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眨眼到了公元19八9年,这是个很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我是29岁,我的人生又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我光荣地加入了大会。
这一年国家也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大事,六月份的事件几乎影响了全世界。我恰恰是在这一年的六月份,加入了大会。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对大会的感情是多么赤诚。
我早就有志于加入大会,但是当时学校的指标非常少,有时候一年才接受一个同志的申请,有时候两年才一个名额。
我在无州三中教学成绩优异,立住脚跟之后,当时的会委书记,他也兼着教导主任,就把我叫去,问我:“你想不想入会?”
我说:“当然很想啊!”
他问:“那你怎么没写入会申请书?”
我说:“在乡下中学的时候写过,但是没有机会。来到三中还不久,感觉时机还不成熟,就没好意思写。”
他说:“我们大会的宗旨,就是要把你这样优秀的同志吸收进来。”
于是他就让我写了入会申请书。并在一年之后,也就是19八9年6月17日,实现了入会的理想。
……………………
我主持团委工作之后,工作非常忙,从早到晚?在学校里,真是早晨出门见星星,晚上回家见月亮。那时候宿舍管理、学生校园文明秩序、校园卫生、安全,都归团委负责,责任很重,压力很大。而且当时我还兼着上课,工作之繁重,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
我还记得,刚干团委书记的时候,新宿舍也建成了,归我管理,往里面抬床的事,都是我亲自负责的,曾经和老师学生们一块抬床。那时候的宿舍里一般是住10—12人,需要放五张或六张双层床。
因为每个班的男女生人数不一定,而又要做到一个宿舍的学生是同一个班的,这样才好管理纪律和卫生,所以就需要灵活安排。有时候时间紧了,我不得不亲自上阵。我作为团委书记亲自抬床的事,被看到的学生家长传为美谈,还有老师拍了照片,发在了《无州日报》上呢!
我当了学校办公室主任之后,工作更是有增无减。办公室主任这个岗位,就是一个单位的大管家,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枢纽作用。领导的讲话稿、日程安排、走访接待,学校的舆论宣传、组织人事、会议文件、来信来函、咨询电话……全部由我负责处理,忙得我恨不能一个人劈成好几个来干活。
又过了两年,因为实在忙不过来了,领导才不再让我任课,而是当专职的中层领导了。
……………………
这种披星戴月忙忙碌碌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6年底,才告一段落,我得以喘一口气,歇一歇了。这一年我被选为驻企业的领导干部,到咱无州某大型国有企业挂职锻炼了一年。这段时间,相对来说,虽然也很紧张忙碌,但是我的心情还是比较放松的。
200八年我回到无州三中以后,当了专职的会委书记,这以后,我主要是负责学校的会务工作。说实话,那时候关于大会的工作比较少,往往流于形式,上级有了任务,一般也是纸上来纸上去,以会议落实会议,活动不多,压力不大。我的工作相对比较清闲。
但是自从2012年底以来,上级加强了对大会的管理,各方面工作更多更细更实了。可以说我的工作又重新忙碌起来。每天事务不断,经常有各种会议,会建活动。我的生活又过得有点像当年当团委书记时候的忙碌样子了。
现在会建工作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了。会建对一个学校是一票否决的头等大事。尤其是无州划归齐州管辖之后,上级更是重视会建工作,齐州市教育局里专门设置了会建处,严密掌控着每个学校的会建工作。
在我主管无州三中的会建工作之后,咱们学校的会建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学校多次被评为会建工作先进单位,我也多次被评为会建工作先进个人。应该说我在这方面花的心思确实不少,取得了一些名副其实的荣誉。
……………………
我常常在会员的会议上讲,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究竟为什么选择入会?不应该是为了提拔当干部,升官发财,谁这样想,谁就是一个入会动机不纯,鬼迷心窍的庸俗市侩!我们应该是为了全心全意给人民做贡献,做群众的榜样,工作冲在前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才是一个会员最大的光荣。
尤其是作为学校工作人员,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我们更应该对得住自己的良心。绝不应该庸俗地混日子,只把教师工作当作一个普通的饭碗。我认为只有具备这样一个正能量的心态,工作才可能真正是努力认真的,否则,很可能就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
自从去年以来,咱们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活动。我认为确实应该这样,真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行。
……………………
应该说,在我行将退休的时候,即将离开工作战斗了近四十年的学校,在这样一次全体会员的会议上,同志们给了我一个总结自己人生和工作的机会,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也为同志们与我在无州三中共事,团结合作了几年以至于几十年而心怀感恩。我与前后几任领导搭班子工作,总体说来也是默契和顺利的。我很感动老师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我谨向你们为无州三中教育事业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些年轻同志,刚上班不久,我这样说一说自己的历史,也许对他们的工作有一定启发作用,所以才啰啰嗦嗦地说了这么多。我说这些,不是表白自己做了多少工作,取得了多少成绩,而是想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同志们的工作热情。
榜样是灯,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驱走黑暗的彷徨;榜样是指南针,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令我们不再迷茫;榜样是船,让我们扬起希望的帆,带我们驶向胜利的彼岸!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榜样,做一个合格的会员,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
我的谈话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我郑重推荐大家认真读一下近期在学校上发表的,几篇介绍我校模范教师的文章,从中汲取工作的经验和奋斗的动力。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学习榜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者!
下面我把文章转发到我们会员的微信群里,希望大家不仅认真阅读学习,也要在上动起手来,点赞+在看+转发=贡献!这样就会在齐州市各学校微信公号宣传力的排行榜上,让我校的名次更靠前一些。
……………………
——附录1:
孙月:做灵魂的唤醒者
教师介绍:
孙月,中学高级教师,齐州市无州三中化学学科组长,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爱事业、爱学生,以敬业奋斗为乐。在她的带领下,无州三中化学组全体教师为教育教学工作挥洒青春和热血。
(一)
锐意进取,争做业务骨干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在这一领域好好干,在培养好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应该有所追求,努力让自己升值,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基于此,孙老师积极参加教育系统开展的各种教学、科研、德育等方面评比活动,努力成为骨干教师。
孙月老师的教学独具特色,成绩突出,多次为全市提供示范课,并在全市学科教学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孙老师曾经荣获无州三中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无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无州市电化教学能手、河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优秀学员、无州市优质课一等奖、河东省电化优质课二等奖,北师大附属学校第二届“海威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2013被无州市教研室聘为化学兼职教研员。2019年入选无州市普通中小学学科中心组成员。多篇论文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2014年11月—2017年12月,她完成河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子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取得事业新突破。
(二)
关注心灵,呵护学生成长
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行为习惯良好的人、一个不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人。
“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为人师表尤显重要。在生活中、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思想积极、不断进取。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不以成绩定优劣,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以应得的关注。
她的公正、公平、真诚、无私与爱心,赢得了学生的钦佩、喜爱、尊重与亲近。许多在别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在她的面前变得阳光、积极向上。至今,她所教过的学生,其中不乏那些“问题学生”,经常与她联系,致问候及求助,她是他们贴心的朋友。是他们的“妈妈老师”。而学生也以实际行动回报她,学生多次获得化学竞赛奖项。每当此时,她心中就有一种叫“幸福”的情感在涌动。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推动另一朵,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地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编辑亓青)
……………………
——附录2:
尹茹:不忘教育初心,真情培育人才
教师介绍:
尹茹,3八级英语教师,曾荣获教学先进个人和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她二十六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工作在教学一线。她授课条理清晰,认真负责,严谨耐心,内容丰富,课堂气氛好,总能把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授课内容通俗易懂,得到学生一致好评。
(一)
用真情育人
从教二十六年来,尹茹老师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信任。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爱老师”。她重教书,更重育人。她常对学生们说:
“要‘修业’,先‘进德’。要会学习,更要积‘德’。学生是家长和学校的希望。除了学习,学生还要会‘玩’,因为我们的高考考的是素养,知识是活的,学习永远在路上,要劳逸结合,‘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随处是关于写作的话题与素材。”
在学习上,她是学生的引路人。身为英语老师的她,专业水平高,讲起课来让学生易于理解,大有收获。同时,她也有很强的计划性,学期任务总能有条不紊地完成。她也会邀请她以前的学生来学校,为学生介绍大学生活及分享学习经验;传阅以前学生的优秀笔记和试卷,不断地鼓励大家前进,让同学们学习有目标,有动力,有方法。
她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同学们也总愿意和她谈心,她也尽可能满足同学们的愿望,她会在英语课上开展班级内的英语学习竞争对手、英语词汇短语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活动,使同学们的高中英语学习丰富多彩。学生们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学会的不仅是学习,还包括如何做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用爱搭建桥梁。”
她关心班级每一个学生,了解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烦恼,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于细微处见关爱。若仅有爱,没有严,这不是真正的爱。她秉承 “严而有爱”的原则,在学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做笔记、敢于质疑、学会总结等。她和学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工作中谦虚谨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得到学校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
用真心教书
尹茹老师是一个特别踏实、特别认真、特别勤奋的老师。从教以来,她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始终秉持“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的教学追求,努力打磨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
课堂中,她鼓励学生张开嘴巴,大声读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她的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展示、主动朗读的氛围早已养成,学生们爱上了英语课。她切实抓好教学的每一个基本环节,深钻教材,认真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合理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尹茹老师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精讲精练,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反对题海战术。加强培优补差,对于英语方面的特长生,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这些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将来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辅导,对班上的特殊学生,她非常关心,总是嘘寒问暖,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制定出帮扶计划与措施,使这些学生也能像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她还擅长寻找学生的闪光点,用鼓励代替批评,用热情代替冷漠,激发孩子进步的潜能。学生刘作文感慨地写道:
“以前的我是人人讨厌的学生。老师对我早已失去信心,都不管我,我很逍遥,也很自在,有时感觉这样也挺好的……但自从遇到了殷老师,一切就都变了。因为她总是能从我一大堆错误中,找出我一个小小的优点。而正是这些表扬,让我知道原来我还有优点,我还有希望……”
尹茹老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恪守职业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在一切场合都为人师表,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在教育这条漫漫长路上,她一直在朝着心中最初的梦想砥砺前行。(编辑亓青)
……………………
——附录3:
春风化雨花千树,矢志不渝育桃李
教师介绍:
宋鹏,2003年毕业于河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会会员,36级英语教师,级部副主任,原无州市第三期无州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园丁奖、第四届“无州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在17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她始终坚守着朴素的信念和不灭的情怀,笃定前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家长的认可、同事的好评,她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教师的初心和使命、理想和信念。
(一)
精心设计,打造魅力课堂
宋鹏老师始终坚持“用智慧、品质、温度浇灌花朵,静待花开”的教育主张,注重教学理论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她的课堂上,知识与技巧在自然的过程中渗透,文化与思维在不知不觉中碰撞发光,她的课总能引领学生“拨开雾见明月”,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宋老师说过,她最喜欢的是听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声音”,看到学生顿悟之后开心的、会心的、真心的微笑。学生刘一哲曾经这样来描述她的切身感受:
“在轻松的氛围里,能学到知识,也能找到一些记忆的要点,还能体会不一样的情感和多样的逻辑思维,总之,很舒服,很充实!”
(二)
推心置腹,愿做良师益友
陶行知先生说过:
“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作为级部副主任,宋鹏老师深知这个道理,在负责级部学生纪律检查的过程中,她总是会在工作之中甚至工作之余给个别学生“开绿灯”,用师爱的智慧转化学生。
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宋鹏老师会与他们真诚地交谈,力求在谈话中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平等对话,因势利导,制定协约,给予鼓励和信任,静静观察他们的成长变化。同时不忘适时提醒、阶段性总结。
高中阶段的女孩子对某个男生动心思那是非常正常的,每当这时,个别学生会说给她听,宋老师总是积极引导,教育她们:朦胧的感觉是最好的,不要去捅破这张纸,以美丽的人生为目标,做你应该做的事,让这种感觉成为你记忆中的美好。
(三)
言传身教,敢为言行模范
宋鹏老师认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言一行都应该为学生树立典范。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她严谨认真,计划周密,落实到位,为级部创造了一个条理、清晰的工作流程,为学生打造了高效、实效的教学循环。
她还注重塑造教师魅力,教学中渗透美育,在语言美、课程美、板书美、动作美、表情美等方面努力研究和尝试,让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受益一生。
谈及未来,宋鹏老师真诚地说:
“荣誉与收获都属于过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足履实地,仰望星空,以更加科学的理念教书育人,以更加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致敬伟大的新时代。”(编辑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