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将老王安顿好,和刘卫一起也都见了面,吩咐厨子和佣人做了丰盛的食物款待他们,自己却没有吃,也没招呼这两位新的成员,只是让他们尽情的吃着喝着。而苏建自己,来到了自己的屋里,把皇上赐给他的金令牌拿了出来,仔细地端详着,想在其中看出一些奥秘一样,呆呆地发神。半柱香时间过去了,苏建咽了口口水,仿佛在白日做梦中苏醒,缓过神来,用双手再一次将令牌放进了那个小抽屉,把锁锁上之后。苏建站起身,整理整理衣裳,大跨步地出了屋门,往外门走去。
在苏建的内心,他自己是知道的,两天的时间招募了两个壮士,其实还是很有成就的,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总是心底逼着自己,强迫自己,抓紧完成任务,可是,自己还没有清晰的思路,因此,只能听从李敢的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拜访一下,许久没有见面的李老将军了。
苏建来到了李广的住处,那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宅院,门口挂着两盏灯笼,门梁上的大牌匾上面清晰的写着两个大字“李府”,牌匾格外干净,上面没有一丝灰尘。待到门童通报过后,苏建被请进了宅院,那是一条笔直的石板路,通往内堂的必经之路,干净整洁,没有灰尘,两边种了些许的果树,不是很茂密,但是被工匠修剪得很是规矩。到了内堂,这里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华丽的桌子椅子,只有简单的屏风和若干凳子,和小型茶桌,但是非常干净和整洁,看不见一丝灰迹。苏建站在厅堂的中央,等待着与李老将军见面。
“小苏,你来了啊!”一个浑厚而又响亮的声音传了出来。苏建定睛一看,正是李老将军。
“拜见李老将军。”苏建边拜见边双手做出恭敬的拜见手势。
“快坐,不必拘礼,当做自己的家,来人,拿点茶水来。”李将军说着,边招呼苏建坐下。
“小苏,你这肯定是有事啊,说吧,出了什么事,老夫能效力的,一定尽全力。”李老将军很诚恳地说,而且还憨厚的一笑。
苏建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还有皇帝的计划等全部告诉了李老将军,声情并茂,说了好久好久,似乎压着自己心里的苦和闷都吐露出来了,自己整个人好像很轻松了一样,跟李老将军多年不见也不感觉拘束,就像是孩子把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宣泄许久的压力。而李老将军听得也是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对于皇帝的想法,李广也表示出自己浓厚的兴趣。
“知道为什么,我这么一个习武之人,我前院的布置却没有一样关于习武的兵器吗?”两个人聊了这么久,李广开始转移话题了。
“为什么呢?”苏建很好奇地问了一嘴。
“习武之人,本身就是强者,天生就是有责任来保护普通人的,而习武不是给弱者以威慑,而是来帮助他们,我的前院种的都是果树,普通人进来也没有那么压抑和不安,也会感觉很亲近。”李广解释道。“再者,习武之人切记,武,不是强行霸道,多数都是伸张正义,维护国家利益,保护百姓安全的根本。像是匈奴人,我们必须以武力来威慑他们,甚至说,有机会的话把他们消灭殆尽,因为他们无恶不作,屡屡侵犯我大汉疆土,这是我们有血,有骨气的汉人无法忍受的。”一段激昂地教唆之后,李广开始了对苏建的建议:“反观,皇帝的想法,还有让你执行的任务,我觉得非常可行,因为这么多年与匈奴作战,大大小小的战役,我不下百余,为什么到今天,匈奴人依然还在漠北骚扰着我们大汉?不是我们大汉的将士无能,也不是我们大汉的将士不够勇敢,而是,每次作战都没伤其根本,看似大小战役获胜,但是,他们的根本不在于死了多少人,而是他们繁衍生息,蓬勃发展的根据地。而你的任务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出他们的根本,给我们大汉将士提供重要的线索,追其根本,将其一网打尽。”李广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谈论起与匈奴作战,异常的来劲。
“落到纸面上,你的特战队人员不用过多,但一定都是精髓,而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你需要一个优秀的弓箭手。”李广说完得意地看着苏建,虽然一脸岁月的痕迹,但是依然可以看出那股英雄的气概和自信的底蕴。
苏建听完很是惊讶,觉得李老将军不会是自己要选择加入特战队吧?正在疑惑不解的同时,李老将军招呼苏建,带他去后院看看。两个人一起来到了后院,这里跟前院完全是两个世界,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兵器库,刀枪棍棒,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有,眼睛都已经看不过来了,这种场面苏建还是头一次见到,内心很是兴奋,但是令他更兴奋的却不是这些兵器,而是远处的一个少年。
“这个人是谁?”苏建瞪大了眼睛,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下意识地问了一嘴。
只见那翩翩少年,身着白色丝绸缎子锦袍,手拿一张银弓,上面刻着精致的花纹和图案,身材匀称,步伐轻盈,动作敏捷,身手不凡。再看他的箭术,简直是出神入化,百步之外,每箭射出必中靶心。佣人将其靶心移动开来,不管是有规律的移动,还是无规律的移动,或者快速移动还是慢速移动,无一例外,纷纷正中靶心。苏建被这种箭术惊呆了不止一次两次,整个场面让他兴奋不已,简直从此爱上了这位少年。
“哈哈!这是我的小儿,李想。”李广骄傲地说。“这几个儿子中,就他最像我,继承了我百步穿杨的绝技。”李广毫不掩饰自己的才华和少年的才华。“今年,他刚满十八,刚成年,箭术与我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老夫甚是喜爱。”李广说着说着就已经安耐不住自己的喜爱之情,呼唤他的小儿子李想过来,见见苏建。
李想从远处缓缓走过来,只见这少年,面容俊朗清秀,白里透红的面颊中略显稚嫩,双眉浓黑粗厚,双眼炯炯有神,鼻子高挺,嘴唇红润,若不是李广说是他的小儿子,苏建以为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公主驾到了。李想见过苏建,行礼问好之后,站在父亲的旁边。苏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爱之情,就直接的夸赞起了李想。
“李想,你的箭术超群,世间罕见,若不多加利用,岂不是军队的损失,乃至大汉的损失。”苏建感慨道。
“小苏,老夫明白你的意思,可是,小儿方才十八,初来乍到,没有经历世事,何谈军旅与国家?”李广抢先回答。
苏建已经无法控制对李想的喜爱之情,连忙跪在李广的面前,李广及时扶住了苏建,两人手挽着手,深情地看着对方,苏建眼眶湿润地说:“李老将军,如今匈奴人欺我大汉太甚,屡屡犯我大汉边疆,而我们做臣子的必将全力为国效力,况且皇帝赐予我这重要的使命,而我自知能力平庸,一定要找得力帮手协助与我,方能成就一番功成。而我的孩子苏武,与李想年纪相仿,却失踪半年有余,我对李想的感觉与苏武毫无差别,我一定善待李想,帮助他成人,成才,也协助我完成皇帝吩咐我的任务,待到我寻到我孩子苏武的下落,并将其救出,带回长安,我就告老还乡,把李想重新交还与老将军,而且还让李想与苏武结为异姓兄弟,永远相亲相爱。”苏建说完这番话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眼泪开始往外涌出。
“小苏,快,快,坐下,老夫知道你的难处了。”说着把苏建扶到了边上的凳子上坐着,并严肃地冲着李想道:“想儿,你可否做好准备去当一名战士,纵横与疆场之间?是否想清楚,习武之人的宗旨,为国家为人民效力?”
“我愿为大汉,为人民,为正义而战!”李想毫不犹豫地回答,眼神是那么坚定,声音是那么坚定,深情是那么坚定,似乎闭官十八年就为了等待这一天出山的到来,来幅度众生,拯救世界。
“好,今日,你便和苏建离开,做一个真真正正的战士,如果你害怕,那就不是我的儿子,如果你懦弱,你也不是我的儿子,如果你没有成就,那你也别回来见我了。”说罢,李广转身就离开了,迈开大步子,一刻也没停歇,也没回头,就这样萧然离开了。
留在原地的两人,苏建和李想对视一笑,便收拾收拾,离开了李府,前往苏建的府衙了。
苏建得到了李想,如获珍宝一般,甚是喜爱,为了给李想接风,再一次吩咐佣人和厨子,做了一大桌子的饭菜,还有好酒,款待大家。这样一来,苏建的队伍就有三个成员了,算上他自己,也有四个人了,已经是小有规模了。今晚的苏建是格外的高兴,一开始就喝得起劲,和李想、老王、还有刘卫三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好久没这么痛快了,压抑自己内心的苦和闷,一时间烟消云散了。
全新的一天开始了,精神百倍的苏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和三个队员进行了训练,训练的根本不在于自己有多么精湛的武艺或者技术,而是坚持,许久没有动弹的苏建,格外兴奋,自己练的比谁都多,出了一身的汗水,不管累与不累,内心是快乐的。训练的内容无非就是基本的步法、拳法、腿功、刀工、箭术等等。在苏建的内心,自己也盘算着,作为游击战的大师,他深刻地知道,一个优秀的弓箭手对团队的意义,幸好,这个重要的岗位现在有人了,那就是李想。冲锋的先锋队员也有了,那就是老王。这样自己可以在自己熟悉的位置,中间位置来指挥整个游击战。而苏建没有给刘卫具体的定位,因为,现在还缺少侧翼队员,侧翼队员就是从排兵布阵的侧面对敌人展开攻击,有的时候侧翼攻击的杀伤力是巨大的。苏建会根据之后挑选的人才,来具体安排刘卫的位置,无非就是侧翼或者是拖后位置。
由于,刘卫和李想之前都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没有杀场的经验,因此,训练完成之后,两个人又非常谦逊地向苏建请教了在战场上该如何去做,或者说,怎么样才能避免受伤或者是危险之类的。这种沟通,是苏建想要看到的,因为,一个团队就应该这样,心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而老王作为之深的老战士,他也没有自傲,也是在一边静静地听着苏建来讲述,游击战该注意哪些问题。
苏建今天也是有兴致,一口气说了很多,包括,游击战是怎么个形式的,主要运用于何种情况,在何种情况或者地形中才能发挥更高效的作用,而且还叙述了游击战中每个位置上队员的分工,每个人的配合如何,怎样提高效率等等。而重点,他强调了弓箭手的作用,一再给李想讲述,弓箭手的站位和布阵的关键所在,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李想,你这个时候一定要占领最高点。”这句话也让李想记忆犹新,在李想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战斗的画面,听得是入神入迷,而且频频点头示意,和苏建互动,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弓箭手的一切职责和技能。刘卫和老王也听得格外的起劲,两个人都有好胜之心,生怕自己拖了后腿,赶紧补补专业技术。
大家对于苏建的讲解都是欣然接受的,都是很敬佩的,前提是苏建讲的也是头头是道,很是专业,这样的授课,能不得高分吗?逐渐地,苏建在这三个人中间建立了威信,有了些领导的影子。他们三个也亲切地称苏建为苏队长。而在讲解的最后,苏建还是说了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当然了,在战场上,情况都是瞬息万变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没毛病,这就是演讲最好的扣题。
苏建在给他们三个演讲完成之后,就回屋里休息了,毕竟自己已经不是剧烈运动之后,第二天起来还能生龙活虎的年纪了,所以,他很注意休息,保持自己的体力和耐力。苏建很是欣慰,自己终于可以放下包袱,大干一场了,自己终于有信心来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了。在他满心欢喜的同时,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想起了李敢跟他说的,为什么不去郊外,或者远方走走,来散散心,想想自己将面临的巨大挑战呢?终将,他还是听取了李敢兄弟的建言,决定出去散散心,缓解一下这段时间的压力,也让自己的脑子得到放松,让自己想想以后的艰巨任务都该怎么去完成,也算给自己放个小假。路程不宜过长,时间不能太久,毕竟离开之后,没有首领,团队是不能正常运转的,因此,苏建决定去长安郊外的丘陵去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