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太入迷 > 第十九章:署名之惑

第十九章:署名之惑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鲁大忠的这个判断是十分正确的,这个“一塌糊涂”还真的就是一个网虫的网名。

    而且这个网虫喜好写作,尤其擅长胡编乱造的写小说。这一点,鲁大忠倒是没能判断出来。可也无关紧要。好在这也可以算作一个不小的收获了。

    无论如何,关于反映三国年代的这部古典名著,在家喻户晓的罗贯中之外,又增加了这么一位尚且不知其为何人的署名为“一塌糊涂”的追星作者。

    还有缘初见端倪地观赏到了其人笔下也算略输文采的部分描述。

    获悉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淘出来一位随沙子一并流失的名不见经传的不大不小的风云人物鲁大忠。

    这个鲁大忠也曾轰轰烈烈的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生生死死地没深没浅扑腾过,只是很遗憾的,尽然未能载入什么什么人写下的丢三落四的还是一籍很重要的史册。

    很是叫人颇感无奈。

    也很是叫人总有怅然若失之感而又很是很那么的不可理喻。

    补充说一下啊,也算是一个提示,这个鲁大忠在书中的倏忽出现之所以能够引起自成一统的三国迷鲁大忠老大的关注与关心,秘而不宣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书中的那个鲁大忠,应该就是我这个鲁大忠。对,对,正是在下本人。也是鄙人我本人。

    啊哈,轮回转世了嘛。

    你不知道那就对了。我自己都不知道嘛。

    不过,我会猜。这是我自己猜出来的呀。哈哈,一下子就给猜出来了啊!

    怎么样,我的这个本事,还算可以了吧?

    你也可以这么想的呀,你看,上一世,亦或上上上几个一世的鄙人我,按照佛家的这个法理,都是可以轮回转世高高兴兴地又喜喜欢欢的转回来了呀。不是吗,人不都是阳界阴界的来回来去的溜溜达达转悠吗?阳界呆够了就到阴界去;阴界太腻烦了就再回到阳界这边来,只要不嫌折腾来折腾去的有点费事就行嘛。

    不过吧,还得核计好了,须得找个好人家投胎托生才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这可不是我胡编乱造的要宣传迷信,都是老辈人乃至老老老辈人流传的。

    跳进书海扑腾几下,碰巧摸到几本经典,翻开看看,里边少不得也是有的。写的明明白白,不用找个什么人给你特意做解释的。

    这么说来我就铁定的已经轮回转世了,没错,毋庸置疑。

    不然的话,可以印证一下,回头仔细查查家谱。

    哎呦不行,轮回转世方面家谱当中不一定能有记载,那玩意也没的人会写。

    这也无所谓,名言都已经说了,真金不怕火炼。

    你看看,真金了嘛,只拿这么一炷小小的香头烧烤我,就算取暖了吧。

    倒是应该崇尚去伪存真的刚直,秉笔直书也是令人钦佩的,如此说,能够确确凿凿落实下来一件史事,确也挺好的。

    这么一路想着,鲁大忠就把那个牛皮纸书皮规规矩矩的重新又给原样包上了,这才翻开书页,接续上回认真赏阅这本《古今三国叹忠义》。

    上一次看到的这一章,也才刚刚看了看标题,就很意外的被讨厌吧啦的大老板提溜耳朵给弄醒了。这一回可要好好看一看了。

    这个“诸葛亮火烧博望坡,鲁大忠飘洋渡军火”,到底内容如何,尚且不知。那就在这儿接续往下看吧,不必从头再来的那么老套路的看了。

    鲁大忠这是自毁长城自己破坏了自己的规矩,也是为了单看这位书中的张飞的两姨亲表兄鲁大忠,毅然而为之。

    实在也是太那么寝食不安念念不忘最最关心着的这位跟自己重名重姓的历史遗漏人物可能也是确有其人其事的张飞的两姨亲表兄鲁大忠了啊。

    也别说,这个鲁大忠也确实招人那么爱看,火急火燎的一出世就那么溜溜的流光溢彩的光了大腚,你说潇洒不潇洒。

    噢,就是这页,上回看到这儿了。火烧博望坡可是诸葛亮出山之后精心策划的第一个破敌计策,说的是曹兵这次挥师征伐,出任统领的都督,是曹营的一员名将夏侯惇,一路旌旗招展的前来犯境,气势汹汹的直奔新野杀来。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那时刘备的部队划拉划拉加在一起也没过万,兵力相差十分悬殊。

    许多人都心怀忐忑,想到的是难以应付。可是诸葛亮却那么不以为然,摇着羽扇镇定自若,看样子有那么一点要喝上二两的意思。不管是刘备还是关羽或者还是张飞,谁的屋里都不缺少酒,可是谁都没有拿出一点来打发这位诸葛亮的意思。

    想也不想,也就谁都不给诸葛亮献酒。也是诸葛亮不好直接问人家要,想了自己的房间以后也要备上一坛酒,这样也就可以随时壮怀激烈了。

    再进一层说嘛,谁有也是不如自己有啊!

    这一声慨叹,老早就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千古绝唱了。

    眼下情况紧急,先就不必那么唱了。其实诸葛亮早已成竹在胸,构思出了妙哉妙哉的破敌之计。

    他见刘备神色惶然,知其心中没底,就张罗升帐,提早做好作战部署,还要即刻调兵遣将分头迎敌。

    那时的关羽和张飞不知深浅,十二分的藐视这位刚刚出山尚未一展身手的诸葛军师。

    不过耳闻传言,也都给吹得忽丢忽丢的。

    也是,还都没见识过这位诸葛军师是不是像传说中的那样如何如何的高明。

    诸葛亮早就看出来了,只是心知肚明的装作不知。于是派将之前先问刘备要来了尚方宝剑和印鉴,专为严肃军威,但有哪个不服调遣者,也就可以先斩后奏了,以此整饬军纪军律。就连刘备都给支派出去了,兵将太少不够用,也是没办法。

    派到最后,大帐里面空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了,诸葛亮摇摇羽扇只好自己安排自己留下来看家。

    大帐前站着心怀叵测的关羽和张飞,手擎着令箭还没走,就打哈哈凑趣地问诸葛亮,“哎,我说军师啊,大家全都派走了就剩下你一个人不觉得孤单呀?不然就把那个飘洋渡军火的鲁大忠招回来,搓麻么你们人手不够,玩不成的了,下棋总还可以的嘛。”

    诸葛亮这才发现两个家伙探头探脑的隐在大帐外面还没走,就高高地举起尚方宝剑呵斥说,“主公的尚方宝剑在此,再有戏闹公堂者,定斩不饶!”

    关羽张飞二人吐出舌头,扮个鬼脸,一哄就跑了。这才各自前去调集自己的部队,遵令出战带领人马走了。

    曹营统兵的都督夏侯惇和他的副将于禁率领着部队急三火四地挺进,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博望坡。

    事态已经十分严峻了,不管守军如何布防,此一战,十万曹军志在必胜。

    夏侯惇决定抽调一半的兵力作为前军先行作战,截留一半的兵力作为后军保护好粮车辎重。这是最为紧要的。

    早就听说了诡计多端的诸葛亮,不得不防,小心为上,至少也别叫他占了我们的便宜,也要警惕他可能已经提早就想到了也惦记上了。

    那可是个不择手段很能算计的家伙,吃了喝了还得拿着,谢都不要谢谢,还要讥笑我等兵将太那么傻大!

    如此,咱就好好防着些吧,绝对不给他留有任何空子钻。

    副将于禁也是这个想法,于是部队兵分两路,尊令而行。

    那次征伐的时令正值当秋,风声萧萧,吹拂落叶飘零而下。

    曹营的先行前军的部队进展很快,已经纵深挺进,与严阵以待的守军前沿部队咫尺相峙。那个曹营的都督夏侯惇傲慢至极,十分的不屑,传令他的副将于禁和李典给他好好地压住阵脚,这么狭路相逢的头一阵见仗,他要亲自出马。

    夏侯惇也算是一员勇将,真不含糊,只是形象不够雅观,瞥视喇嘴耀武扬威的策马来到了阵前,口若悬河又口出狂言的点将骂阵,相当于打架的时候堵在对手的家门口叫号,也就是像小孩子打架外强中干的先吓唬吓唬再说。

    可是这位夏侯惇不吓唬,他是动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