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
冷曜带着几分茫然和惊讶,他压下原先的所有华语,伸出手想要拿一边的茶盏都带着几分颤颤巍巍,他强压着自己心里头的震惊,问道,“你说什么?”
“请父亲成全。”冷明秋伸手扯了下明清宛的袖子,示意她和自己一道跪下。
明清宛一愣,随后也跟着跪了下来,低头道,“请求父亲成全。”
冷曜的手紧紧地握着那旁边的茶盏,那颗早就冰冷的心却因为这两个人的两句话而隐隐约约地有了悸动的迹象,他不敢开口,怕自己一开口就泄露了情绪。
为帝者,最不该是便是泄露自己的真实情绪。
“好。”冷曜开了口,声音依旧是平稳得就像是没有任何情绪。
德妃和太后互看一眼,都从各自的面容上看
到几分喜色。
这可是明秋这小子到这京城之后,头一次喊皇上父皇和父亲,这对于冷曜心里头会有多大的震撼,这是谁都不得而知的。
“先下去吧。明儿圣旨便到。”冷曜摆了摆手,单手撑着额头轻揉,“下去吧。”
冷明秋规规矩矩地朝着人行了一礼,“那儿臣就先带着清宛退下了。”
就当冷明秋要走到门口时,冷曜忽然开了口,“你…愿不愿意…是不是这就算是同意了…”
嗓音之中不再是之前的故作沉稳,反而带了隐隐约约的颤抖。
“于我而言,这并不是最适合的方式。”冷明秋淡淡道,“我相信您也很清楚。现在时局这般混乱,如若我再插手其中,太子是否还能对我这般信任也是未知数。我无心于这位置,我只想和我喜欢的人在一起罢了。”
这句话在冷曜心里头比之前那句称呼引起的
动静更大。
这句话他曾经听过,在自己最爱的那个女人口中听到过类似的话语。
是了,她的儿子又怎么会和她不一样。就算是不曾在她身边养过,那也是流淌着她的血液的孩子。
是他们爱情的结晶。
“好。”冷曜叹了口气,“便按着你说的做吧。这一件事说到底是你和她的终身大事。今儿还是请了明太傅和苏老先生入宫问问他们的意见吧。如若他们不介意,那么朕便下旨赐婚如何?”
这话刚刚出口,这门口就响起了刘喜的声音。
“太傅大人,您这是想着来找谁呢?”
“请明太傅进来。”冷曜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好开口道。
明晟郢这一推门进来就瞧见了这屋子里头倒是聚得极为齐全,他一一行了礼后,瞧见睿王和自己
女儿站在了一块,不禁觉得这越看还真是越发顺眼,颇有一种男才女貌的感觉,还挺般配的。
当然这话,明晟郢可不敢说出口,毕竟这冷明秋是冷曜的什么人,只要是老狐狸些的角色都看得清清楚楚。
“明太傅这来得倒是巧,朕恰好有一事不明,想要问你。”冷曜屈指瞧着桌面,面容带着几分似笑非笑的神情。
明晟郢心中一惊,要知道对方这副神情要么是心情极好,要么就是心情极差,这两样不论是哪一样,他都觉得不好应付。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知是何事困扰皇上?”明晟郢试探性地问道。
冷曜的视线扫过那边站在一块的一对璧人儿,如果当年自己也有这个勇气带她回去,是不是现在的结局就会不一样了?
他不敢在细想下去,怕自己越想越是后悔,
索性挪开眼睛,直接看行明晟郢,开了口,“睿王喜欢明姑娘,求我赐婚于他们。倒是不知道太傅大人觉得如何?”
明太傅还真没想到这次入宫会是这么一回事。他原先还以为是不是这皇帝要降罪于清宛,说她先前之错。
结果这倒是有几分因祸得福?
明晟郢不敢想太简单,要知道如若是真的嫁给那睿王殿下,到时候这三妻四妾,自己的女儿岂不是更加难受。
已经做错了一次,明晟郢不敢再做错第二次了。
“这…”明晟郢犹豫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对方极为明显,就是打算和对方在一起。
但是这个人真的会是良人么?而不是像黎剑一般会令她辜负?
明晟郢觉得自己作为天下文人典范,但是却不知这事到底是否该答应,一时半刻倒是陷入两难境
地。
这小年轻现在瞧着倒是郎有情妾有意,但是世事无常,他们能够坚持道最后么?
明晟郢不敢确定,所以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答应。
“爹。我愿意。”明清宛以为自己的父亲是不确定自己的意思,索性开了口。反正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她可不觉得在表达自己喜欢别人的时候需要格外的委婉,反正自己喜欢就是喜欢了,她不会去撒谎去故作矫情的。
明晟郢看向她,看着她眼睛里头的坚定,看着堂堂睿王殿下看向她时的担忧,还有那些自己不曾从这位年轻的王爷身上所看到的。
也许是真的喜欢了吧。
明晟郢这般告诉自己,他朝着冷曜行了一礼,“臣觉着既然他们二人情投意合,那又有何不应之礼?”
“好。”冷曜点头,“今日旨意便会到明府
,太傅且在家等着便是。睿王既是我朝异姓王,且同德妃有血缘关系。朕亦是将他当做朕的义子,这次婚礼便以皇家礼仪做准。朕已定下,此事勿要再议。”
冷明秋张了张嘴,想要反驳的话语都被堵在了嗓子眼。
众人行了礼后退下,御书房里头一下就空荡荡的,就剩下冷曜一个人。
冷曜依旧是站在御书房的书桌后面,他看着面前的地板,脑海里一直萦绕着那两声父皇和父亲。
嘴角下意识上扬,他自己也不曾意识到这件事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他得到了自己儿子的认同。
这个位置实在是太高了,高得让人觉得不胜寒。
他能够不在这个位置那便不在吧,自己还活着,还能够满足他的心愿,那也就满足吧。
谁让这是自己以前所亏欠他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