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内心里萌发出想写点什么念头的时候应该是在大二,也就是2007年,那个时候还很年轻,还有很多梦,也和大多数青年人一样,始终没有停止对爱情的幻想。也许,那个时候如果真的要写,肯定也是关于青涩的爱情之类的文章,当然,不能否认,大学爱情也是一个可以写一写的题材。只是,生活并没有给我充足的时候去思索这个话题,我便被抛到了找工作的大军中。这个时候,没人心思去关注感情,似乎,温饱问题才是第一要务。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来说,“饱暖思淫欲”,欲望的前提应该是饱暖。我便不落俗套地遍地寻找机会,投简历,准备考试。

    在社会上兜兜转转,走走停停,我算是有了一碗饭,整个家庭也不在担心我,母亲也兴奋地说出来她内心里最担心的话“我一直担心你被饿死嘞”。

    等母亲发现我没有饿死,相反,我活的还不错。母亲也略微心安。

    安定下来,有了些闲暇时间和机会,才想起来去整理一些记忆。亲身经历的或者是看到的听到的都藏在大脑的深处,等地我去把他们找出来。

    从2017年11月3日开始写下了卷首语到今天完成了第二稿,已经历时两年又五天。没有成块儿的时间坐下来,毕竟,自己不是专业的作者,也不能专门当“坐家”。只能抽出来一点空闲时间写上几笔,有的时候有了感觉,想写可是有了临时的工作,不得不放下笔,去处理一些事情。等再回过来的时候,本来就不富足的灵感也荡然无存。

    久而久之,我感觉我练就了一身“接骨”的本领,骨头断了,用钢钉或者用石膏固定,然后再贴上一贴膏药。写作时经常面临断骨的情况,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想办法接上去,有的时候难免出现一些偏差,所幸的是,腿断了还没有接到胳膊上。能力有限,只能借此聊以。

    无论怎么样,洋洋洒洒写了三十余万,正如我卷首说的那样,这不是一次写作,而是一次痛快的倾诉。一些痛苦回忆在笔下写着写着,似乎敞开了心扉,得到了安抚,心里似乎敞亮许多。

    也许,这就是我写作的意义。

    2019年11月8日夜

    乐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