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睡醒时天色已经大亮,朱旭一看手机都七点了,丁香也睁开眼睛,看起来这一觉睡得还挺不错,只是枕着朱旭的肩膀也不让他起床。朱旭告诉她昨夜看见佛珠会发绿光,丁香又拿着佛珠仔细端详半天说:“这肯定不是凡物,你好好戴着吧,等爷爷回来了让他断断就知道到底是何方圣物了。”
朱旭把佛珠戴到脖子上,想了想又摘下来,下床把它放到写字台的抽屉里,然后对丁香说:“媳妇儿啊,今天你别叫咱妈阿姨了,直接叫妈吧,叫阿姨多别扭呀……”
丁香愣了一下说:“好啊,这下我也有妈妈了!”
爸爸都赶集回来了,买的大公鸡和鱼,朱旭丁香洗漱完毕,妈妈也做好了早饭,丁香过去甜甜的叫了一声:“妈,辛苦您做饭了。”
妈妈听见丁香叫妈,脸上都笑的合不拢嘴了,连声说:“不辛苦,不辛苦,来来,尝尝妈做的狗腿馍。”
爸爸还在杀鱼宰鸡,让仨人先吃饭,于是他们就坐在饭桌边上吃起饭来。妈妈早饭做的这个狗腿馍,丁香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其实学名叫春卷,或者叫菜蟒,就是用面擀成薄皮,里边放入韭菜鸡蛋或者苋菜、荆芥之类的时令绿叶菜,卷起来蒸熟,吃的时候配上一盘凉拌青辣椒丝、香油蒜泥,那是相当的鲜美开胃。
刚吃完早饭,丁香的手机响了,接通之后原来是爷爷,只听爷爷说他人在陕西,暂时回不来,让她和朱旭先把结婚证办了,以后再办婚礼。丁香羞羞的答应了,让爷爷保重好自己的身体,爷爷有让朱旭接电话,朱旭赶紧拿过手机,爷爷在电话那边叮嘱朱旭要照顾好丁香,说自己过段时间才能回来……
接完电话朱旭就问妈妈怎么办结婚证的事情,妈妈听朱旭这么问,忙把他拉到一边小声的说:“给丁香押多少彩礼你俩商量好了吗?”
朱旭嘿嘿的一笑,大声的问丁香:“丁香,咱妈问我要给你押多少彩礼?嘿嘿……”
丁香羞羞的一笑说:“妈,我不要彩礼,旭哥对我好就行了。”
妈妈这才放心的出了一口长气,满脸笑容的说那也不能亏了你,明天你俩去县城买个戒指和项链吧,现在都时兴三金什么的。这时左邻右舍的张大妈王大婶过来串门看丁香了,一个个都啧啧称叹丁香长得真齐整,还那么白,不愧是大城市里的人,还小声的问朱旭妈妈,这么齐整的闺女,最少得押好几万的彩礼吧?朱旭妈妈鄙视的看人家一眼,自豪的说:人家是大城市里的人,不兴要彩礼!这话自然又引得几个大妈大婶一片唏嘘。
这时朱旭爸爸突然一拍大腿,对朱旭说:“你先带着丁香回老家认手镯去吧,没准丁香又那个福气吧手镯认回来呢!”
认什么手镯?朱旭纳闷的问爸爸,丁香更纳闷了。爸爸解释说:“你回老家少,不知道咱们祖传的这个规矩,新媳妇进门,得先去族长那里戴戴手镯,有福气的人就能得到那个手镯,一直往下传几百年了。”
流传几百年的手镯,那可是件宝贝呀,朱旭暗自揣摩着,丁香也大感兴趣,于是朱旭骑自行车带着丁香,回朱奶奶庙村去了,爸爸想了一下,也忙骑上另一辆自行车,慢悠悠的在后边跟着。
俩人一路有说有笑,不多时就到了朱奶奶庙村附近,远远地看见村的南北各有一个高高的土岗,延绵起伏,这就是一溜十八岗了。朱旭指着村南边的高土岗说:“这个叫兀术岗,又叫护主岗,呶,那个叫胡家岗,也叫护驾岗,这俩岗名字是不是有点怪怪的啊?”
“是啊是啊,怎么叫这名字呢?”丁香也好奇的问,不过朱旭也说不清楚这名字具体怎么来的。
说话间到了一处土岗下边,朱旭带着丁香爬了上去,土岗上边长有不少灌木,倒也不怎么热,只是看着一片荒凉。丁香用手搭在眼睛上,想远处看了一会儿,好奇的对朱旭说:“旭哥,这地方可不一般呀,你看这是一个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
听得朱旭一愣,心知丁香家学渊源,在风水玄学方面自己是脱了鞋脱了袜子也追不上的,于是虚心的问丁香:“你怎么看出来的?”
丁香得意的一笑说:“这不明摆着的么,南北两条龙,中间一个村,村里肯定有湖吧?嗯,估计以前建村的的时候有高人指点。”
朱旭想了想,村里确实有个水潭,水挺深的,不过有条水沟将这水潭连通涡河,水大的淹不了,旱的时候也不缺水,这么说来还真是个风水宝地啊!
俩人待了一会儿就走下土岗,正好看见朱旭爸爸支着自行车在路边等他俩,朱旭纳闷的问:“爸,你咋没进村里,在这等我俩呢?”
“嘿,我这不是怕你俩进村走迷路吗,你从小就没回来过几趟,根本不知道咱们村的情况。丁香,我告诉你哈,咱这村是个迷魂阵,生人进来根本辨不清方向,小偷进来也只有死路一条,想跑都跑不掉……”爸爸说着话一脸的得意,让他俩骑车跟在自己后边,就进了村子,
这村子面积很大,到处是古老的青砖房子,里边有无数条小胡同和斜斜的街道,生人一进来果然会失去方向感的。再往里走,也有不少红砖的二层小楼,估计是这两年先富起来的人家,不过房子的格局还是很少有面南背北朝向的。
“旭哥,这村里是个八卦阵吧?先人怎么会在这建个八卦阵呢?”丁香疑惑的的问起来。不过朱旭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俩人只好跟着爸爸慢悠悠的骑车往里边走。又走了一会儿,来到一个大水潭边上,这水潭波光粼粼,看着水挺清,可是依然深不见底。有座小庙就在岸边,庙后边长着两棵古老的大杨树,看样子几个人手拉着手都难抱成一圈。庙门匾上写着 仵奶奶庙 四个大字。朱旭看见这四个字,心里顿时迷糊起来,小时候真没注意过,这怎么不是朱奶奶庙呢?
“就是这了,三爷,三爷在吗?”朱旭爸爸冲着庙门叫了两声。
庙里慢步走出一个老头来,正是朱旭记忆中的老族长。老族长看了看他们仨,笑着说“东子,这是你家的新媳妇吧,嗯,这孩子叫小旭吧,今年二十几了?”
“快叫太爷爷!”爸爸捅了捅朱旭的背,小声的提醒他。
“太爷爷,恁身体还好吧?”朱旭忙上前一步,拉着老族长的手问好。
“好,好。俺耳不聋眼不花,天天还都能喝半斤酒,你这孩子多少年没回来过了,现下在哪上班呢?过来先给老族奶奶磕头!”朱旭爸爸带着朱旭丁香,依次跪倒给庙里的神像磕了三个头,磕完头又站起来掏出香烟,递给老族长一根,说明了自己三人的来意,老族长痛快的答应,让自家老伴去找手镯。
朱旭又看了看门匾,好奇的问老族长:“太爷爷,咱这不是朱奶奶庙吗,这咋是仵奶奶呢?”
“这个事说起来就话长了,解放前咱们村里人都姓仵,解放以后才改的姓朱,就是这门匾没有改,不过嘞改不改的大家也都知道这是朱家的老奶奶!”
“啊,这是为啥呀?”朱旭更纳闷了。
“嘿,看看,我要不说恁都不知道咋回事吧?别急啊,等我拿出来家谱再给恁好好讲讲。”老族长转身进了庙里的一个小侧门,再出来是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八开大小的书本,正是 朱氏家谱。
老族长打开家谱扉页,有个头像,头戴金冠,身着龙袍,指着这个头像,老族长自豪的的介绍道:“这就是咱的老祖宗朱允炆,也就是大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建文皇帝!当年燕王起兵作乱,建文皇帝在南京兵败,皇后带着太子和几个贴身护卫隐名埋姓逃到这地方,落脚下来就成了咱们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