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其他小说 > 天子山传说 > 第一污吏遁踪影

第一污吏遁踪影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且说拂晓之时,北门突然大开,城内杀出十余骑人马。田明一见,挺起蛇矛,上前拦截。冲出来的人马中,领头一将手舞大刀,见了田明,也不答话,劈头劈脑,举刀就砍。其余冲出来的十数人,拼命杀开一个缺口,然后,飞马逃去。那与田明鏖战之将,见其他十余骑已经奔出很远,便猛喝一声,大刀再起。田明以为那人大刀又会劈头砍来,连忙举矛招架。谁知这家伙却是虚晃一刀,并未砍下,他趁田明忙着招架之时,两腿将胯下之马用力一夹,那马后腿一蹬,早已跃出数丈,然后飞奔而去。田明急忙纵马追赶。可是,那将之马,快如箭矢,田明哪能追赶得上,只得收兵回营。

    中军帐里,覃忽正在与周一鸣议事,忽见田明匆匆赶来,眉头紧锁,表情焦急,面带愧疚。覃忽问道:“好兄弟,出了什么事情,把你急成这样?”田明说:“大事不好,怨我无能,州城搬救兵的人,杀出去了,我没能拦住。”接着,便把拦截情况说了一遍。周一鸣说:“田明兄弟,这事怪不得你,是我将守北门的兵力安排太少了。让他们去搬救兵,也不打紧,对此,覃忽大哥已有准备。”覃忽听了田明所说情形,则说:“我看,他们不是去搬救兵。根据田明兄弟所说,他们是杀出去了十几人,搬救兵哪里需要那么多人。”周一鸣狐疑道:“那他们是在搞什么诡计?”覃忽说道:“管他们搞什么诡计,都没有什么可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按照原计划,明天午时一到,无论他们出不出战,我们都架起云梯攻城。”周一鸣说:“好,按大哥说的办。”随即吩咐几个传令兵:“你们传令各队,箭弩云梯等物,今天准备妥当,明天午时,开始攻城。”

    当天中午,一个校尉进帐禀报,说是南门城墙上竖起了一面白旗。周一鸣听了,说道:“他们竖起白旗,又在耍什么花招,难道是要投降?”覃忽说:“我们前去看看,便知分晓。”于是,覃忽、周一鸣和覃雄带上一队覃家军,前往北门查看。

    到了北门城下一看,果然城墙上插有一面白旗,白旗旁边,除了兵卒,还有几人,像是官吏。覃雄喊道:“城墙上的人听着,你们插上白旗,是什么意思?”城墙上众人中,一个高个子大声说:“我们愿意投降。”覃雄问道:“你们愿意投降,为什么不开城门?”那人说:“你们答应不杀我们,我们才敢开门。”周一鸣对覃雄耳语了几句,覃雄高声道:“你们真正投降的,我们不会杀害。”

    覃忽见此,想了一下,便对覃雄说道:“你马上回营,调集二十队人马,前来听命。”

    等待片刻,城门开启。城门边,站着数个兵卒;城墙上,还是站着那几个官吏。这时,两千覃家军,在覃雄的带领下,已经赶到南门。

    覃忽吩咐覃雄几句后,准备带领覃家军进城。周一鸣说:“大哥且慢,我看事情不会是这样简单。如果城内有埋伏,你们这一进去,岂不是中了他们的诡计。”覃忽道:“兄弟,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不是没有考虑。可是你想,假设我们是架云梯攻进城去,他们有埋伏,那不是更不好办。现在城门大开,我们不伤一卒,轻而易举得到城中,纵有埋伏,我也会杀他个片甲不留。况且,你们在外面,还有六千人马围着州城,他们岂敢乱动?”周一鸣听覃忽说得有理,不再劝阻,而说道:“大哥,我在外面一定尽力围好。你们进去,也应小心,一旦成功,马上派人出来报信。”覃忽道:“好,你等我们的捷报吧。”然后,手持方天画戟,一马当先,冲进城去。覃雄在后,指挥兵马,跟随而进。

    覃忽、覃雄二人带领覃家军刚进城门,原在城头上站着的官吏,早已跑下城墙,高个子领头,站在门边迎接。接着,高个子和那几个官吏前面引路,覃家军浩荡而行,一路无阻,直到州衙。

    到了州衙,覃忽跳下马来,吩咐各队校尉,带领本队人马,守住相关城门、主街要道;然后和覃雄一起,带了一队覃家军,跟随几个官吏进了州衙大堂。

    大堂之上,覃忽端坐。大堂案桌之前,几个官吏胆战心惊,跪在那里,一动不动。覃忽说道:“你们既然投降了,就不必害怕。各位请站起来说话。”那群跪着的官吏听后,一个个悉悉索索地站了起来。

    覃忽问诸吏:“谁是刺史?”那个高个子官吏说:“刺史已和都尉逃跑了。”覃忽道:“是不是早晨从北门逃跑的?”高个子回答说:“是的”

    原来,那日麻三在周一鸣的钢叉下丧命以后,逃进城的那个伍长讲,覃家军里有一猛将,他的钢叉,快若闪电、无人可挡,刺史、都尉和众官吏听了,人人不寒而栗,个个束手无措。刺史与都尉商议,都尉岳朋说,或有一计。刺史问他有何计策。岳朋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好在,你我家眷不在本州,走亦无忧。”刺史道:“你是说逃跑?逃跑了,朝廷怪罪下来,如何是好?”岳朋道:“朝廷怪罪,总比没命的好。你可知道,覃家军的口号是‘杀尽贪官,严惩污吏’,我不避讳,我与你都是沾了民利的,那就是覃家军要杀的对象。我们又不能战胜覃家军,难道坐以待毙?所以,只有逃走才行。至于朝廷追究,却不打紧,我们编个理由,就可挡塞过去。”刺史听了,心中惶然,但无他法,他不安地说道:“覃家军乃是千军万马,已把州城围得水泄不通,我又没有武艺,怎么逃得出去。”岳朋说:“我拼死保你杀出重围,以报你昔日赦救之恩。”岳朋说的“赦救之恩”,是刺史刚到任时,朝廷查出岳朋克扣军饷,中饱私囊,要押解岳朋到京问罪,是这个刺史为岳朋开脱了罪责。刺史问道:“贤契请说明白,到底怎么逃法?”岳朋说:“我们请求覃家军免战三日,说是第四日再战,麻痹他们。我在军中挑选十个武艺高强的将领,第三日清早,覃家军一定没有防备,我看过,覃家军在北门外的防守比较薄弱,那时,我们就从北门冲出城去。”

    早晨,多人从北门冲出,覃忽就分析到,那些人可能是逃跑;没想到逃跑的竟然是刺史;那么,手使大刀与田明接战者,必是都尉;其他逃跑者又是谁?想到这里,覃忽问高个子:“你们一个州衙,就只这么几个官吏?”高个子说:“还有些没有来。”覃忽便向覃雄说道:“你带两个覃家军,要这个高个子引路,通知州衙所有文武官吏,前来大堂报到。”

    不一会,百十个文武官吏聚集州衙大堂。覃忽问那高个子:“都到了吗?”高个子答道:“只有文九智没有来。”覃忽道:“他为什么不来?”高个子说:“没有找到他。问他的家人,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的去向。”覃忽对覃雄说:“你马上带领一队人,全城搜寻文九智,务必找到他。”覃雄领命而去。

    覃忽环视了那群官吏一周,说道:“今天,我要先讲一点大道理,也就是给你们这些官老爷们作一个‘安民告示’,然后再对你们约法三章。”众官吏看着覃忽,不敢出声。

    覃忽开始说了,大意为:官场腐败,民不聊生,所以,天下义军丛起。覃家军这次起兵,乃是替天匡扶正义,为了百姓除恶安良。覃家军军纪严明,帮扶百姓,为民办事,决不扰民。覃家军虽要严惩贪官污吏,但是不会滥杀无辜。你们之中,自己做了恶事的,应予坦白改过,争取百姓谅解;别人做了恶事,亦可告发检举;坦白从宽,立功受奖。这几天,不得外出,更不能逃跑,听候覃家军传唤,云云。

    这时,田明领着几个覃家军,来到州衙大堂,告诉覃忽,几千驻军,已经缴械投降。覃忽听了,说道:“招降驻军这事,你和一鸣兄弟做得很好,应记大功。”接着,覃忽指着众官吏说:“这些官吏,需要造册登记,你来正好帮忙。”田明道:“遵命。”于是,众吏排队,覃忽发问;田明逐个登记姓名。

    那个高个子,排到了最后。登记他时,覃忽问道:“高个子,请问你姓甚名谁?”高个子忐忑不安地答道:“小人姓关名福百。”覃忽听了,一愣,说道:“啊,你就是关福百?”那人小声说道:“小人正是。”

    登记完毕,覃忽吩咐众吏回家,听候传唤,唯独留下关福百。

    覃忽双眼炯炯,目视关福百,问道:“孔目大人,你知道我是谁吗?”关福百道:“不敢不敢,小人关福百。小人听人说了,您是大英雄覃忽。”覃忽又问:“关福百,你知罪吗?”关福百道:“小人知罪,罪该万死。”“何罪之有?”关福百喃喃答道:“小人六年前,伙同刺史及文九智,讹诈了令尊一千两纹银。”“讹诈了一千两纹银?”“是的。是那个文九智出的主意,本来,刺史只要五百两。”“那一千两银子哪里去了?”关福百道:“文九智把令尊的一千两银子给我时,我曾埋怨文九智,说刺史只要五百两,你怎么要了这么多。文九智讲,‘覃员外是个大财主,一千两不算多,你我办案辛苦,也该得点,这一千两银子,我拿五十两,五百两给刺史,余下的四百五十两归你。’一千两银子,文九智拿去五十两,我没有敢拿那么多,也只拿了五十两,其余九百两都给了刺史。”覃忽问道:“关福百,你讲的属实?”关福百说:“句句属实,如您查出半句虚假,小人甘当重责。”覃忽说道:“好吧,你且回去,在家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传你之时,务必立即到来。”关福百诺诺而退。

    覃雄带领一队覃家军,寻访多日,没有找到文九智的踪影。虽然没有找到文九智,却查访到了他的许多劣迹。文九智现在所居豪宅,原为一盐商所有。这栋豪宅,楼阁飞檐,雕龙画凤,鱼池假山,梅花竹林,无一不有。文九智诡谋其宅,买通在监江洋大盗,诬称盐商是其窝家,将盐商抓进监狱,屈打成招。文九智又对盐商儿子加以恐吓,盐商儿子不得已,只好将豪宅低价变卖。文九智独霸买进,据为己有。盐商出狱,见其情况,悲愤交加,投河自尽。盐商儿子惧恐文九智加害,远逃他乡。盐商堂弟气愤不过,搜集证据,进京告状。文九智得知,暗派一个杀手,在路途将其杀害。平日里,文九智包揽讼司,制造冤案,勒刮民财,不计其数。这文九智,还有一个嗜好,就是无比贪色。他虽已有两房妻室,还是到处寻花问柳,拈花惹草。一日,他看中了一家闺秀。该女早已许婚,未婚夫是邻家少年。两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已约日期完婚。文九智不顾女家百般推辞,强行撂下聘礼,要娶该女为三姨太。迎娶之日,该女以剪自刎于花轿之中;其未婚夫在家中自缢身亡。州城有一叫百花楼的妓院,前不久,来了一个妓女小兰。小兰年轻貌美,成了妓院头牌。文九智出资包养了这个小兰。文九智规定,他在妓院之时,妓院其他妓女都不得接客。文九智常常夜宿妓院;白天里,若有时间,他也去那妓院鬼混。其正室气不过,卷起细软,回了娘家。二姨太因为生了一个儿子,受文宠爱,且与文相濡厮守。二姨太之兄,寻衅滋事,伤了人命,苦主告到州衙,文九智上则贿赂刺史,下叫人要挟苦主,最终以十两银子私了。苦主敢怒不敢言;街坊百姓,看在眼里,心中愤然不平,但却奈何无法。

    文九智的这些劣迹,有的是老百姓告发,有的则是同衙官吏检举。

    随着百姓告发、同僚检举,文九智斑斑劣迹,凸显出来,堪称这个州的“第一”污吏。可是,这个“第一”污吏现在哪里去了,成了一迷。围城之时,逃跑的十二人中,没有文九智。占领州城之后覃家军严守四门,巡逻城池,出入行人,俱已盘查,文九智也不曾逃出。难道他能施法隐遁?

    文九智不受惩罚,百姓不悦。一个污吏都捉不住,覃家军脸面何在?于是,覃忽召集大伙商议,如何抓住此人。田明说道:“按情况分析,文九智不可能出城,还是藏在城内。我设一计,定能将他捉住。”

    田明所设何计,文九智又藏在何处,诸多详情,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