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号,许秋跟合租室友郝仁打了声招呼,然后独自背着电脑包,踏上了回家的绿皮火车。
相对于春运来说,暑假期间的火车票还是稍微好买一些的,再加上许秋买的是学生票,可以提前购票,因此他成功买到了两张硬卧票,都是他喜欢的上铺。
大四毕业生在回家的时候可以凭学生证买一次学生票,研究生新生凭录取通知书也可以买一次,就是需要随身带着本科学生证和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还是挺麻烦的。
这个暑假,和之前的几年也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许秋的打算就是宅在家里,偶尔出去走走亲戚。
大学毕业后,之前的高中同学基本上也都同步大学毕业了,不过,今年连聚会都没有组织起来,因为大多数人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化身为一枚枚螺丝钉,踏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名光荣的打工人,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离开象牙塔,褪去了学生的身份后,除了教师之类的职业,就已经没有暑假之说了。
晚上,许秋吃了一顿家里做的“摩擦擦”配猪排骨。
“摩擦擦”是北方的一种面食,主要原料是土豆,面粉,肉泥,配着辣椒、盐、黄油、花椒粉、干姜粉、葱、香菜做成的蘸料,味道滑而不腻,吃起来非常的爽。
饭后,许秋美滋滋的躺在自己房间的大床上,进入模拟实验室。
之前的10:ii-4f体系,效率已经优化到了144,距离完成进阶任务需要的171,只差一步之遥,他打算趁暑假期间,把这个任务给完成了。
于是,他总结了一番现有的优化途径:
一方面,是给体材料,目前主要的宽带隙聚合物材料,由韩嘉莹负责,她从初始的fa和&bd&b-体系,分别开发了h系列以及&bd&b-衍生物体系。
h系列,到h4为止,基本上已经优化到头,除非大幅度调整d单元或者a单元,可那样的话,便将成为一个新的体系,暂时没必要步子迈那么大,主要原因也是随意调控分子结构的话,大概率获得不了好结果。
&bd&b-衍生物体系,目前到手的只有&bd&b-s,其性能和h4相当,另外还有&bd&b-f和&bd&b-sf,单体已经从深城光电公司购得,就差最后一步聚合反应了。
另一方面,是ada类型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主要基于原初的id-ii,以及现在的基准材料ii,目前有四条优化路径。
其一,d单元的侧链改性,目前有ii-h、-ii、idi三种,均表现不错。
其二,d单元的主链共轭长度改性,从原初的id,到ii中的id,以及后来邬胜男fi中的f单元,暂时的结果来看共轭长度越长,禁带宽度越,具体对光电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因为样本太少,日后可以让邬胜男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其三,a单元的改性,有i-f、i-4f、i-l、i-4l、i-d、i-六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有i-4f和i-,对应的是双氟取代的ii-f,以及单甲基取代的ii-,而单/>双氯取代的体系整体拉胯,但不排除在其他体系中会有效;
其四,模仿id
盘点过后,许秋首先让模拟实验人员开始合成两种给体,&bd&b-f和&bd&b-sf,并在合成完毕后自动进行器件性能摸索。
指令下达,模拟实验人员迅速开动,重蒸甲苯、制作氮气球……
接着,许秋开始对受体材料进行优化,路径非常清晰,就是把两种有效策略进行组合,从而得到新的受体材料。
不过,当他下达合成包括idi-4f、idi-等材料的指令时,却被系统提示“无法执行当前指令,请提升实验技能,或提升权限等级”。
“有点类似于我之前尝试让模拟实验人员合成ii-4f时模拟实验室的反馈啊。”
许秋分析了一番,大致推断出来了原因,两种给体的聚合反应是他已经熟练掌握的sill偶合反应,因此模拟实验人员可以直接操作。
而ii-4f、idi-4f、idi-这些材料,中途有些合成步骤他并没有亲自操作过。
比如ii-4f的前几步反应,涉及了噻吩单元上的长链烷氧基侧链的引入,这步反应许秋只知道反应过程,但没有亲手实操过;
idi系列也是同理,引入直链烷基,用到的卤代烃反应,他也没有实操过。
不过,许秋也不急,假期很长,可以先等两种给体材料的结果出来。
如果效率没有突破,他就手动把那几种受体材料合成出来,反正现在模拟实验室i也有16倍加速,一两天的时间基本就能够搞定。
第二天一早,许秋便被系统的消息刷屏,整个人打了个激灵,顿时清醒了过来。
检测到宿主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达到1八八,已打破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光电转换效率世界纪录(11),且提升幅度超过05。进阶任务已完成,获得0000积分,权限等级1。
当前权限等级为7级,模拟实验系统i、ii升级,解锁模拟实验系统iii。
检测到宿主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太阳能电池。
获得进阶任务(二选一):以第一作者/>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i一区文章10篇(宿主已发表4篇);以第一作者/>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任一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任务奖励:0000积分,权限等级1。
模拟实验系统ilv6:
可以扫描一定空间内的实验设备、耗材,并在系统空间中将其完全模拟出来,宿主可以在模拟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每时消耗100积分。
当前可扫描的空间上限01立方千米。
模拟实验室内开启内置加速功能,当前开放倍率1/>-倍,使用该功能时,消耗积分为100倍率积分每时。
模拟实验系统iilv:
基本的模拟功能等同于模拟实验系统i,但时间流速与现实一致,且不可加速。
允许宿主创造个初级模拟实验人员,其各项实验技能等同于宿主自身,可以对其下达实验指令。
每个模拟实验人员在执行实验指令时,每时消耗100积分。
模拟实验系统iiilv1:
基本的模拟功能等同于模拟实验系统ii。
允许宿主创造1个高级模拟实验人员,其各项实验技能等同于宿主自身,可以对其下达实验指令。
每个模拟实验人员在执行实验指令时,每时消耗100积分。
允许宿主支付额外的积分,让高级模拟实验人员执行宿主未熟练掌握实验技能的实验指令,依据实验指令与宿主已掌握技能的相关程度,消耗的额外积分,最低限度为01倍,最高限度上不封顶。
科研辅助系统
权限等级:7
积分:16万
……
许秋开始盘点收获。
首先,是器件效率突破到了1八八。
许秋查看了一番详细的数据,体系是&bd&b-f:i-4f,而另外一个&bd&b-sf的性能,反而不如&bd&b-f,不过也没差太多,最高效率是167。
看来将两种有效策略组合后,并不一定都会获得更好的结果。
其次,新开放了模拟实验系统iii,允许耗费额外的积分,执行未熟练掌握实验技能的实验指令。
也就是说像ii-4f、idi-4f之类的材料,现在可以让高级模拟实验人员进行合成,只是需要的积分更多一些。
但是,上不封顶的话,这就有点过分了吧……
要是一不留神,搞个千倍、万倍的额外积分出来,眼下这16万的积分都经不起一时花的。
许秋直接设置了一条规则,除非他主动修改这项规则,不然如果实验操作的额外积分消耗倍率超过10倍,则默认无法执行;倍到10倍之间,需要询问他的意愿;而倍以下的,默认可以直接执行。
设置好后,许秋开始进行测试。
他吩咐高级模拟实验人员,先是随便选择了一个简单的sill反应,额外倍率为0,也就是不需要额外的积分消耗;
随后,又尝试了idi-4f的合成,额外倍率为0倍,idi-的合成,额外倍率为04倍,ii-4f的合成,额外倍率为06倍;
接下来,基于ii的场效应晶体管的开发,额外倍率为6八倍;可控核聚变,托克马克装置的开发,额外倍率为10万倍。
果然,跨界程度越大,额外倍率就越高。
像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也就是ld,和有机光伏相关性比较高,虽然许秋之前没有接触过,但额外倍率也不算夸张,而可控核聚变这种,需要10万倍,一时一千万的积分消耗,暂时就不用考虑了。
最后,在完成了之前三选一的进阶任务后,新的进阶任务变为二选一,不过任务要求没有变化,还是原来的那两个。
看来这三个任务是打包的,大概率完成以后会出现什么大的变化吧。
毕竟,要是能完成这三个任务,在有机光伏领域的新生代学者中,就算不是1,至少也是、5的级别,而且这个比较的对象并不是学生群体,而是和“长江”、“杰青”、“青千”这些教授们进行比较。
在剩下的两个任务中,发表十篇一区的难度比较。
许秋现在手里有四篇,路上有两篇,还有一篇发表在asl上的非富勒烯综述。
等到年底中科院发布新的si期刊分区信息时,asl多半会被划分为一区,毕竟现在它的实时影响因子都已经破10了。
另外,还有若干未整理的工作,再凑三篇一区文章出来,并不算难。
而s主刊的难度相对就比较高了,不是大佬的话,大多数课题组想发一篇这种级别的文章,平均都得准备两年左右的时间。
当然,许秋对此并不是很虚,只要顺着思路,进一步优化,慢慢取得突破,登顶也是迟早的事情。
他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