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僧微微凝视志文,精神力渗透入其体内,流转几圈收了回去。
疑惑道:“施主此功另辟蹊径直指大道,着实玄妙。
老衲之前也见过同样一人,也有着类似的功法。
冒昧一问,此功乃何人所授。”
说罢,收敛气息将威压散去。
志文见少林已同意分发粮食,其中还多亏眼前这位老僧劝说,心中怒气已消,爬起身来温声道:“此功乃志某成佛的师傅,在康王府中,于显圣之际所传。”
扫地僧眉头一皱,心想难道自己猜错了,又联想到移魂夺魄的法门,心中有了些许计较。
双手合十道:“老衲已时日无多,不知可否跟随志施主前去瞻仰佛陀显圣之地。”
志文见其老迈不堪,怕是有一百多岁,确实时日无多,便答应了下来。
清浅见事情已了,也不顾慧荣方丈相劝,坚持回到伙房做自己的苦役僧人。
“师傅,我听师兄们说,你好厉害的,允章也能变得这么厉害吗?”
“每日勤练师傅教你的功夫,平时多吃苦。不过,你最好多读书,以后考入菩提院,做个大德高僧。”
“允章不怕苦,那以后师兄欺负我,我可以打他们吗?”
“不行。”
“为什么?”
“这也算吃苦的一部分。”
七日后,扫地僧跟随着大军来到杭州城。
最近赵茂和花葵为了灾民忙的焦头烂额。
见大军回归,志文还领着一位百岁以上的老僧,赵茂赶忙恭恭敬敬的将其迎接至府中。
刚到王府门口的扫地僧心中涌出一股强烈的悸动,似乎王府中有什么不得了的存在。
双手仔细整理了一下衣冠,朝着王府作了个揖。
赵茂等人安安静静的在旁边等候,百岁老人不管做什么都有其道理,自己只需好生伺候便可。
走进王府,扫地僧在志文的带领下,来到曾经给师傅烧香的地方。
院内廊前放着藤桌藤椅,离藤桌三尺,花草正浓浓。
可扫地僧如何感应,也未找到有何特别的地方。
“大师?”
花葵刚刚回府,路过此院时,便见赵茂和志文陪伴着一位老僧四处察看院落。
而这位老僧,便是自己在少林藏经阁所见的那位绝世高手。
扫地僧对着花葵点了点头,一脸失望的想要离开,却被赵茂热情相邀。盛情难却之下只得留下来吃个便饭,明日再走。
(ex){}&/ 宗师之境,在于通晓至理,走出自己的路,看清自己的本心,不再受武道真意影响。
天人境,亦为入微境,能观测天地之间肉眼所不能见之物,精神力质变,可操控自身细小之物。
元神境,在于冥想入道,脑海中凝结元神,肉身与元神相连,种种玄妙不可言语。
当然,此乃老朽一家之言,未必便是通天大道。”
扫地僧修习多年,哪里听过这么系统的讲解,一时间听的如痴如醉,赶忙发声道:“那弟子为何等境界,师尊是否已成元神。”
周凡摸了摸胡须,点头道:“你早已步入宗师之境,至于老朽如今已达元神圆满,正在摸索前路为何。”
“朝闻道,夕死可矣。
想必师尊便是当初在雁门关外屠灭辽军的仙人吧,元神之境或许与仙佛无异。
不知师尊可否在弟子大限之前,让弟子见识一番元神之威。”扫地僧满脸期待道。
“当初雁门关外,老朽才刚刚达到天人之境。
老朽本就不喜与人争斗,所研习之法,皆是为了追求大道至理。
也罢,正巧遇到这苍生大劫,老朽便让你见识一番,以全你我师徒之缘。
康王殿下,还请将那本经书交与老朽这弟子。”说罢,周凡便起身离座,扫地僧在身后跟随。
赵茂已明了自己身边的福伯便是仙人,将怀中的仙经取出,递给扫地僧。
扫地僧接过一看,经书名为道德经。
周凡浑浊的眼睛一扫,温和笑了笑,只见经书名字变为阴阳经。
待扫地僧将经书放入怀中后,周凡对着赵茂、花葵、志文道:“说起来,你等三人也与老朽有缘。”
说罢,手臂举起,手掌挨着抚摸三人头顶,体内一颗细胞由手掌传入三人头顶,进入其体内扎根。
可能没什么大用,却无害处,就当是赐福了。
所谓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两人行至门口时,花葵从房间取出一本书籍,交到扫地僧手上。
神色郑重道:“大师曾有恩于花葵,这本宝典乃是花葵草创,便赠予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