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两天的行军之后,梁牧所在的第八营抵达了朔方镇最东边的军事驻所兴延所,兴延所方面早已经有人在等着这批友军的到来了,而且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迎接新加入的第八营,此时已经入冬,再经过两天的跋涉,这些饭菜绝对是对第八营的人来说最好的奖励了,而他们也在里见到了自己的新长官,团长陈修和团副柳宁。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则是空缺职务的安排和一些军事训练,一场仗也没有打,既没有北方胡人的入侵,也没有来自友军的求助。一直到11月中旬(农历),安禄山突然在范阳集结大军,号称皇帝有密诏,命他率军入京勤王,诛杀奸臣杨国忠,一时之间,不仅长安没有反应过来,整个大唐的军事力量都没有反应过来,不到七天,就让安禄山的骑兵从东北边关一路攻到了号称东京的洛阳(洛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算是唐朝的都城)附近,这时朝廷才反应过来,紧急派遣将领募兵前往洛阳镇守。
而朔方镇在此之前一下子就收到了数百封来自河北友军的求救信,郭子仪不敢怠慢,令兴延所先行出兵支援在河北坚守的友军,他随后集结朔方镇大部兵力攻入河北收复失地。
战争进程这么快,谁都没有想到的,就连梁牧也没有想到,诺大的河北就这样轻易的沦陷在了安禄山的铁蹄大军之下。
兴延所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陈修下令兴延所什长以上官职的全都来所部集合开会。
“郭子仪将军命我军为先锋,先行进入河北战场支援友军,现在河北大部分已经沦陷了,只剩下了这几处城池在坚守,都给我们发了求救信”陈修指着地图说“主要在抵抗叛军的城池是平原、常山这两座城池,我的意见是增援常山,因为常山离我们近,等我们把常山的战事解决之后,估计郭子仪将军率领的大军就会赶到了,然后再由郭子仪将军率领我们跟叛军在河北的主力于平原决战,你们有意见吗?”
“没有”众人异口同声的说,因为大家也是这样想的,先解决常山的叛军,在河北取得一个落脚点之后才有跟进攻平原的河北叛军主力作战的资本。
这场会议很快就决定了他们的战术战略,兴延所的作战主力五个步兵营在前负责作战,辎重营在后负责把辎重带上,骑兵营在最后压阵顺便保护一下辎重营。
三天后,他们到达了常山十里外的一座小山安营扎寨,先前围攻常山的叛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梁牧鲜有地在所部的军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主动出击,敌军虽然是以骑兵为主,但是只要我们保持阵型,能在城外跟他们持续缠斗的话,城内的守军肯定会出来前后夹击他们的,他们肯定会败退,我们是步兵虽然追不上他们骑兵,但是可以直扑他们的营地,把他们的辎重抢了。”
梁牧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同意,第二天兴延所全军出击,直扑围攻常山的叛军主力。只是梁牧没想到的是,这支叛军是由史思明率领的,叛军旗号上面全都写着一个史字,当然了并不是说史思明有多厉害,而是这个人是安史之乱的二号人物,也就是说围攻常山的是叛军主力,而不是他们料想的偏师。史思明也没想到,一支不到五千人的军队敢主动硬碰自己,如果自己不把这支军队给吃掉的话,自己以后都没脸在战场上混了,他当即点兵布阵,要全歼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部队。陈修明显感到失算了,这支部队应该是敌军主力而不是他们情报里显示的偏师,当即下令枪盾兵围成园形抵御骑兵的冲击,弓箭手则在里面向外抛射,还好枪盾兵算是比较克制骑兵的,史思明发动了几次冲击都没有把援军的阵型冲散。陈修见叛军人多势众,下令保持阵型往城门方向移动,但是史思明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放他们进城,下令用冲车把他们的阵型冲开。
李源见状向四队的人大喊“等一下跟贼人的接触战不要怕,不要怂,在战场上只有死拼到底才有胜算。”
但是他的喊话在战场上的声音微乎其微。
陈修没等冲车过来就把阵型散开了,他还有大刀队这个倚靠,他大喊着冲啊,所有枪盾兵都举着盾和枪往前冲,就像当时新兵所的演武场的情形一样,不过身穿铁甲的骑兵跟稻草人可不一样,大多数冲锋的枪盾兵都是依靠手中的盾牌硬生生的把骑兵给掀翻过来的,然后就是一个大刀兵配一个枪盾兵的组合,在人群中大开大合的乱砍,敌人的骑兵暂时还威胁不到弓兵,梁牧看了看在前面杀红了眼的赵仪征又看了看常山守军,绝望的内心还闪烁着一丝希望,他此时绝望的不是死亡,而是为自己之前的轻敌感到绝望,李源已经因为梁牧轻敌提出的建议战死了,如果战局再这样进行下去的话,他们大概率会被全歼。
陈修准备已久的骑兵已经从站场外向史思明后方冲击了,不过史思明在后方早已有所准备,并不能扭转当前的局势。
站在城门上的象山太守颜杲卿眼看兴延所已经死伤过半了,咬了咬牙说出了一句话“随我出城杀敌。”随后带领守军冲杀到城外。
史思明很是火大,自己居然跟这支五千多人的偏师纠缠了这么久,现在居然还搞得腹背受敌,可能是因为之前打河北打得太容易了,让他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轻敌的心理。
“撤。”史思明说出了这个字,也意味着叛军的不败神话被终结了,他有点悔恨,为什么要同时打常山和平原两座城池,把兵力分散在了两个战场。现在的他只能期待安禄山能在中原主战场上取胜了,常山的这场战斗已经意味着叛军在河北的主动权不复存在了。因为郭子仪已经率朔方军主力进入河北地界了,自己只能召集河北各部的叛军依城而守了。
随着史思明的撤军,官军方面算是胜利了,但是只能算惨胜,人员伤亡过半,而且之前计划的直扑叛军营地也没有余力执行了。梁牧有些愧疚,是自己提出要主动进攻的,虽然是情报方面出了错,但自己的确是太过于轻敌了。几千人的大军就因为自己的一个建议,近一半战友的性命就丢弃在了这片冬天的荒地之上,即使是活下来的人也有不少缺胳膊少腿的,落得了一个终身残疾。
梁牧不敢看旁边还活着的战友,只是默默地打扫着战场,拖着一个又一个战友的身体去登记掩埋。而此时,中原主战场可以说是真正地入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