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雨后楚天晓 > 第13章妇唱夫随

第13章妇唱夫随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江城市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神农区首当其冲。接到神农区里的通知,所有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必须于正月初二回单位报到。张大康作为挂职锻炼的黄鹤村一把手,就得服从组织的安排,加上村里的事让张大康有些放心不下,结果,他大年初一大清早就骑共享单出发去黄鹤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一线中来。

    自古百姓之事无小事,疫情期间,村民可以大白天在家洗衣擦地,做饭弄菜,一日三餐之余,吹牛、聊天、看电视剧。或者难得清闲地在自家庭院散散步,看看书,上上网,或打打网球,一天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

    可他们村干部就不同了,现在是“抗疫情”的特殊时期,肩上多了一挑担子,身上扛着一分责任,每天除了关注村民的集体动向:谁家缺粮断顿、物资短少,谁家老人孩子感冒缺衣少药,谁家亲戚上门走亲访友。。。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事无俱细,面面俱到。还得配合镇上派出所和各村的治保员,经常到村上各处巡查,还要在村路口严防死守。

    如今,江城市疫情严重又波及全国,凡是从外地打工回来,或是从江城市里回来的人,村委会都要出面进行询问并登记造册。黄鹤村是个劳务输出村,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外出务工者。现在全国各个省市区都已经“沦陷”,又正值春节,人来人往的,这可马虎不得。

    张大康愰愰悠悠,一路颠簸地骑车行走于蜿蜒的村道上。 回想起昨天临近午夜的情形,他心里隐隐有些担忧。妻子吕文丽拖着疲惫的脚步,特意抽空回家来取些换洗衣服及个人用品,张大康的岳母急忙从床上起来替女儿热好饭菜,等着餐桌边等后洗完澡的吕文丽过来吃饭。

    吕文丽却一脸困惑愁容锁眉地说:“吃不下,不吃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你都累了一天,不吃咋行?”母亲爱怜地责备道。

    只听见吕文丽自言自语地说道:“太感人,太扎心了,我心头堵的慌!”

    张大康见老婆情绪有些不对,急忙奔过来问究竟,希望她能把心中的烦恼向他或者岳母倾诉,结果,在他的再三追问之下,吕文丽才极不情愿地讲了她们医院里很多医护人员家属感人的故事。一位二十六、七岁的护士,女儿刚一岁尚未断奶,接到进病区工作的指示,毫不犹豫地执行医院的安排,爱人关心地问:“孩子还没断奶,可以暂时不去病区吗?”

    “我不进病区,就需要换别人,都是医院里的同事,我不可能那么自私。”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素的同事情感,毅然放下待乳的孩子来到病区工作。由于断奶身体的不适应,每天肿胀难受,这名护士每天需要喝着断奶的中药在病区工作。

    还有一位男同事陈克功,是江城神农医院肺病检验科医生,与战斗在病房里的医生不同,他只身藏在实验室内每天与病毒打交道,是外人“看不见的医生”。陈克功和同事负责患者核酸检测工作,一次检测过程要用约6个小时,实验室一天进行两批次检测。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需要不间断工作12个小时,因为手部长期捂在橡胶手套里,汗水无法排除,他的手早已长满红斑烂疮,平时他都不敢把手伸出来示人,怕把同事给吓着。

    有一次,吕文丽无意之中看着陈克功偷偷换手套时,才发现他的手开始溃烂出血了,看着真让人心疼。但患有小儿麻痹症的陈克功却苦笑着对她说:“每个人都有这种情况,我可能因为体质的原因严重一点罢了。虽然工作很累,但我不能退缩,外面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出结果。”

    最让吕文丽接受不了的事,是身为同事的护士袁珊珊的双脸,已全部溃烂变形了却还在坚守岗位,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她那张脸将来会毁容,这对一个年轻女人来说无疑是最残酷的折磨与打击。现在每天收治的病人源源不断,而医护人员却忙不过来,根本没有替班与轮休的条件。

    一想到这些,吕文丽的内心就焦燥不安,这种局面何时是个头?这些见闻让她受到触动,心情难静。都快两点钟了,饭菜早已冰凉,吕文丽却还在娓娓与母亲、丈夫诉说那些感人肺俯的事件。

    吕文丽毫无睡意地继续说道:“疫情就是命令!前天晚上,我们科室收治了两位来江城做眼科手术的病人。我和手术助手、护士们根本无暇多想,按照感控培训的‘新冠肺炎救治流程’,快速穿好防护服,立即进入隔离病房。由于戴着头套发热出汗,我的眼镜上全是白蒙蒙的一片,无法看清病人的创口,我便摘下了护头套。说实话,从进入那一刻起,我们差不多把生命挂在裤腰带上了,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

    全院防护物资非常的紧张,我们尽量节省使用防护用品。为了避免上洗手间,我们上班时间都穿上纸尿裤,甚至每个医护人员都尽量少吃少喝。梅超风院长还时刻关注着患者病情,叮嘱我们不仅要为患者做心理疏导,同时也要满足他们的生活所需。我们每天都去病房和患者沟通交流,给他们测体温、采血、静点、发口服药、送饭,提供生活必需品,同时还要做好环境消毒。

    除夕夜这个晚上,谁都想和家人一起过年,但我们医护人员彼此都心照不宣。因为这份职业,这份责任,我们必须坚守岗位。隔离病房的患者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疑似者,他们的思想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地用爱心、耐心抚慰他们,时刻关心他们所需所想。告诉他们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我们医护人员会陪他们一起过年,我们就是他们眼前的亲人!”

    听完吕文丽的叙述,张大康的岳母早已感动得泪流满面了。而张文康则激动地将妻子拥在怀里紧紧抱住不撒手。

    第二天一早,吕文丽早早地与张大康告了个别,临行前,张大康很不放心,再三嘱咐妻子要保护好自己,千万别感染上病毒。老婆吕文丽撇了撇嘴,开玩笑地说道:“我这个人天不怕地不怕的,加上我又是医生,病毒见了我,也许就像老鼠见了猫,会躲得远远儿的,放心吧,我已经练就百毒不侵之神功了!”

    张大康嗤之以鼻:“你当自己是变形金刚?还百毒不侵?那病毒可不管你医生大夫还是护士小姑娘,它有可能见缝插针,趁你不备暗中偷袭,你可不要再大大咧咧了,一不谨慎小心,说不定就会像关长那样,大意丢了荆州。。。”

    “呸、呸、呸,你个乌鸦嘴!临别时,你说我点好的不行吗?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干的救死扶伤的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就像听到冲锋号的战士,就该勇猛向前,绝不回头。”

    吕文丽的母亲也在一旁敲打她:“有这干劲和决心是好事,我也知道这是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保住了身体,才谈得上救死扶伤,才能够拯救更多的病人!豪情之下,你其实只是大康的老婆、儿子张悦然平凡的母亲和我的女儿,只不过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白色外衣而已。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你身体好,救多少人我都为你高兴,妈妈都为你点赞!”

    吕文丽明白做母亲的良苦用心,但她工作的神农医院,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就忙得不可开交。全体医务人员将始终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最大的努力。

    面对此次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她和丈夫都将用行动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那一句句铮铮誓言犹言在耳,正激励她们在抗疫前线奋勇前进,这是对新时代共产党员使命担当的最好诠释。

    常言道“家有一老,赛过一宝”呢。好在岳母在家,儿子张悦然的日常生活有了着落,这才让张大康放心地离开家回到黄鹤村。在他心中,除了抗疫的这一件大事外,其它一切事情都暂时放下。

    从神农区回到黄鹤村的一路上骑自行车,沿途所见所闻,气氛似乎有点冷清寡淡的味道,没有看到往年那种赶大集,逛庙会,放鞭炮的过年习俗,但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红灯笼的热情仍在。

    黄鹤村一共有十二个生产队,村委会所在地前面有一条大河叫汉江。千百年来,弯弯曲曲的汉江水滋润着这一片土地,古往今来,孕育和演绎了许许多多的人文故事,不仅有飘香四海的久久鸭,淳香浓郁的神农本草药业,驰名中外的武昌鱼,汉江与长江互相交汇,一江相连,一衣带水,形同手足。

    村委会大门口的两边外墙上,“防控新冠肺炎 党员先锋在前”、“防范疫情勿侥幸,人人有责当重视”红幅标语格外醒目,村委会院子正中有一座贴大理石的国旗杆台,上有三根旗杆笔直挺立,最中间那根上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一座二层小楼走廊栏杆上也有“万众一心,不畏艰难;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的类似标语,村委会大院的左侧是群众性健身器材聚集地,右侧是板报拦、村委会帐务公开栏、江城市抗击新冠疫情指挥部的红头文件赫然在上。以往从村委会过上过下的人们都说,现在的村委会、村支部弄得高雅大气,有模有样,真有点儿“周吴郑王”的架势。

    看到张大康大年初一早上就意外出现在村委会院里,在此散步做早操和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的村民和几个村干部,纷纷起身向他热情地打起了招呼。称谓虽然五花八门,但从中可以看出,张大康在村民中颇受欢迎,在老百姓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张大康他抬头扫了大伙儿一眼,呵呵,村委会这么早就已经来了好些人:村委会主任李建设,妇女干部孙玉香,五保老人伍爱国,还有村民景地行、白敬轩、张三娃等聚集于此。“村”的组织建设搞了多年,但村民们却还是几十年一贯制地爱扎堆在村委会院坝里聊天说事,他们一直把这儿叫做“大队部”,很少改口称它为村委会。

    村妇女主任孙玉香先是吃了一惊,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亲切又调皮地打起了招呼:“轻风徐徐拂面而过,那么清爽那么轻柔,这是春天的信息。初一开门见喜,领导果然来到!张书记,过年好!”

    村主任李建设一见,也急忙迎上前说道:“张书记早,新年好!”

    “大康书记好!”村民张三娃也跟着李建设后边招呼道。

    张大康高兴地回应着:“伍老、过年好!景地行、张三娃、白敬轩,你们早!呵呵,咱们村委会的干都来啦?还挺齐全嘛,好像事先约定似的!哈哈哈。。。”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山河无恙,人间皆安!张书记,大年初一您也不在家歇息,还撵回村委会办公?有哪门子着急忙慌的事要办嘛?难道就不能等到消停地过完年再说?”村民景地行开口问道,他的话也代表着其他村里的意思。

    “嗨!要说急事大事,那就是咱们村里抗击‘新冠疫情’是件头等大事!刚步入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我们所有人都敲懵了,现在每天醒来都有很多坏消息等着我们去看。漫漫人生路,修行和风险管理是一辈子的旅程,就像这次疫情,简直就是突然的噩耗,时刻都在告诫我们麻痹大意不得,要时刻做好抗疫防护工作!嘿嘿。”张大康说完,咧嘴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