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黄金葬 > 第十三章 天歌

第十三章 天歌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抚河门与浩天歌之间的关系,就像穷人家里有位惹不起的富亲戚。

    他来便好好招待,走便由他性子。

    就算走之前打碎几个碗,摔破几个碟子,就算是不欢而散,也没法与其计较。

    穷人家里孩子多,保不齐就有一两个对这位富亲戚心生反感。

    尤其是穆峰,别看他在抚河门只是个队长,可对浩天歌的态度,却异常强硬。

    浩天歌之所以能将抚河门当成自己后院一般,除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外,就是他的出身了。

    他的母亲“陆珊珊”,当朝宰相陆谨的同胞亲妹。

    父亲“浩正”,漕运世家的掌门人,坐拥金山银山,富可敌国。

    就连抚河门每次运送重要物资时,都要借浩家的货船才肯安心。

    甚至,浩正与陆珊珊的婚姻,都是帝王亲自做媒,还是在王宫大殿举办婚宴。

    以上这些,足以羡煞旁人。

    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坊间传闻,当陆珊珊得知已有身孕,便忙不迭的前去祭拜菩萨,想着替尚未降世的孩子求一份平安。

    那天,所有的香客都被请出山。

    陆珊珊带着一众家丁奴仆近百人,抬着大量金银供奉前去上香,场面甚是壮观。

    就在她跪在菩萨面前,曲身跪拜之时。

    泥胎神像突然从膝处断裂,整个上半身轰然倒在陆珊珊的面前。

    所有人都被这一幕吓傻了,就连见过大场面的陆珊珊也不例外。

    就在此时,殿外跑进一位不起眼的扫地老和尚。

    他在门口匆匆丢掉扫把,慌里慌张的跑到陆珊珊面前,一副央求的模样说道:

    “女施主快快起来,快快起来!我们这寒酸菩萨庙可受不起您这一跪……。”

    老和尚说的每一个字,陆珊珊都听得清清楚楚。

    可将所有字串联起来,所表达的意思,就稀里糊涂的不明不白了。

    倒是一旁的随嫁丫鬟眼明耳亮,快速将陆珊珊扶了起来。

    陆珊珊刚刚站稳,裙摆的褶皱还未来得及拉扯,老和尚一脸兴奋,忙不迭的说道:

    “女施主,可否让我观一观脉象?”

    陆珊珊模棱两可的将手腕递给老和尚,后者轻轻搭在上面,满意的点着头说道:

    “女施主孕有一子,乃是佛主转世。

    方才你跪了菩萨,菩萨不敢受施主的跪拜,便自断双膝,还礼佛主。”

    闻听此言,陆珊珊惊讶非凡,一双眼睛盯着碎裂的菩萨像,表情说不上来是喜是忧。

    待陆珊珊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后。

    她担心爱子真的遁入空门,便在家中立下规矩:不可焚香,家中不可出现和尚,不可言谈有关佛教的任何事情。

    浩天歌便在这种环境中一天天长大,其过人之处也一天天展露锋芒。

    先是饭量大,不挑食,怎么吃都不胖。

    还不知疲惫,时常需要数位家丁丫鬟换班陪他玩耍。

    再就是记忆力超群,小小年纪,学东西一遍就会,且过目不忘。

    然而这些与浩天歌与生俱来的特殊体质相比,加在一起都不值一提。

    年幼的浩天歌贪玩,喜欢恶作剧。

    便时常躲在暗处,将父亲挑灯夜读的蜡烛吹灭,弄得浩正手忙脚乱。

    时间久了,浩正怀疑家里是不是有邪祟作怪。

    先是请来了祖亭的道长,一番折腾下来,烛火还是没来由的在夜间突然熄灭。

    浩正没办法,只好请来抚河门的五象长老。

    抚河门的五象长老来过后,未发现任何鬼怪的痕迹和气息。

    为了了解实情,五象长老便陪着浩正一同夜读。

    果然,在当天夜里,烛火再次熄灭。

    浩正一副“你看,又来了”的无奈神色,再次点燃红烛。

    抚河门的五象长老却笑呵呵的说道:

    “不碍,不碍,只是一股会走路的清风而已。”

    “什么?清风焉有腿脚?”

    “哈哈哈……,您又如何证实清风没有腿脚?”

    就在浩正被问得凝思苦想之时,五象长老继续说道:

    “无烟无云无雨夜,清风自来入家门。好事情,好事情。”

    说罢,便独自离开书房。

    浩正一个人留在书房,他被这不断熄灭的烛火搞得心烦意乱,嘴里嘟囔道:

    “这算什么好事,本来两日即可清算的账目,如今非三日不可完。”

    他现在是真没了办法,总不能去请和尚吧?

    若是真请来和尚,那陆珊珊非他抽筋断骨不可。

    既然抚河门的五象长老说是好事,那就索性不管不顾了,反正只是夜间吹灭蜡烛,累就累我一个人,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就在浩正豁达之后,五象长老悄然来到浩天歌身边,对他说道:

    “躲在门口干什么?想不想听听故事?游侠的故事。”

    浩天歌透过门缝望着面前的长辈,灵动的小眼睛眨巴眨巴的就是不出声。

    “好了,我都看到你了,想听故事的话就出来。”

    天下那有不爱听故事的小孩,浩天歌乖乖的从门后跑了出来。

    随后,这一长一幼,并坐在门槛之上。

    他们抬头便见浩瀚的星海,点缀黑暗的夜空。

    皎洁的月光,充盈周遭的寂静。

    年幼的浩天歌第一次接触到抚河门与李太白。

    小天歌将故事听得是如痴如醉,五象长老将故事讲的是口若悬河。

    直至年幼的小天歌耐不住困意,依着门框酣睡后,五象长老才停止讲述。

    他将小天歌抱起,送到浩正身边。

    隔日,小天歌一觉醒来,便四处寻找昨夜讲故事的长辈。

    当他得知会讲故事的长辈已经离开后,便哭闹个不停,吵着闹着要去抚河门拜师学艺。

    起先,浩正坚决不同意,而陆珊珊却犹犹豫豫。

    陆珊珊心想,去抚河门也好,终日打打杀杀的也就断了遁入空门的可能。

    可还是因为终日打打杀杀,而担心爱子会有意外。

    所以,夫妻二人在一开始便统一战线,坚决不同意小天歌入抚河。

    可无奈小天歌耐力惊人,一哭一闹就是数个时辰不停不歇。

    最先败下阵来的是持犹豫态度的陆珊珊,她是真害怕小天歌这样哭闹,再坐下什么病灶。

    于是,她便去跟丈夫商量了一个万全之策。

    制定出一个小天歌入抚河的条件,并与爱子立下字据为证。

    内容就是:准许浩天歌去抚河门学艺,但是到了婚娶的年纪,便要脱离抚河门,回归浩家学着执掌家业。

    浩天歌为了能快些去抚河门,稀里糊涂的签下字据。

    他哪里知道,抚河门学徒弟子要年满十七才可外出斩鬼。

    而男子十八,便是婚娶的年龄。

    夫妻俩这如意算盘打的是精明,怎奈何一句“儿大不由娘”。

    浩天歌在年满十八之后,知晓了父母的用意。

    便使出一招无赖手段,只要浩正与陆珊珊开始催婚,他便离开抚河门。

    等这股劲头过去些,他又回到抚河门。

    双方一直拉锯到浩天歌二十五岁……。

    再说抚河门,入门内学艺者,皆持有祖师化形之身。

    能破例收下浩天歌,多半是碍于浩家与陆家的显赫地位。

    其中,也不乏“哄太子读书”的意思。

    小天歌一入抚河,便吵着要拜给他讲故事的五象长老为师。

    此举,因与抚河门长老不收弟子的规矩相违背,而难坏了众人。

    怎奈何浩天歌身份特殊,抚河门只好再让一步。

    从此之后,抚河山门内,经常得见一名不惑之年的男子,腰悬两柄长剑,口中哼着太白诗,背着他精疲力尽的爱徒。

    走在春芽初生的泥路边;走在夏日炙热的骄阳下;走在满山遍野的秋彩中,走在银装素裹的山脊上。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终于,在浩天歌十三岁那年冬季,在鹅毛大雪的山脊上,他挥剑成锋,聚缥缈为利刃。

    一剑!断雪花数万!

    一时间,再无人小去这位富家公子。

    他与费牢之间的师徒情谊,也成为抚河门上下一段美谈。

    在费牢成功将无祖师化形的浩天歌,培育成一名可斩鬼怪的剑士后。

    麻烦也随之而来,更多的门阀子弟要求跟他学艺。

    即便有些学子身份高于浩天歌,费牢还是将头摇成了拨浪鼓,不厌其烦的一一赔礼谢绝。

    时间久了,费牢落下一个傲慢的臭名声,自然向他学艺的人也就不来了。

    在抚河门内,有人曾问过费牢为何谢绝那么多求学弟子。

    世间多一名斩鬼剑士,难道不是件好事吗?

    当他被问烦的时候,就会这样说:

    “圈养的家鸡,即便把翅膀挥断了,也飞不上蓝天。”

    如今,那位教导小天歌如何将剑式炼化为剑气的严苛师父;

    那位绘声绘色为他讲述斩鬼故事的说书先生;

    那位终日默诵李太白诗歌的半吊子诗人,已经离世三年了。

    可“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等等气宇轩昂的诗句,却永远留在了浩天歌的心里。

    …………。

    一日师徒,一日恩。

    百日师徒,似海深。

    费牢与浩天歌长达二十年的师徒时间内,他不仅教导天歌如何用剑,也构建了天歌对整个天下的认识。

    在天歌心里,费牢是天,父母为地。

    费牢一生无儿无女,便将天歌视为亲生骨肉,天歌也将其当做再生父母。

    在费牢离世后,天歌为其披麻戴孝。

    灵堂前,他将所有李太白的诗歌烧给师父。

    并起下重誓,竭尽一生之力,还世人一个无鬼无怪的安静天下。

    (本章完)

    &/art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