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听杨鲤说,南海有上清传人出世布道四海,难不成真的是你?”陆蓉波想起伯昌曾经自称是青阳子,便想起杨鲤曾经说过的一个人。
“不想道友居然真的听说过在下,我还以为道友是碍于情面才说知道我的。”
“道友大德,为诸多前进无路的四海修士大开方便之门,家父与我佩服不已!”陆蓉波压着内心的激动夸赞伯昌。
“道友不必如此!上古时期,碧游宫号称有求道之心便可入门,上清法门遍传诸天,造就了万仙来朝的修行盛世。如今上清道统没落,我被传人自然有传道的使命!”伯昌也知道空口白牙的,根本让人难以信服,便又说道:“你青城法门来源于哪里,不知道友你可清楚?”
“这……不瞒道友,这我还真不清楚!”石壁中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传来陆蓉波结结巴巴的声音。
“据我所知,极乐真人曾得到一部无名道书,从而道行大进,是也不是?”伯昌旁敲侧击,心里急得发慌,却不敢表现出来。
伯昌不知李静虚的功法源自于何处,但他可以根据蛛丝马迹推测。原著中说青城道法有别于峨眉,那他得到的道书就绝不可能是来自于太清一脉。东昆仑作为阐教祖庭,除了玉清一脉出身的门派,估计也没人敢强占,所以昆仑派可以断定是玉清道统。但是伯昌注意到在原著中大家都会忽略的一点,李静虚和昆仑派基本上老死不相往来,并且游离于太清峨眉一脉以外,反而和弃魔从道的太乙混元祖师相交莫逆。
(ex){}&/ “静虚,你在干什么?”五福仙子孙洵看极乐真人开着一面水镜,好奇的看了一眼,“咦,这不是兔儿崖吗?这小道士是谁?”
“似乎是个南海散仙,误闯兔儿崖……”极乐真人手指飞舞,想要算算伯昌的来历,却发现有关伯昌的天机罩着一层迷雾。“这小道士只怕来历不简单,刚刚他传给蓉波一篇道法,颇为不俗,你听听!”
“这《五帝素语内咒》怎么……”五福仙子孙洵一听就觉得有点熟悉,仔细一想居然和李静虚得到的那部道书上的法咒是一个路子。
“发现了吧?我听他和蓉波交谈时露出的口风,他修行的是上清法门……”极乐真人点点头,“蓉波修炼的是《太乙真经》,若是以童身修炼天仙可期,可她如今怀孕导致精元亏损,只能以元婴成道,今后还要受五十年为奴之苦。现在她得了这《五帝素语内咒》,就能补足精元,这人情欠大了。”
“是啊!成道之恩大于天啊!这让蓉波怎么还?”五福仙子皱着眉头,不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