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尊_天蚕土豆_歪小说 > 都市小说 > 仡佬 > 第18章 艰难

第18章 艰难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至于那篇苦思冥想的演讲稿,更是一个词都没用上。

    孔春生哭过以后,张栓就冷静下来了,若按照演讲稿上各种收入、发展对比来讲,村里能听懂的没几个。

    这也是年轻人的弊端,想起一套是一套。脑子一热就能蹦出个想法来,好在张栓明悟的快,没闹出笑话来。

    待众人走后,刘和全沉默无声帮着张栓把东西收起来,一句话没说就进了屋子。

    张栓知道今天孔春生的事,对刘和全打击不,放好东西后,也跟了进去。

    就这前后脚的功夫,刘和全已经拿出了烟锅子,抽了起来。

    张栓坐在刘和全身边,没有说话,双眼无神的盯着前方。

    在村里,一位长辈的过错,哪怕是年轻时的过错,也不是他这个晚辈可以多说的。

    子不言父之过,这是规矩!

    两人就这样,一个抽着闷烟,一个默默的坐着,谁也没有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刘和全才哑着嗓子,说:“栓子,去睡吧!”

    曾经在孙子眼中伟岸的形象,随着张春生的一句话,轰然倒塌!

    恨,谈不上;悔,从未有过,当初不那样做,死的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人,哪怕最终她离自己而去,但也绝不后悔!

    张栓走到门口,停下脚步,说:“爷。”

    “嗯。”

    “我只知道,你是我爷!”

    “睡吧!”

    刘和全笑了,有这句话就足够了!

    可笑着笑着,却又哭了……似追忆,也似亲情!

    第二天清晨七点多,张栓就从床上爬起来了。

    洗漱完毕和刘和全道别后,就直奔赵东河家。

    赵东河五十来岁,张栓对他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神人”!

    一辈子没有老婆,无儿无女。

    自从二十多岁在矿上砸断腿、截止之后,就开启了他的“进化”之路。

    住院期间,跟同病房的一个老神棍学过算卦。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硬是凭借超人一等的强记本领,学了个七七八八。

    老神棍对他也颇为中意,出院后带他算过几次卦,赵东河也机灵,察言观色的本事也不赖,半年后正式出师。

    也该他时来运转,还真算中了几个,慢慢传出了名气。

    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他正得意之时,老神棍失手了,栽在了一个大哥手里。

    那时候,社会乱的很,恐惧之下,赵东河灰溜溜的回到了仡佬村。

    矿场的赔偿,加上算卦所得,也算有些积蓄。

    爹娘百年后,也是风光大葬。

    所以像赵东河这种有看家本领的、不愁生活的最易攻略。

    看到赵东河家的院子,张栓心中唯余酸涩。

    自打其父母走后,院子再也没有修缮过。

    原本两米高、盖有青瓦的土坯院墙,已残缺不堪。墙头零落的长着一些仙人掌,勉强护住泥土不被雨水冲刷。

    大门上面已成朽木,下面有些修补的痕迹,倒还算完整。

    院子中,只有两条通往门口和茅房“v”形道,其余地方杂草丛生、落叶遍地。

    土坯房,裂了三条近十厘米宽的大口子,摇摇欲坠。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随时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哪怕正值三伏天,张栓也只觉阵阵凉意,心中满是凄凉。

    在院门口站了片刻,压下心中的寒意,张栓才喊道:“四哥,在家吗?”

    赵东河,家中排行老四,上面三个哥哥早已出去几十年,父母在时,隔几年还回来一次,父母走后一次都没有回来过。

    在这地方,穷就是最根本的罪恶,除了愿意留下来的人,没人在意孝顺与情感!

    可其中的心酸与苦痛,只有自己明白!

    赵东河在屋中答道:“在咧,快进来吧!”

    张栓往屋内走去,赵东河也迎了出来。

    不知多久没洗过的黑短袖上附着着一层污垢,油光发亮。

    身下是一块厚木板,上面垫着一层破布,挂在他的肩膀上。

    手上各拿一块十多厘米的木块,那是他的脚,支撑着他前行。

    肩膀上放着一根扁担,两头各挂着一个二十厘米高的铁桶。

    赵东河热情的说:“咱兄弟俩我也不和你客气,进屋坐吧,没水了,我到河里挑担水回来,给你做饭!”

    张栓只觉眼睛酸涩,眼泪欲下,深吸口气,打起笑脸,一把接过他肩上的扁担、水桶,说:“你歇着吧,这水我来担!”

    以前,他就像一只被保护在翅膀之下的雏鸟,衣食无忧,也不想些什么,更不能体会到赵东河的生活之难,屡次来他家蹭饭,哪怕心怀感恩之心,也从未挑过一担水。

    赵东河说:“哪能让你这个大学生给我担水,赶紧坐吧!”

    张栓不理他,挑着扁担就走,边走边说:“我走啦,你歇着就行。”

    从赵东河家到河边,大概有六七百米,路最窄的地方不到一米,边上还有个十来米高的悬崖,中间还有个长约两百来米三十度左右的坡。

    就这样的路,平常人走起来都要多加心,赵东河凭借双臂在这样的山间道上挑水,其艰险可想而知。

    张栓无法想象,赵东河这么多年来是怎们坚持下来的!

    仨伏天,哪怕山里凉快,四年没挑过东西的张栓,也是汗流浃背,肩膀刺痛。汗水的刺激,连背上几乎无感的伤口,也疼了起来。

    将两桶水,倒到水缸里,张栓长舒了一口气。

    见张栓这个模样,赵东河说:“不好受吧,看你下次还逞强不逞强了!”

    张栓尴尬的笑着说:“这不是几年没干过嘛,等习惯了就好了。”

    赵东河叹气道:“也不知道你图个啥!”

    张栓转移话题说:“四哥,准备做啥饭?”

    “到这儿可没啥好东西,就疙瘩汤吧,再炒个鸡蛋。你先歇歇,我去烧火。”

    张栓说:“我来、我来!”

    “大学生就是不一样了,以前可没见你这么勤快!”

    张栓笑笑不语,砍起柴来。

    可能是赵东河不方便,柴都是些细枝,也不像别家一样将柴砍好,整整齐齐的堆在灶火旁,而是整根的堆在一起。

    张栓不顾赵东河的反对,待赵东河做好饭,他已经将柴火全部砍成合适的长短,堆放在灶火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