清晨,天后叫来右金吾卫大将军庞同善,与其说道:“小公主安危,系于爱卿之手,爱卿定要护得小公主安全。”天后依旧觉得不够,又唤来明崇俨令其寸步不移。

    如此这般,众人便与大理寺会合。李令月得见明崇俨,便情不自禁向明崇俨道:“明师兄,师傅何时会来长安?”明崇俨道:“小公主如此想见师父是作为何?”李令月道:“月儿想寻一人,却不知如何寻,想让国师为月儿指点一二。”明崇俨听此微微一笑道:“小公主乃自降祥瑞,心中所求,自会得见,至于时日,微臣想不远矣。”

    众人出了宣仁门,即予大街小巷之上贴了天后令狄仁杰断查孝敬皇帝迷案之昭书。这一路之上声势浩大,李令月疑惑不解道:“狄大人,我们断查皇兄之事,为何如此,这不像查案,像通告昭书。”狄仁杰道:“公主聪慧,只诸多事物不可说。”一旁的上官婉道:“如此,我们是要做甚?”狄仁杰道:“听闻孝敬皇帝出巡洛阳前曾与名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文学大家饮酒作乐,我们便去问寻一番,但得其中一二。”于是众人前往宋令文家,使宋令文人请来孟诜、卢照邻等人。

    众人齐聚,狄仁杰也不审问,反叫大理寺衙役关了门窗守在外面,众人屋内喝酒吃茶,不急其他,一连便是数日,李令月与上官婉儿二人虽是不解,却也没有多问。

    某一日,长安城内来了一行胡人,携了重礼无数,自承天门入了宣政殿。原来这是吐藩国王派使者来往长安朝见天皇、天后。使者献贡了礼,便于天皇、天后道:“自我吐藩与大唐交好以来,两国相安,经济共荣,百姓爱戴。今我吐藩有一王子,姿容甚好,也算一表人才;听闻大唐小公主,貌美似仙,我王恳请小公主下嫁,两人郎才女貌,两国结秦晋之好,续文成佳话。”天皇、天后听此脸色为难。天皇心想:“自古和亲上至宗氏之女,今日使者此番是何用意?”天后则是心想:“吐藩路远,月儿若是嫁去,日后如何相见,此事决不能行。”于是一心所想拒绝之理,情急之下,天后想起李令月幼年时期出家道教,替去世外祖母祈福之事,如此便使她正式入道算了。道教崇尚宗教独身主义,便有一理拒绝使者。于是天后道:“使者所言极是,只小公主早已遁入空门,了确人间情缘了。”使者听此哪里肯信,说道:“如此,还望天皇、天后领我等观中一见,回去也好禀于我王。”天皇、天后为使者断了和亲念想,便同意所请,天后道:“今天色已晚,使者且用些宫中膳食,明日一同看望小公主。”

    出了宣政殿,天皇令工部尚书于紫宸殿议事。天皇令工部尚书连夜将皇城外一荒庙翻修,名曰——太平观。

    翌日凌晨,太平观成,天后令金吾卫通知庞同善护送李令月入住,又令宫中宫人取了国师先前留下的雷音神符。雷音神符乃国师所制,天皇、天后若需急见,即取神符面向之,将要传递之话面默于符中,然后将其燃点,国师自会收到。宫人将其点燃,雷音神符即升入凌晨之空,自下而上逐渐燃灭,只是这灭不像寻常之物燃灭成灰,而是燃尽,化作漫天灵气,似萤火之虫,随风而舞,待整张符燃尽,之前散乱灵气骤聚,恰似人间流星,飞入洛阳玄元皇帝庙中。

    且说十二年前,洛阳城外,北邙山下,一对夫妇拾得一名弃婴,因夫家姓林,恰巧那日自是清晨,阳光斜照在这弃婴身上,故起一名“林朝阳”。三年之后,夫君病故,夫人改嫁远方,带之多有不便,便将林朝阳送至玄元皇帝庙,交由国师抚养。期间,国师亲传道法,视为己出,时有大师兄明崇俨玩笑道;“小师弟莫不是师父前世之子馬!”又三年后,荣国夫人去世,国师派其前往做法,恰救李令月一命。次番国师奉诏由洛阳入长安,主持事宜,自是带了爱徒林朝阳。

    话说李令月被庞同善密送太平观之时满是不解,不断寻问上官婉儿与明崇俨二人这是为何,二人皆回之不知为何。李令月满是不解之间,众人便到了太平观。

    众人入了太平观,明崇俨见恩师在此,便上前请礼,众人亦是如此,只李令月行完礼后,她愣住了,因为她看见一人,一她朝思暮想之人,不曾想今日如此相见,心自喜乐。然出于皇家礼仪,李令月只得故作矜持,两眼红润道:“我姓李,名令月,道号太平,父皇母后叫我月儿,你呢?”林朝阳回道:“林朝阳,多年前幸得师父所救,才活至今日。上次一别,小公主可是安好?”李令月道:“好,一切安好。”时年,李令月十三岁,林朝阳也是,只林朝阳比了李令月大了三个之月。此情真道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得见阑珊处。

    遂即,国师于李令月作了礼,因先前李令月已于三清殿中行了正礼,如今又是情况紧急,明崇俨便予李令月端了一盏茶,叫其盛于师傅,行了简礼,如此李令月正式拜入国师门下。

    俄而,天皇与天后领吐藩使者而来。使者见李令月身着道袍,心便断了念想,然工部连夜翻修庙宇,怎能天衣无缝,自是留下痕迹,吐藩使者之首见庙宇之新,便申出食指按下柱上之漆,那指痕明显,吐藩使者之首知其所以然。只历来和亲,皆是宗亲大臣之女,确之和亲,才由皇帝封之公主,如今本国所求为皇室之女,已是己过,天皇此举既是回答,亦是给己台阶,吐藩使者之首便乘台阶而下,道:“缘分之事,自上天而定,小公主既已出家,便是和我国王子无缘了。也罢,无缘岂能强求。事情已了,我等即刻起程回国,回凑我王。”天皇赏了使者团金银珠宝,使者团便回了吐藩,只那李令月将留在太平观中,难叫回宫了。

    且说那狄仁杰,自领命断查孝敬皇帝之案,已过去十日有余,连日饮酒看似作乐,实则矛盾万非。只因狄仁杰自是知晓天后用意,孝敬皇帝之案,天后心中自有断论,使自己断查此案不过是欲借这百姓心中大唐第一神断之名,平息谣言罢了。然此种手段,太过政法,是非黑白反倒不再重要,是否能得正义,任何手段皆可?

    一日午正时分,天后派金吾卫寻问狄仁杰案情之事,狄仁杰知该于世人公告真相,多日思虑,狄仁杰最终选择妥协,正义需要强权,于是狄仁杰辞别宋令文等人,返回大理寺;刚至大理寺,狄仁杰便见天后早于门前等侯。狄仁杰回了案情,天后即令狄仁杰下了一昭令,昭令曰:

    自孝敬皇帝驾崩后,朝野各种谣言四起,今得我大唐第一神断断查此案,孝敬皇帝自然而亡,特此昭告天下。

    此昭书昭告天下以后,各种谣言倒也消失不见。不久,狄仁杰正式升任侍御史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