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玩,指的是文房四宝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文房器玩。文房四宝尽管创始很早,但一直发展到唐宋时代,即传统书画艺术趋向成熟完善和文人士大夫集团形成以后,它们才真正找到并且实现自己应有的地位和价值,成为文人学士乃至帝王官宦书斋案头不可或缺的器用。文玩的一大特点是小巧。作为书桌案几之玩用,一般大不盈尺,小不足寸,既可供设于案上,又可把玩于掌中,可远观,亦可近取。特别是有些赏玩摆件,往往是大块的浓缩,大件的缩小,小中见大,芥纳须弥,古玩界又有“小器大样”之说。现代意义上的文玩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赏玩件或手把件。
一件好的文玩,必须是一种精神的“物化”承载,或大或小、或巧或拙,经由岁月的裹洗,与主人息息相通,涵养身性的同时,也彰显主人的文化品位。
文子就是个普通上班族,大学刚毕业正是青黄不结的年纪,大学时候吆五喝六的好兄弟陆续都走了,唯独我留在了求学4年的城市,倒不是对这个城市有格外的感情,只因为一个心上人,她家是当地的。
毕业,找工作,吃饭,睡觉,除了身份从学生换到白领,我的世界几乎没啥变化。
一年,两年。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生活平淡无奇,除了比两年前胖了三斤,这两年和过一天一样,重复的生活,劳动。
身边的朋友不少玩核桃的,以前对这个文子是嗤之以鼻的,认为哪是老头玩的东西,没啥意思,当时流行的菩提,金刚一类的手串。跟风着实买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没几样坚持下来的,盘了几年也是乌漆嘛黑的。看朋友玩了几年的核桃颜色如玉,碰撞如金石之音,挺有感觉的。
羡慕,开始寻觅,也想抓对好的,盘出来传世。
啥也不明白,出差在潘家园溜达了两天,光看,问价,没敢下手。
都说潘家园是最考验眼力的地方,咋看哪2000一对的核桃和200一对的都一样啊。
看了两天了,明天就得回沈阳了,今天必须整一对!
听人说要核桃越大越值钱,转了几圈,发现了附近几个摊最大的一对!
“这俩多钱啊?”一张嘴就暴露了是个小白,文子用手指指着核桃摊里面最大的说。
“这对?1500”摊主是个40多岁的男人,一脸大褶子,一笑能夹死苍蝇。翘腿坐在马扎上,嘴里叼着个电子烟。
“咋这么贵啊?这多大的?”文子站在摊对面傻愣愣的问
“这对大呀~,你看看满院谁家有这么大的,对不对。”说完拿起那对核桃递给文子。
“哥们,玩核桃就得找大的,你掂量掂量这分量,上手握握这感觉,这才叫玩意儿~,对不对,核桃是木本的东西,玩个几年会越来越小的,对不,你看上百年的老核桃哪个不都是大个最后玩成小的。”老板也看出来我是个新手,滔滔不竭的讲着。
“嗯嗯,是啊,对”听着还挺有道理的,第一次买文玩核桃,老板的各种歪理邪说就像决堤的瀑布,一泻千里。
就这样,禁不住诱惑,在潘家园后小院哪1200米购的52的官帽核桃一对。那时候真是非常喜欢,天天搓啊。睡觉都握着,都不知道还要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