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果,那就好!”
“那你就办一张,什么学生红卡好了。”
“花上百把块钱,练它一个暑假。”,钟小虎的母亲说道。
在华夏,很多父母都是这样。
只要对孩子的学习、健康有好处,这钱花得就值,哪怕贵点也无所谓。
只怕花了钱,还一点效果起不到,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用钟小虎母亲的话来说,就是:
‘我把这么多钱,全部换成硬币,到湖边打水漂,至少还能听个响,瞧个浪。’
‘要是花在你身上,一点作用都没有,我还不如拿着这钱,去湖边打水漂。’
虽说这话听上去,让人不太舒服。
可话糙理不糙,确实又是这么个道理。
“嗯,如果挑战卡办不成的话,我就办一张学生红卡,先练着吧。”
“万一挑战卡能办,我觉得还是办一张,三年的挑战卡更划算。”,钟小虎说道。
钟小虎母亲:“挑战卡?什么意思?”
“挑战卡,是青鸾健身房,最近推出的一个,号召全民健身的一个活动。”
“就是让人在办卡过后,经常去锻炼,完成有效次数的签到打卡,予以返利的一个卡种。”
“对于能完成任务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划得来的。”
“不过这种卡,目前只对固定人群开放办理。”,钟小虎把潘雨的话,总结了一下。
“哦?那任务很难完成吧?”
“返利能返多少?”,钟小虎母亲问。
“不同类型的挑战活动,任务是不一样的。”
“一年挑战活动,要求一年内,完成有效签到打卡一百次。”
“两年挑战活动,要求两年内,完成有效签到打卡一百九十次。”
“三年挑战活动,要求三年内,完成有效签到打卡二百六十次。”
“完成一年挑战活动的,返还办卡费用的百分之五十。”
“完成两年挑战活动的,返还办卡费用的百分之七十。”
“完成三年挑战活动的,返还办卡费用的百分之九十。”,钟小虎回答道。
(ex){}&/ 一条未读消息,出现在了对话列表的第一条。
是“青鸾健身房潘雨”发来的。
“在吗?”
“在吗”这个词,博大精深。
在汉语聊天中,蕴含着无数种可能。
可能同学的一句“在吗?”,下一句就变情侣。
可能情侣的一句“在吗?”,下一句就变夫妻。
可能夫妻的一句“在吗?”,下一句就是离婚。
你永远也猜不到,紧接着这个词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
“在!”,钟小虎立刻回道。
“青鸾健身房潘雨”好像正好在玩qq,几乎秒回道:“挑战卡的事情,我帮你问了。”
钟小虎等着她的下一句。
可这一等,等了近半分钟,也没有等来。
只得打字问道:“经理怎么说?”
“青鸾健身房潘雨”再次秒回:“你猜猜?”
“呃……”,钟小虎有些无语。
现在的女孩子,都喜欢这样玩吗?
“猜不到。”,钟小虎耿直地打字回复。
见钟小虎这么无趣,“青鸾健身房潘雨”索性就不再兜圈子了,直接道:“我和经理说,你是我的朋友。”
“经理最后同意了,你的挑战卡办理。”
“但由于你不是我们青鸾健身房的老客户,赠品就没有办法送了。”
“所以你考虑一下,这个三年挑战卡,还要不要办。”
“当然要办!”,钟小虎马上回道。
想了想,又补充问了一句:“对了,我还想问一下,如果我在蜀山市上大学,周末去你们总店签到打卡,一样算次数的吧?”
“算的!”,“青鸾健身房潘雨”答复道:“你要是确定办理的话,下午记得来健身房找我!”
“五点之前,逾期不候哦!”
钟小虎回了个:“k”。
便下线,结束了对话。
对着厨房大声喊道:“刚刚青鸾健身房的教练,给我回消息了!”
“说三年挑战卡能办,让我在下午五点之前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