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公孙瓒的未来,确实比起做一方诸侯,他更适合做一名武将。
不过这话却是不好说出来,怕打击他的信心。
刘羲安慰道:“我相信你将来必然大有一番作为的!”
公孙瓒毅然道:“那是当然。我也相信我将来必定不会平庸!”
他看向刘禄,道:“七郎,你家这位仆僮真是忠心耿耿啊!”
这个世界,阶层分明。
以家仆身份,敢对公孙弘那些大家族子弟动手。
要知道公孙家一旦发怒,刘家这等小家族可保不住他。
刘禄嘿嘿一笑道:“不敢当公孙少君的夸奖,这不过是我分内的事罢了。
我大父要我照顾好少主,谁敢跟少主作对,我就跟他拼命!”
刘备垫着脚拍了拍他的肩膀,夸赞道:“你小子好样的,人也够机灵。”
他在全身摸了一遍,摸出十来个铜子,拍在他的手上,道:“这些是小爷我赏你的,你别嫌少。”
刘禄推辞了一番,方才接下,道:“多谢大公子赏赐。”
回去后,公孙瓒也搬到了他们附近,与他们比邻而居。
自此后,三人关系愈发亲近。
第二日,他们来到卢植讲学的草庐。
此时已经熙熙攘攘,来了两三百学子。
年龄小的,如刘羲这般,才五六岁。
大的却已然成年,有二十来岁了。
这草庐非常大,只有一根根的木头柱子,没有墙壁。
地上铺着草席跟一排排的蒲团,低矮的桌案。
卢植的讲台是一个圆形石台,位于房间正中,比众学子的桌案还要高出半阶。
大家各自找座位坐下,在桌案上铺开竹简跟刀笔。
有的三五成群在聊天,有的在默默看书,或是独自发呆。
不多时,卢植走了进来。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身量高大,充满威严。
草庐中顿时静了下来。
卢植站上石台,双目如电,扫了众人一眼,然后在蒲团上坐下。
“这段时间主讲《春秋》。以后每三日一讲,每次开课前,你们可以自行去书房抄写要讲的书籍。”
说罢,他开始从第一篇讲起,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学问高深的,听得如痴如醉。
而学问浅薄的,却听得两眼发直,昏昏欲睡。
(ex){}&/ 只见卢植大袖一甩,扶了扶头冠。
一股神秘而博大的气息环绕周身,头顶上浮现出一简玉册。
玉册发出一道温润的白光,照在一位学子的头顶。
只见那学子头顶冒出三尺多高的火红色锦霞。
卢植点点头道:“博陵崔钧,文气三尺,可愿入我门下?”
那青年学子大概十来岁,跟刘备差不多大,一脸激动下拜。
所有人都羡慕嫉妒地看着他。
刘羲留了心,猜测道:“博陵崔钧,不知道是不是后来跟徐庶、诸葛亮等人为友的博陵崔州平?”
小小年纪,文气竟然不比刘羲差多少。
要知道刘羲可是有着数世的积累。
看来这些三国的妖孽人物,都不可小视。
接着又照了几人,都是要么文气只有一点如豆,好似一盏随时要熄灭的灯火,要么干脆一丁点都没有。
一连十几人都是这样,众人心里都忐忑起来。
直到又一个少年的头顶冒出三寸土黄色的光芒,卢植开口道:“涿郡简雍,可入吾门下。”
少年激动地下拜,口称:“先生。”
刘羲多看了一眼,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接下来,又陆陆续续地选出了八个学生。
不过文气都不太高,只有两三寸,最多的不过五寸,远不能跟崔钧相比。
眼看两百人都要检测完了,总共才选了十人。
公孙瓒跟刘备两人紧握着拳头,相互低声打气,道:“放心吧,我们一定行的。”
“嘁,狗肉也想上酒席!”
坐在不远处的公孙弘阴阳怪气地讽刺道。
公孙瓒冷哼道:“咱们到时候看,谁是上不了席面的狗肉!”
眼看玉册的光芒照了过来,他们连忙闭了嘴,正襟危坐。
“涿郡刘德然,文气三寸,可入吾门下。”
刘德然如听,连忙欣喜地拜见先生。
刘备与刘羲也低声恭喜他。
白光照到公孙瓒头上,只见他的头顶也是三寸文气,不过呈现出一匹白马形状,跳跃嘶鸣。
卢植多看了一眼,道:“辽西公孙瓒,可愿入我门下?”
公孙瓒松了口气,站起来行礼。
刘羲心道:“看来这文气似乎也跟灵根一样,有着五行属性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