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还是六天工作制,也就是一周工作六天,只有周日是休息日。周日一大早,耿文魁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运动服,外面罩上外套,骑着自行车来到城东良水一中篮球场打篮球。
从前的耿文魁对篮球并不感兴趣,空长一个大个子,却没有半点篮球细胞。而穿越前,耿文却对篮球比较喜欢,擅长位置是中锋。他的特长是篮板球、篮下突破和中投,短处是长距离运球技术不行。
耿文魁选择到一中打篮球,一是因为一中篮球场标准高、建的好,打球的人也多。二是城东初中同学少,碰上的机会也少,不会再令同学们为他会打球而感到惊讶。
耿文魁骑到一中时,篮球场上已经到处是“砰、砰”的篮球声响,一中校园周日是开放的,附近居民和一中学生常来此跑步、练拳和打篮球。
脱掉外套,进入球场,耿文魁觉得熟悉的青春激情似乎又突然回来了。穿越后,他的心态仍然是暮气沉沉的中年人,直到站到篮球场上这一刹那,终于感觉到心态和这个身体一样年轻了。
耿文魁加入了一帮打半场的学生,他们七个人分成两组,正好缺一人。虽然说穿越后就没有再打过球,但是扎实的功底还是让他很快找回了感觉,再加上这个年轻的身体弹跳能力极强、反应快捷、身手灵活,不一会儿耿文魁便成了本组主要得分手,篮下如入无人之境。
勾手,打板、中投,三步上篮,耿文魁在球场纵横驰骋,挥洒激情,全力以赴的他很快进了十个球,打了对方一个十比零。
对方不服气,专门派出一个队员盯住他,结果被耿文魁用背身突破和撤步中投搞得毫无办法,根本防不住。很快一场球下来,比分定格在十比二上。
“不打了!”对方队员都累得坐到了地上,篮板球抢不到,防也防不住,一时间大伙泄了气,再也没有打下去的兴趣了。
“你是校队的吧?”一个小个子学生问道。
“他不是校队的,校队的我认识,没见过他。”另一个高个道。
“我不是校队的,我是三十中的。”耿文魁拍着篮球道。
“三十中的!?”三十中是良水市有名的烂学校,竟然还能冒出打球这么正点的人来?
对方有些傻眼,正要再问时,耿文魁却丢下球朝教学楼走去。
教学楼边,一群打扮时尚的男女学生正在集合准备出游,其中七八个学生正是耿文魁小学同班同学。
“王美文、宋伊繁、季红、赵莹莹、韩媛……吆,隋大陆、雷跃东,你们都在!?”耿文魁的突然出现也让大伙感到吃惊。
“耿文魁!?”
王美文是耿文魁发小,从幼儿园起就是同学,小学还给他当了六年班长,突然见面也很惊奇:“你不是在三十中吗?”
“我是在三十中,这不星期天没事来打球嘛。”耿文魁回身指了指球场道。
“你会打篮球?”隋大陆诧异的问道。
这也不怪他问出这样不礼貌的问题,小学同学们从未见过耿文魁打篮球,记忆中唯一能把篮球和耿文魁拉上关系的,就是体育课上耿文魁歪歪扭扭运球的样子。
“打不好,瞎打。”耿文魁只能讪讪地搪塞道,又瞧了瞧这帮俊男靓女的打扮,笑着问道:“你们这是要干嘛去?”
“去人民公园玩呀,你一块去吧?”说话的是一个容颜绝美、身材娇小的女孩:宋伊繁。
见到她,耿文魁心中不禁一痛。
宋伊繁是耿文魁暗恋过的女孩子,小学毕业前夕耿文魁曾壮着胆子向她表白过好感,结果毫无意外遭到了断然拒绝。宋伊繁几个闺蜜还对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举动进行了无情的嘲讽,这也成为耿文魁心中一个不敢触碰的伤疤。
“呃……”见到宋伊繁,耿文魁顿时有些语无伦次,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伙计,一块去吧?”隋大陆和雷跃东也过来劝道。
“不……不了……我就来打球,你们去玩吧。”跟这群衣着鲜艳的俊男靓女们一比,耿文魁就像一只丑小鸭,无论如何也跟这群白天鹅牵扯不到一块去。
“你家电话是多少?找时间一块打篮球。”说话的是雷跃东,小学时和耿文魁一起在围棋小组,在围棋上颇有天赋,曾经连胜耿文魁三局。
“我家没有电话……”
这个年代家里有固定电话的可谓是凤毛麟角,除了部门、各大企业领导外,只有经商的个体户才舍得拿出一千多元安装费给自己家里或店里装个电话。
电话每月固定费用是二十多元,就是一个电话不打每个月也得交上这二十多元。所以对普通百姓家庭来说,就算拿得出一千多的安装费,也舍不得每月掏二十多元钱的电话费。
耿文魁父亲级别不够,家里也没什么积蓄。别的不说,连电视都是十二寸泰山牌黑白电视机,冰箱空调更是没有,自然不会掏钱装什么电话。
“于伟志不是和你住在一起吗?”隋大陆突然道:“我们打电话给他,让他告诉你。”
“行呀。”于伟志和耿文魁都住在西府街区委宿舍,他的母亲经商,所以给家里装了部电话。虽然和耿文魁不熟,但托他转告一声应该问题不大。
又等了一会儿,出游的同学基本到齐了,王美文等人跟耿文魁道别后,一群人骑上自行车说说笑笑出了校门。
耿文魁原地愣愣的站了好一会儿,身上感觉到冷了才回到球场。重新开始后,为了忘却刚才的不快,耿文魁打的更为投入。同组学生知道他进攻厉害,尽可能的把球传给他。
接球后他一个虚晃闪开防守球员,接着三步上篮,对方两名球员过来夹击,耿文魁半空中一个勾手,球进了。
又打了大半个小时,在球场上肆意宣泄体力和激情之后,耿文魁觉得有些疲累,谢绝了学生们再打一会儿的邀请,穿上外套,骑上自行车回了家。
一路之上,耿文魁脑海里不断闪现着昔日那些同学的身影。小学毕业时,良水一中曾经从他所在的北大槐树第一小学特招了一个英语班,所以在一中认识的同学众多。
当时一中特招考试报名费为二十元,耿文魁所在班级大部分同学都报了名,而他却属于放弃机会的少数几个人。并不是他不想报名,而是父母不愿出那二十元报名费,直言即便报了名他也考不上。
二十元钱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把他和考试分隔开,眼睁睁看着宋伊繁们考上了一中。而他自己,只能背着书包乖乖进入了所谓的烂学校三十中。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或许是老天爷实在看不惯耿文魁这种可怜可悲的命运,这才让耿文穿越附身帮他一把。
又也许,穿越本身就是一个bug。耿文就像一个黑客,黑进了耿文魁的系统,占据了这个可怜人的躯体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