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逆旅行 > 第一章 追踪

第一章 追踪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黄昏,炙热的太阳缓缓落下了山巅,晚霞似锦,色彩缤纷。

    但见山间的小路之上,两个男子各自骑了一匹健马急驰而来。

    “本以为天黑之前能够翻过这座虎头山,赶到潮河呢。”奔在头前的那人扭头道。此人中等身材,五官深邃、剑眉斜飞,冷峻的脸颊棱角分明,英气逼人。身着一领玄青色的飞鱼锦衣,赤色裙摆,头上戴了一顶绣着金丝的背翅乌纱帽,足蹬皂靴。腰间束着蹀躞带,左侧挂的赫然便是一柄绣春刀,乌黑铮亮的刀鞘上镶着银饰云纹,另一侧则斜插着一柄精致的三眼手铳。

    再看紧随其后的那人衣着服色也如头前那人一般,只是纱帽之上少了那一对背翅,锦衣绣服裙摆黛绿,俨然一副锦衣卫小旗官的装束。瘦削的身材,清秀的面庞,锐利的眼神,尖削的下巴。

    “是啊,不过天气如此炎热,马匹的脚程也慢了许多呢。”那小旗官应道。

    原来头前那人姓凌,单名一个“霄”字,年方二十有二,乃是子承父职,世袭罔替锦衣卫的官职,现任南镇抚司百户。而那小旗官叫做清一子,年龄相较凌霄小了三岁。

    数月之前,辽东泰宁卫的一名锦衣卫总旗官冒领战功,后被人告发。因此凌霄与清一子这才奉命前往查办,可等到了泰宁卫时,竟得知那总旗官已然畏罪自杀。于是凌霄二人只得揣了犯官的腰牌作为凭证,回京复命。

    天色将晚,眼见这莽莽的群山之中前后均无村落。

    “一子,天就要黑了,当寻一处庙宇古刹过夜才是。”凌霄说罢,突然猛地一勒马缰,那马登时扬起头来发出“唏律律”的一声长嘶。清一子未及反应,已向前奔去,随即连忙带住马缰,兜转回来。

    只见凌霄手搭凉棚,向着晚霞间的对山望去,清一子定睛看了看道:“大哥,对面山间似有一座古庙!”

    约莫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凌霄二人便催马赶到了对山,果见林中藏着一座破败的山神古庙。

    二人翻身下马,伴随着一阵“吱呀呀”的怪响,凌霄推开庙门,清一子率先牵着两匹马走进古庙,并在殿后的柱子上拴了。

    放眼望去,庙内阴暗潮湿,墙壁凹凸不平,但见正中的那座神像满是灰尘、蛛网密布,几近分辨不出它原本漆的何种颜色了。

    这时凌霄对清一子道:“趁着天色还没全黑,快去割些草来喂马。”说罢看了看那两扇破旧的庙门,随即便到庙外扛了一块百十来斤的大青石回来。

    正巧清一子也抱着两大捆半人多高的青草回到庙内,笑道:“山中最是不缺草料。”

    凌霄这才关了庙门,并用那块大青石倚住了庙门道:“山中野兽大多昼伏夜出,夜半时分它们闯将进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清一子喂完了马,夜幕已然降临,又从马背上解下了褡裢,卸了马鞍。二人靠坐在了神像的一侧,拿出火折子点了火烛,这才拿出干粮边吃边聊。

    只听清一子道:“大哥,如今人们皆在传言京师那几起凶案乃是通灵的九尾妖狐所为,你说这世间难道真的有妖魔鬼怪不成?”

    这清一子的官职并非世袭,他原本出自民间,自打加入锦衣卫后便一直在凌霄的手下听用,从力士、校尉做起,机灵谨慎、吃苦耐劳,这才一步步的升作到了如今的小旗官。通常来自民间招募的锦衣卫,若非朝中有人关照或是立有重大功绩,晋升向来十分困难,而凌霄用人最为看重人品与能力,因此也就格外关照这位一同结义的三弟。

    “听说这案子毫无头绪、十分棘手,不过传言中的妖魔鬼怪我可不信,现在你来回想一下,那些死者的身份有何相同之处?”凌霄问道。

    清一子挠着头迟疑道:“相同之处”

    凌霄道:“除了商贾便是平民百姓。倘若真的是那通灵的妖狐索命,任你有多少亲兵侍卫、家丁护院又有何用?可是那些达官显贵、皇亲国戚却依旧安然无恙,这显然便是有人意欲利用最低风险的方式,存心为京师制造恐慌。”顿了一顿又道:“咱们出来办这趟差前,我曾听一个北司的朋友说起过,所有死者的家中财物均没有被盗,哪怕一文铜钱都没有丢失,谋财是一定可以排除了;另外,所有死者之间从事的行业、人际关系也均无任何联系,仇杀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引起恐慌’便是最终的目的。”

    清一子听罢略加思索了一会儿道:“倘若鬼怪的流言与人心的恐慌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京师便要人心惶惶,若再被心怀不轨的权臣奸妄勾结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况且当今皇上”说着只见凌霄轻轻的摆了摆手,立时会意,便没有继续往下说。

    凌霄二人心知当今皇帝宠信方士、荒淫无为,可锦衣卫毕竟是是皇帝的亲军,此等谤君的言语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

    二人接着又闲聊了些别的,透过破旧的窗棂望见夜色戌时已过。凌霄道:“早些休息吧,明日趁着清晨凉爽多赶些路。”

    于是二人各自枕着马鞍和衣而卧,由于乘马赶了一整天路,此时倒也真觉得有些乏累,不一会便进入了梦乡。

    山间的夜晚,不时传来阵阵的蝉鸣之声,银色的月光倾泻在山路之上,偶尔一小阵清风吹过,只留下树上的叶子在沙沙作响。

    到了三更天上,随着几声“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响,两道长长的身影由远及近,可巧经过这座山神庙时,只听一个男子的声音道:“三师兄,那元清道长果然神通广大,居然能这么轻易的接近了皇帝”

    “噤声!”一个犹如夜枭般的声音打断道,“当心隔墙有耳!”

    凌霄虽在睡梦之中,可是耳音极灵,当有轻微的脚步声传来之时便已察觉到有人接近,随即迅速的抄起身边的绣春刀,紧接着一个箭步来到一扇破旧的窗格旁边,遮耳倾听。

    这时清一子也感觉到了身边的动静,抽刀在手,轻轻的到了凌霄身旁。二人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只听得脚步声渐渐远了,凌霄这才道:“我适才听到外面那两人说到,有个什么道人意图接近皇上”

    清一子颤声道:“莫非他们意图行刺皇上不成?”

    凌霄定了定神,沉吟了片刻道:“一子,你务必连夜赶回京师禀报千户大人,一刻也不要耽搁,我这便去跟上那两个贼人。你到了衙门,马上带人前来接应我,我会在沿途留下暗号。”

    清一子向来对大哥凌霄言听计从,立即应道:“是,大哥你自己千万小心,一子这便去了。”

    “把我的马也牵走,此间距京师不到三百里,一路换马骑乘,不要在沿路的驿站停留。”凌霄又叮嘱道。

    原来锦衣卫貌似权利极大、表面光鲜,似乎满朝文武都要上赶着前来巴结,但那仅是指镇抚使以上高官。可像凌霄这样的锦衣百户虽属正六品,品阶并不算太低,但年俸却也不高,额外的收入一般全凭着办差私存截留或者立功受赏。而清一子这样的从七品小旗官,俸禄更是低的可怜。清一子听罢心中一热,不禁感激的道:“我晓得了。”忙拿起马鞍褡裢,到殿后牵了马匹,出了庙门翻身上马,辨清了方向,催马而去。

    明朝的驿站专门负责传递各种各样的日常情报,当然也包括军情,因此大多处都安插着锦衣卫的眼线。况且驿站饲养的又都是良马,速度快、耐力强,若让他们得知,必定会当先抢了这份功劳。清一子骑在马上心道:“大哥为人一身坦荡,非是好利争功之人,此番安排定是想为我多得些赏银,贴补家用。”

    此时凌霄也已蹑足潜踪,施展开了峨眉派的轻身功夫“踏雪穿云”,紧跟着追了上去。

    林间的小路,树木茂密,杂草丛生。凌霄恐被对方察觉,因此不敢跟的太近,远远的望见其中一个穿着茶色长袍的五短汉子,瘦小枯干,但是步伐矫捷,看似轻身功夫颇为了得。另一个汉子一身酱紫色的短打,身形高大,魁伟壮实。

    三人两前一后的又走了一阵,凌霄发现脚下所走的竟是去往山顶的窄路,难不成这群逆贼的巢穴便在山顶?而走在前面的那两个汉子却是脚步加急,越走越快。凌霄不及细想,跟着跟着便到了一片茂密的林见,再穿过树林,前方赫然出现了一座道观。此观依山而建,另一侧则是陡峭的悬崖绝壁,原来已然到了山顶,再看那道观门上写着三个苍劲的大字“静虚观”。

    这时只见那两个汉子立于道观之前,轻声说着些什么。凌霄正自林间暗中观瞧,忽听得那个五短汉子一声狞笑,并向着林间凌霄藏身的位置,用夜枭般的声音高声道:“这位朋友一路而来,不进观中坐坐么?”

    凌霄听罢倒也从容不迫,随即自树后走出,来到那二人面前站定打量,只见这二人都是三十岁左右,那个身穿茶色长袍的五短汉子生得尖嘴猴腮,小眼睛、鹰钩鼻,肋插着一对峨眉双刺;再看那个短打汉子,头戴粗布头巾,双手握着一对铁尺。

    凌霄见了这二人的奇门兵刃,心中纳罕,一时想不起他们属于何门何派,于是也暗自加了几分小心,接着笑道:“本官想请二位走一趟镇抚司衙门,不知意下如何?”

    那五短汉子淡淡的道:“那要看这位大人能否请得动我们师兄弟了。”

    “三师兄莫与这奴才废话,快快将他料理了便罢!”那短打汉子说罢,突然左手一晃,“嗖”的一声,一支铁尺便已递到了凌霄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