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前文尚待说话,被端着一碗热姜汤走进屋来的童儿给打断了。也是诸葛亮急于要弄醒这个昏迷的光腚的张飞的亲表兄鲁大忠。现在人已苏醒,诸葛亮可以收拢心神,认认真真的倾听讲述了。
刘备就无比的由衷的诚恳的向诸葛亮表明心扉了。就像戴笠向蒋介石表红心那样,那是一定非要拥戴委员长的了。那么的一个态度。只是刘备要拥戴的,是叫诸葛亮无论如何也要做他的军师,以期辅佐他成就一番大业。也就推心置腹的对诸葛亮说,“如果先生不肯出山,玄德便也无需活下去了。上吊,跳河,亦可挥刀抹脖子,也比请不走‘卧龙’先生好受的多。以立志今生,非先生不可不得矣!不可多得矣!”弄得颇像男女婚恋一般。男则非此女不娶;女则非此君不嫁。那么那么似的。
诸葛亮见刘备如此黏糊,也不好太过言轻,就问何以请山人出山,又何以为志向的啊?
刘备就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毫不遮掩地倾述给‘卧龙’先生诸葛亮。并诚恳地请教诸葛亮平定天下的韬略和办法。其实诸葛亮先前只是有所耳闻,今见刘备果然是一个很有些想法的人,而且还是一个致力于能够在乱世之中有所作为的人,也就打消了心中的顾虑,向刘备大谈而特谈了目前的天下大事。又精辟的深邃的剖析了这几十年来的风云变幻和群雄倾轧的混乱局面。那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讲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令人茅塞顿开。
刘备都听傻了听迷了听的忘乎所以了。啊啊是这么回事。对,对呀,怪不得的呢。咳,是了是了,我怎么就没想到的呢。
真要是也能想得到,还用得着来请诸葛亮嘛。刘备拱着手,洗耳恭听,那是越听越爱听,越听心里越佩服。也就越想把这个诸葛亮必须搞到手。
这是一边听一边活动心眼的刘备。
诸葛亮却在继续分析天下纷争的形势,高瞻远瞩的推测了今后的形势变化与事态发展的走向。说到紧要处,诸葛亮拿出一幅地图,一面阐述纷乱态势,一面指给刘备看,卓有远见的说,“且看这里,这是西川五十四州的境内地形。很显见的了,当下曹操已经占了天时,渐成气候;孙权占了地利,也是其父孙坚先期拼力所获,得一隅以安之。今刘皇叔欲奋起而成霸业,必须先取荆州为家,可以爱抚百姓渡民之疾苦,以取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还是以人和为大。得人心而后得天下。此为立足之根,亦为立足之本。如此方可站稳脚跟,而后进取西川,建立基业。然后纵横相济,再图进展。”
刘备非常赞同也认同诸葛亮的进取之策,只是内有隐衷,犹豫彷徨的很难下定决心,苦不堪言的样子对诸葛亮说,“先生的话,已经说得真真切切清楚明白,点拨了我也萌生出了此等想法。好可是好,却也难为了我。这荆州的刘表和西川的刘璋,可都是我的同宗同族啊,叫我怎好去夺他们的地盘抢占他们的基业呢?使不得,使不得,断断使不得的呦。”
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表现,呵呵一笑,说,“如今大势所趋大局已定,天下已成三分,必成鼎足而立之势,由不得人的意愿了!况且刘表已然年迈,刘璋生性懦弱不成大事,时逢这样一个乱世,纵有再大的基业他们也是难保的啊!就算不被曹操所夺,也会被孙权所占,终归还是要流离失所的啊。如若先自出手,荆州和西川,也还可以归属于刘氏名下。毕竟不为外人所侵啊!”
刘备默不作声,似在苦苦思索。片刻之后,才又诚恳相邀,真心实意的请诸葛亮一定要应允,也一定要慨然出山相佐。可是诸葛亮只是不允,推托说自己只知种田灌园,担不起治国安民之大任,叫刘备还是另寻他人以佐之,方为权宜大计。刘备听诸葛亮这么说,连点缝隙都不留,立马蒙圈了。情急之下,刘备匍匐跪倒,泪流满面的下拜说,“今国事衰微,形势尚且不得所趋。在此危难时刻,玄德岂能无所作为矣!困于无人辅佐,当断不得,奈何迷惘矣!今得先生谆谆赐教,方得耳聪目明,唯幸矣!且得徐庶之推荐,敢不积极趋之而寻求,不劳往返而再三恳请,恐漏而失之矣!诚请先生不必这般推诿,玄德可以不吝此生!但先生不肯出山,百姓就难望有好日子过了!恳请先生,可怜可怜那些颠沛流离的挣扎在乱世中的生活极端痛苦的老百姓吧!”说罢,嚎啕哽咽,泣不成声。弄得诸葛亮心里,也那么不是滋味。也是诸葛亮素闻刘备的为人,也是看他甚为诚恳深受感动,也是诸葛亮深知适逢乱世应以天下为己任。就默默的想了片刻,终于答应了,并伸手将刘备搀起,说,“亮既蒙如此厚爱,当不遗余力,尽心尽力以为之,图报今日之知遇之情矣!”
刘备见诸葛亮已经答应了出山,简直笑逐颜开欢天喜地一般的了,去那边拽过来关羽和张飞,叫二人近前来,拜谒诸葛亮军师。
刘备那个高兴啊,比一下子娶回来九个媳妇又中了个九千万元的大奖还高兴。关羽张飞也高兴,没白候在屋外白白受冻。
这哥几个那么的高兴呀,简直都甭提了。这还不算完,光腚的已经苏醒了的张飞的那个出奇冒泡的亲表兄鲁大忠也高兴。他是赶上了就那么跟着高兴的。
鲁大忠苏醒之后已经得以缓解恢复,此时也是高兴,也是激动,也是感谢,就击掌敲床沿地叫起好来。
他还真参合在了这么这么好的一个恰如其分的关键时刻。以这种方式,这种姿态出现在刘关张三顾茅庐的现场,真叫神采飞扬的伏案阅书的绰号三国迷的这个鲁大忠极度兴奋,也都抑制不住的高度高兴。好了好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总算叫张飞的光腚的亲表兄赖赖叽叽的给赶上了。赶上了就好,赶上了就好!他赶上了,我失掉了。多么好的一个机会叫我给白白的失掉了!早知道我也脱光了衣服裹上个破棉絮到茅庐那儿去晃悠,说不定现在见到诸葛亮的这个鲁大忠就是我呢。唉,咳,做梦我都想见一见无限敬仰的神交已久的诸葛亮老先祖,机会来了,却叫这个小子光着屁股半当腰插上了这么一杠子,着实的可恼,可恨,又可羡慕。也是没的丁点办法啊。
还得继续往下看书的绰号三国迷的鲁大忠很那么无奈的也就只好面对现实了。好在书里面的那个和书外边的这个,两个鲁大忠也都约定俗成的同名同姓了,也就稍微可以给人以不依足的那么一点安慰了。
颇感失落的看书的三国迷鲁大忠做出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决定,要单方面托付书中的光腚的张飞的亲表兄鲁大忠,权且作为自己的一个一厢情愿的替身。这样,就可以把两个鲁大忠合成为一个人了。这么一来,两个人的智慧,不就天衣无缝地合二为一了嘛。啊哈,这个想法太妙了,这样就能够有一个更加智慧的鲁大忠给出神入化的军师诸葛亮搭把手了。
想想看啊,一个鲁大忠是刚刚留学回来的“海归”,人才了吧?又一个鲁大忠是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知了吧?在谋士群里也算出人头地了吧?全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啊,不白给的。这话应该怎么说呢,还没看到书中那个张飞的亲表兄鲁大忠的所作所为,正在看呢,处于“进行时”的现实状态,一时也还不可以判定那个光腚的鲁大忠是不是个能够那样作为可以标榜的出类拔萃的人才。可是回过头来,要说这位一厢情愿的打算要跟人家合二为一的看书的三国迷鲁大忠,出人头地嘛,也算还可以了。人才不人才嘛,最好还是含蓄点,似乎归属于白给都不要的那个门派吧?这还需要委婉一些的去问问他了,也别为了这件事过分的去计较,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