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谁的青春都算数 > 第三四章 轻装赴考心怀教诲 畅意成文笔论英雄

第三四章 轻装赴考心怀教诲 畅意成文笔论英雄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6月7日,大部分人眼中,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周四。但对于2012年900万高考考生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天,他们如同一个个待检阅的士兵,将要擦亮手里的枪,把三年的心血倾注于这一场考试中。恒中的大门口挂起了横幅,写着“祝广大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考出风格,考出水平”。许多学生一大早就到了,在校门外等着,手里翻动巴掌大小的“口袋书”或者错题本,不错过每一分钟背诵的时间。

    尹龙和他们不一样,八点半才到校,书包空空的,背在左肩上,边走便喝着牛奶,喝完了,一个投篮的姿势把空盒子扔进垃圾桶。路过教学楼下的信号屏蔽车时,还好奇地绕了两圈,观察这个顶着“白帽子”的大家伙。

    他的考场是13班,走到门口时,许多人在走廊上看书,有人靠着墙有人扶着栏杆,他笑着摇摇头,把书包放在门口一排桌子上,拿出准考证和文具袋、水壶,走进考场。监考的是一男一女两位老师,在恒中从没有见过他们,是外校派来的。女老师对他说:“同学,离考试开始还有十几分钟,还可以在外面看会书。”

    尹龙耸耸肩:“算了,我发现每次考试前复习的知识,都考不到,还是别看了,说不定就能考到了呢。”

    男老师一听也笑了,走上前来:“心态这么好,看来复习得不错嘛,进来吧。”他手上拿着金属检测器,在尹龙身上扫了一遍,便让他进了考场。过了不久,其他学生陆陆续续走了进来,大家对着考号找到座位。监考老师手拿牛皮纸袋,展示正反面给大家看过,又让第一排的考生签了字,方才用美工刀裁开,按大组发下了试卷。

    大家填好个人信息,便坐着静静等候,开始考试的铃声一响,仿佛赛车跑道的信号灯变成了绿色。每个人都第一时间拿起笔,卷子上飞快书写。教室里除了写字和翻页试卷的声音,就是正前方时钟的嘀嗒声。不知不觉,时针已经走了一格半,尹龙也把最后一道语言应用题完成,开始进入最后的作文阶段,试卷上写着: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他外甥女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刚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的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认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尹龙差点笑出声来,历史是他的强项,又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这不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吗?他曾经构思过无数遍,自己穿越回到三国的故事,正准备大写特写,忽然脑袋被敲了一下,他抬起头来,惊道:“靳……靳老师?你怎么进来了?”

    他环顾四周,竟然坐在熟悉的11班教室里,周围也不是各个班的考生,而都是自己的同学。黑板上,写着的不是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而是他自己的那首《品三国》读后感。他正诧异,靳老师又敲了他头顶一下:“你这小子,忘记我跟你说过的话了?我们何时何地出生,生活在哪个世界,都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实现在这个世界的价值。”

    尹龙连忙摇头:“怎么会呢?就算把你的话都忘光了,这句也不会忘。”

    靳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没忘就好,可别掉进出题人的陷阱。现在你应该知道怎么写了,快点回去吧。”

    尹龙被靳老师往后一推,靠在椅子背后,发现靳老师和11班的大家,已经消失不见了,自己还是在考场里。他微微一笑,心里默念:谢谢你,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深意了。于是深呼吸两次,在作文纸的第一行,挥笔写下了七个字——生逢何世皆英雄。然后洋洋洒洒,开始作文:

    回忆儿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读史书,五千年的历史几乎伴随我成长的每一天,有时读得忘形,会想象自己生活在某个朝代,必定能干出一番大事,或是策马杀敌的将军,或是挥毫洒墨的诗人,或是运筹帷幄的大臣。每次神游结束,总要感慨一番“生不逢时”。后来读的书多了,才渐渐发现当时的幼稚,不觉哑然失笑。因为,真正的英雄并非靠“时势”所造,无论生活在何种环境下,都能在天地间留下一股浩然之气。

    曹操是“乱世”的英雄,不懂他的人会说曹操“奸”。君不见,他二十岁就举孝廉,在洛阳北部镇守一方,铁面无私,杖杀违法乱纪之人,哪怕这个人是大宦官蹇硕的叔叔。但是,天下大乱的势头,不是一个好官就可以逆转的,董卓入京,长安城成为人间地狱,他不惜铤而走险刺杀董卓。哪怕失败,依然没有动摇为世人除害的决心,在陈留组织讨董“义军”,加入关东军的联盟。可叹的是,恰恰是这个联盟,让他看透了十八路诸侯不过是外强中干。天下需要有人匡扶,哪怕这个人顶着“奸雄”的骂名。于是,他走了一条别人绝不敢走的路——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开始了他的霸业:伐陶谦、讨李傕、灭袁术、杀吕布、战袁绍、破张绣、威刘表……一步步雄踞北方,成为赤壁之战前最大的霸主。曹操经历的挫折并不比成功少,甚至好几次都险些丧命,但就是这股雄心壮志让他百折不挠,最终拯救东汉末年无数黎明百姓,成为三国史上一颗闪耀的明星。

    魏征是“治世”的英雄,他与曹操恰恰相反,登场于乱世的末尾,正将迎来的天下统一的大清算。魏征早年足智多谋,却很少被当时的主公李密采纳,李密的失策导致了败局,魏征投降于王世充,又辗转归降李唐。然而,一个人的智慧不会因环境而被埋没,当李世民成为天下唯一的正统,魏征才逐步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央。他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上至太宗和皇后,敢于进言直谏,写下流传千古的《谏太宗十思疏》;下至余党囚犯,勇于宽释,把“玄武门之变”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正是这种恪守原则的精神,让他成为贞观之后最重要的大臣,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抒发了“痛失一镜”的感慨。试想,如果魏征因为失败而气馁,从此默默无闻,又有谁能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让唐朝在建立之初就达到鼎盛呢?毫不夸张地说,唐初为三百年的基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魏征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而我,生活在多元化的二十一世纪,立志成为“现世”的英雄。我终于明白,把历史当成故事,靠着空想神游其中,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要以史为鉴,提炼出适应当今社会的精神品质。对于这个时代,对于我们高中生,唯有读书才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曹操的坚韧时刻警醒着我,不去畏惧一时的失败,更不必在乎外人的评价。魏征的执着日夜伴随着我,只要认为对的事,必定去做而且坚持到底,面临巨大压力更要矢志不渝。

    正因如此,才有了研读到深夜的我,才有了曾经成绩平平却奋起直追的我,才有了考试失利却重整旗鼓的我。如今,我离“英雄”这个词还有着很长的距离,但正如那句话所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再也不会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而是尽我所能,做一个对当今社会有用的人。经历过十二年寒窗的我们,哪怕只是900万考生中平凡的一分子,也应当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能够在接下来的人生里,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做自己的英雄!

    最后,就以一首自创的七言律诗,来结束我这篇作文吧:

    兴衰世势永周轮,各代皆留不朽魂。

    魏武谋攻开霸业,玄成智佐列功臣。

    书山岂忘题名志,考场须为问鼎人。

    我主沉浮天莫挡,腾扬浩气满乾坤!

    写完诗歌的最后一个字,他看了看钟,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多分钟,于是举起手来:“老师,我写好了。”

    监考老师示意他不要离开座位,来到他身边收走了试卷和答题卡,清点完成后,点了点头。尹龙走到教室门口,等着巡考老师来带他,高考不像其他考试,就算提前交卷,也只能统一去答疑室休息,不能离开教学楼。但哪怕是这么一小段路,尹龙也尽量靠走廊外侧走,任凭金色的阳光洒在脸上、身上,深吸一口略带暑热的空气,再没回头看过一眼考场。

    那天中午,学生的餐盘里有四个菜,食堂额外送给每人一个红烧鸡翅,寄予着恒中对这届学子展翅高飞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