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道人忽地感到一股悲天悯人的浩大气息,自西方世界席卷而来。
他不觉惊异,举目望去,就见须弥山祖脉之中,无量圣芒冲天而起,一颗碗口大小的乳白舍利,在十二因缘珠的环绕下,如同长空骄阳,绽放璀璨光华,普照十方大地。
其声势之盛大,居然半点不输于首阳山上空的阴阳法象。
金灵圣母神情一愣,喃喃道:“这是又有人成就大罗金仙了?”
多宝道人心随念动,略一思索,道:“琉璃舍利,梵音传唱,能有此声势者,应是西方教门下无疑。”
玉虚宫中,气势深沉的元始天尊端坐云台之上,望着西方气象,默然无语。
过了半晌,他沉声道:“西方教一众门徒中,能于当下有此成就者,不外乎西方二圣的那名大弟子了。”
他一语落定,便闻空旷大殿之中响起冷笑一声。
“此辈早不成就,晚不成就,偏偏在玄都师侄大功告成之后,立时便也一脚踏入,试问世间哪有这般巧合之事?”
碧游宫大殿之上,通天教主负袖直立,嗤道:“此辈入门更在玄都之前,想来应该是早已徘徊在大罗金仙门槛之外,之所以久久不入,便是为了等待这个机会。”
“这定然是准提那厮的手笔,一招后来居上意在宣告洪荒众生,他西方妙法胜我三清大道一筹。”
元始天尊淡淡道:“娲皇宫论道之时,那二人在人族共主之事上吃了亏,一直耿耿于怀,有此举动倒也不奇怪。”
通天教主剑眉微凝,青萍入手,冷声道:“接引准提想要兴盛西方,本来无可厚非,可是却不该三番两次打我三教的主意。”
元始天尊察觉他的动作,心中思索一番,漠然言道:“想来大兄自有计较。”
说着,他又瞥了一眼首阳山方向,却见八景宫处不动如山,没有半点音讯。
须弥山,八宝功德池。
准提道人看着琉璃古刹上空灵气扶摇,金霞灿灿,眸中流露出赞叹之色,得意一笑,道:“师兄,药师果真没令你我失望,这一次却是稳稳压了三清一头。”
(ex){}&/ 过得须臾,又见青赤二芒中,隐约再现三道殊异光华,一时五行之气浑成五彩,齐耀灿辉,经天运行,九霄遍染,蔚为壮观。
这一灵机之变,洪荒道行高深之辈无不有感,立时望了过来。
准提道人一见,顿时神色一变,霍然起身,猛一跺脚,道:“不想竟又让这太上老君胜得一局,殊为可恨!”
他本想借门下弟子成就大罗金仙之际,削一削三清气焰,岂料竟是这般结果。
如今太上老君门下两名弟子,一前一后成就大罗金仙,反将夹在当中药师给压了下去,孰胜孰负,明眼人一看便知。
“师弟,此回是你我料得差了。”
听了接引道人的话,准提道人颇有些不甘心,长叹一声,道:“可惜教内众弟子,无有与药师并驾齐驱者。”
元始天尊此时正站在玉虚宫大殿之外,目不转睛地望着武夷山上空景象。
“难怪大兄这般沉得住气,有此佳徒,才能稳坐钓鱼台。”
南极仙翁此刻正侍立在他身后,面对此情此景,闻听此言,不由躬身道:“弟子惭愧,让师尊……”
“无妨,为师并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
元始天尊一抬手,转过身来,温声道:“尽管为师希望你们都能够青出于蓝,不落人后,但修行问道本有章法,却是急躁不得。”
“你福缘深厚,性情恬淡,适合循序渐进之法门,只要秉持道心,他日成就定然不小。”
南极仙翁听了这话,俯首拜道:“多谢师尊教诲。”
元始天尊微一颔首,旋即仰望天穹,南极仙翁和云中子虽然根性不凡,但是并不适合作为承载大教的人选,玉清一脉想要兴盛,还要落在广成子等人身上。
想到此处,他心念一动,当是下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