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你知道咱无州出了一个大事吗?
治平:呵呵,啥大事?我不爱关注咱无州这点小地面的新闻。
小杨:无州工业区里的一个公司,搞融资的,融了二十多个亿,在龙园宾馆东边买了一块地,就在碧桂园西边……
韩梅:奥,我知道那一大片地。那块空地本来是我们单位想在那里盖楼的。结果我们单位原来的老领导没答应。那个位置那么好啊,紧挨着无州一中,建起来就是个高档学区房!一直到现在,宾馆职工一说起来这事来,一大满家子还都骂他呢!
治平:工业区的那个公司,买地也是为了盖楼吗?
小杨:当然了。可是依我看,这块地谁也利用不起来了。本来嘛,原无州市的领导是想卖给碧桂园或者恒大,但是无州工业区教委里有个领导,想让自己亲戚开发这块地,他能量挺大,最后这块地就让工业区拿去了。
结果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无州划归齐州市管辖了,盖楼必须得找齐州市规划局了,所以这个事就暂时搁置了。问题是搁置了之后,就出了大事。
当初那个公司搞融资的时候,答应给出资人的高额利息,再加上银行贷款的利息,这时间一拖,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地的价值。他们算了一下,现在这楼无论怎么盖怎么卖,都不可能把这个钱挣回来了!
……………………
治平:奥,融资都是融的什么人的?
小杨:嗨,工业区百分之九十九的老师,还有很多公务员,还有在医院里上班的。他们把钱攒了这么多年,几乎都扔到这个融资里来了!我这么一说,你两口子就该庆幸了吧!你们是大市级单位,他们没资格来找你们融资,才让你们躲过了一劫。
治平:呵呵,的确应该庆幸。这个房产公司是领导的亲戚开的?
小杨:嗯,这个公司的法人,本身就是工业区教委里的一个公务员。但是这个企业其实是属于工业区的。
……………………
治平:他咋那么敛得起钱来呢?二十几个亿啊!这可不是个小数!
小杨:那个公司把钱扔上,挣不回来了,公司这就快宣布破产了。现在这些老师、公务员的钱,一分也没拿回来。
治平:呵呵,那他们还不愁死了?咋不找那个开发商闹去呢?
小杨:你去找人去,根本找不着正主儿。人家就说:“你找谁啊?法人又说了不算。工业区里说了才算。”
治平:这样说来,这片地的开发算是工业区教委的行为是吧?
小杨:对啊,就是工业区教委牵头融的资啊!要不那么多老师、公务员、医生,能拿出钱去吗?
治平:奥,没事,既然是教委行为,教委肯定不会让老师们吃了亏,这个钱早晚都会还上的。
小杨:这已经是三年多的事了,他们都说这钱泡汤了,够呛能要回来了。
治平:那不可能!工业区教委怎么可能把这个钱融起来,赔了就算了?
……………………
小杨:问题是划归齐州之后,谁也不管这个事了!这块地究竟应该咋开发,到现在也没有一点说法。
治平:哎呀,那些出资人还不愁死了?
小杨:这些天我在外面饭店里吃饭,经常听到工业区那些公务员在那里说:“可是亏死了,这些年简直是白给工业区打工了!简直是给工业区人民免费服务了这么多年啊!辛辛苦苦攒的钱,又都交给公家了!”
治平:呵呵,这可咋办呀?
小杨:没法办啊!工业区教委换了好几个领导了,新领导也没办法,没能力解决这个事啊!
治平:这不就成了一个死结吗?
小杨:你寻思寻思,很多老师、公务员融进去了一二百万啊!基本上能拿出来的家当,都拿出来了!
治平:拿出这么多钱来干啥?这些人就不怕风险?
小杨:就因为利息高啊!有的老师、公务员还跟亲戚朋友借钱,跟银行贷款来投这个资呢!据说是月息两分呢!利滚利,几年就能返本的。
……………………
治平:唉!这利息太高了,几乎快跟上高利贷了!怪不得他们这么疯狂地投资呢!他们肯定想着,既然是工业区教委的行为,一定是有保障的,所以就把鸡蛋都放到这个篮子里去了。
小杨: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事是极其牢靠的,发财是把里攥着,十拿九稳的……不不,应该说是“十拿十稳”。可惜不久,事实就开始疯狂打脸了!
治平:这再一次充分说明,杨柳树上不结包子啊!天上不会掉馅饼啊!
小杨:对啊,所以也就出现了悲剧,现在别说给利息了,本钱也还不起了!真是把那些身在其中的人急死了啊!
治平:谁家投几百万打了水漂,那一家人不就惨了吗?这可真是个大事。
小杨:当时他们就给签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借款合同,就跟以前打白条似的,轻轻松松就把钱卷走了!
治平:这个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啊!任何时候以高息诱惑的融资都别参与啊!不管发起人是谁,哪怕是领导,有公务员身份,也不能轻易相信啊!在涉及投资融资的大事上,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啊!
……………………
小杨:唉,啥说法也没有,房子也没盖,一直到现在还是一片荒地呢!
治平:工业区融资的人,肯定能把钱要回来。关键是里面不光是老师,还有很多公务员,估计还有不少大官呢!
小杨:嗨!人家那些官员通过这个项目已经挣到钱了,还会那么在乎善后的事吗?
治平:不过我考虑,最后这钱肯定能还给老师们,最起码本钱一定得还。这里面还有那么多公务员投资,他们不可能制定政策坑害自己啊!早晚得还钱是定了。只不过,工业区可能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小杨:恐怕不那么简单。二十多个亿啊!整个工业区一年能收入多少钱?它那财政不干别的了?从哪里弄钱来填补这个大窟窿啊?
治平:这么一大笔钱,到底上哪里去了?
小杨:不就是买了那块地吗?
治平:可是就算不开发,也可以再转手卖出去啊!钱不就回来了吗?
小杨:问题是有谁敢接盘?谁开发得动啊?这几年房地产市场不好干了,连相邻的碧桂园的房子,现在卖得还不咋样呢!
……………………
治平:我记得碧桂园刚到无州开发的那一年,你不是还咋呼了好几回,要去买碧桂园的房子吗?怎么结果也没要呢?
小杨:嗯,当时我倒是去交了五万块钱的订金。不过,后来我又犹豫了,就找关系把钱退出来了。
治平:它那里房价怎么样了?
小杨:还幸亏及时退出来了。现在它的房价,从一万多,直降到八千了。
治平:无州的这个房价也怪不可思议。按说成了省城齐州的下辖区,应该房价再涨一点才对啊!
小杨:才不是呢!当官的,有钱的,孩子在外面考住大学的,几乎都跑到齐州买房子去了!谁还愿意在小小的无州城买房子啊!
……………………
韩梅:对了,老高你去我们单位传达室拿菜了没有?
治平:哎哟!可坏了!今天忘了去拿呢!等会我送东东上学回来的时候,顺路去拿吧!
小杨:怎么去传达室拿菜?梅姐从哪里买的?
韩梅:奥,从平价超市买的。它开了网购送菜业务,我买了很多次了,价格很便宜,跟官寺批发市场上差不多呢!比一般的超市都便宜。
小杨:这个超市在哪里啊?
韩梅:在北郊,跟电厂挨得不远了。房子是老板自己的,所以成本就降下来了,真的是物美价廉。有很多城里的老头老太,坐上公交车出城去平价超市买菜呢!反正现在老年人坐公交车是免费的嘛!
治平:再说他们那些人又不在乎浪费时间。甚至正好可以通过这事儿打发时间呢!
韩梅:人家还有自己的菜园呢!小杨如果想要什么菜,我也可以给你买上,下午两点来钟,他们就送到我们单位的传达室,你过来拿就是了。
小杨:这个菜还很新鲜吗?
韩梅:嗯,人家都是当天进货送货的。
……………………
小杨:我在外面碰到了好多厉害的怪人,看看好像也没多少文化,可是人家咋就那么多发大财的呢?
治平:我觉得吧,人啊,都没有前后眼,干啥事挣钱,谁能知道啊?很多情况下也就是凭运气瞎碰罢了!
小杨:还是像刚才说的融资问题吧,这要是个人融资,早就当做罪犯抓起来了。可是工业区教委融资,就不违法,就没人管了。
治平:这不是明摆着的嘛!它的本质无非就是当官的跟老百姓借钱就是了。古人说的好,这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
小杨:工业区的那些老师,就是忒傻了,那么高的利息,居然也敢相信!
治平:没办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
韩梅:这几天宝宝还是在那个小饭桌吃饭吗?
小杨:唉,是啊,中午时间短,接他回家太累了!还不够在路上挪车的工夫呢!东东还是你们接回家吃饭?
治平:唉,东东今年没吃营养午餐。去年吃了一个多月,一顿饭十块钱,我觉得挺好的。中午我也解放出来了,不用接送他,轻松了很多。
可是今年疫情过后,开学的时候,东东的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公然不让家长们报名吃午餐了,一个劲说人家的饭菜质量很差,没营养,耽搁孩子长身体,也耽搁孩子睡午觉,在学校里没法躺下休息一会儿。
结果全班就没一个报名的了。咱也不想跟老师唱反调,只好也没报名。
……………………
韩梅:你知道东东的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吗?我估计就是因为她也要了二胎,需要回家管孩子,而班里只要有学生吃饭,就要有老师轮着值班。虽然她的大儿子也可以在学校里吃饭,可是只要值班就会影响她回家管老二啊!
治平:对啊,去年她没想这个办法,没动员家长不报,结果班里有二十多个孩子报名在学校吃饭,大概她一星期得值好几次班,就烦死了吧!她一看人家有的班,就没学生在学校吃饭,今年她也跟着别的老师学会了,干脆动员家长不报了!
唉!家长就算想报名,解放自己;可是谁好意思在群里不给老师留脸,反驳老师说的那些理由啊?老师发了信息不久,就说截止到几点没报的,已经告诉学校,她班里没学生吃午饭了!
小杨:哈哈哈!一样一样的啊!宝宝的老师也是这样啊!她也不让班里学生报名吃午餐,也是要回家照顾二孩啊!
治平: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啊!
韩梅:咱也得理解人家,人家都是照顾老二要紧啊!
小杨:班里要是没老师值班,孩子不也一样吃饭吗?
治平:那可不行。孩子们还小,要是没老师看着,打了仗闹了事怎么办啊?这可不像我们小的时候。我上六年级的时候,中午就在班里吃饭,那时候根本不存在老师值班看着这个说法。可是现在的孩子太娇贵了,学校也是怕出任何一丝纰漏,经不起家长闹腾啊!
……………………
小杨:东东的老师多大了?
治平:大概四十一二岁了吧!
小杨:我的天呐!这么大年龄了,还要二胎?这不是不要命吗?看来这个放开二胎的政策,响应的人还真不少呢!
治平:嗯,她的大儿子和东东一样大,也是上七年级了。然后前年吧,她就又要了二胎。大概去年值了一个月班,实在是受不了啦!为了照顾老二,就坚决不让学生吃午餐了。
韩梅:人家带着两个孩子,还当班主任,多不容易啊!你想想,生活得多么忙乱劳累啊!还是理解万岁吧!
治平:那是当然了。我当过多年的班主任,最知道这里头的水有多深了。当班主任,可不像只任课那么简单,麻烦事儿多着呢!要是光教课的话,相对还轻松一点。
小杨:对啊,我也看着当班主任的特别累,特别操心。真是干啥也不容易啊!
治平:只不过,当老师,生活很充实,累并快乐着。
韩梅:切!要不是为了挣钱,要不是责任和压力在那里摆着,谁愿意付出那个劳动啊?
治平: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劳动者是最美的人。劳动创造了人,人类就是需要劳动啊!那些有了很多钱,不需要劳动的人,生活往往过得很无聊很堕落呢!
韩梅:哈哈哈!我才不信你这一套歪理邪说呢!
治平:我看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劳动的重要意义,发给你们看看吧!
……………………
——附录:
不劳动是幸福的吗?(作者侯风)
我们将从一些具体事例中讨论劳动问题,为的是说明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性,并从制度设计中让人进行劳动。
(一)
劳动是一种负效用
我们知道,吃饭、睡觉是人生之必需,人一日不吃饭,就会饿得难受,一天不睡觉,就会困得难以支撑,几天不吃不睡,就会饿死或精神崩溃。
但是劳动却不是这样,劳动按其定义而言,就是人根据自己(或别人指派的)意图,利用合适的工具,加工于适当的对象,然后生产出适合人们需要的物品。
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人付出脑力和体力,并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规范的操作,因此不是随心所欲的活动,不是人的本能地活动,而需要付出意志力,尤其是当人们的活动并不是自己所感兴趣的时候,这种意志力会更加需要,而越是需要付出意志力的活动,就更加使人感到一种痛苦,或者说是一种折磨。
正因如此,以往很多时候,人们认为,劳动是一种负担。劳动经济学经常这样讲:闲暇给人以正效用,而劳动往往给人以负效用。
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正负效用进行比较,即将劳动给人带来脑力和体力的支出从而带来负效用,而由于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可以购买满足自己需要的商品,因而又有正效用。
人选择劳动还是选择休闲,理性经济人就会进行这样的比较,即劳动的负效用与由于劳动而带来收入引起的正效用相比较,哪个大,如果负效用大于正效用,则选择不劳动,相反,则选择劳动。
这里,就将劳动看成一种负担。经验给人的感觉往往就是这样,劳动往往就是一种很不情愿的事情,是一种被迫不得已的事情。
那么这样的一种负效用的活动是不是人之必需?人能不能不劳动就过得很好?
……………………
(二)
人不劳动是一种什么状态?
不劳动或不做事的你,生活得好吗?
前些年在一次研究生的前沿课上,对于当前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讨论时,我说:
“即使是合法所得,你一下子获得了许多钱,以至于根本不用劳动就衣食无忧,你是幸福的吗?不劳动了,你做什么?”
有一位同学开口便说:
“我会感到很幸福,而且我会天天去旅游。”
我顺着他的思路说开去:
“我不是多喜欢旅游,偶尔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调节一下生活可能不错,但是如果天天出去旅游,国内国外天天跑,我会觉得没有意思,这样‘为看而看’的旅游能够给你带来多大的效用?同学们可以想想这样一种天天旅游的生活状态,是幸福的吗?
我自己要出去旅游,必有好的兴致,有陪你旅游的同伴,有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有通过了解而获得的一种提升和收获,就如‘行万里路’是为了如读万卷书一样的开拓视野。
如果只是为游而游,为看而看,我怎么感到像是一种动物的本能,就是一个‘我愿意’,显得不像是高等动物的人的活动。难道只是因为你有了钱,而不得不通过你爱好的旅游来‘烧钱’?不然,这么多的钱,怎么办!”
……………………
其实与你有了钱就去旅游一样,有的人,有许多的钱,根本不用劳动,就用不完,于是这些人天天做什么?他或许并不喜欢旅游,总不能天天在房间里躺着睡大觉吧?饭有人帮你做,因为你有钱;卫生有人帮你打扫,因为你有钱;孩子有人帮你带,因为你有钱;甚至健身也有人帮你健,因为你有钱,你躺在美容院里,就有人帮你瘦身;甚至,你需要的东西都有人帮你买,因为你有钱,等等。
你什么都不用做,那你做什么?时间一长,你是不是就感到百无聊赖?不行,得找点事去做,于是你可能就去找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的情人,去找人打牌,去赌上一把,于是一发不可收,你找的情人可能正是人家的老婆(或老公),她(或他)看到了你的钱,亦或真是看上了你的人,于是可能想永远做你的老婆(或老公),或者是一个很能够‘烧钱’的主,于是这其中就惹出许多的麻烦,你会是幸福的吗?你赌运可能很好,这你不在乎,但很可能不好,于是你可能赌了一段时间,发现失了很多银两,于是你开始苦恼,因为你不可能拥有输不完的钱!
……………………
古往今来,富甲一方而最后一败涂地、穷困潦倒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就是有些人有了钱往往就不知道去珍惜,尤其是,对于不是自己用劳动创造的财富,由于得之太易而愈加不知珍惜,吃喝玩乐,很快就消费光。
为什么有“富不过三代”之说?就是因为后代们不用劳动,就有了钱;而有了钱还劳动做什么!于是对他们而言,劳动失去了动力和压力。而这些不劳动的人往往又不可能过一种简朴的生活,而且不劳动的人,会生出很多的“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钱的支持,于是他们的钱就象高处的水一样流向远方。
而且,最主要的是,一个人不劳动,他的身体会变坏,劳动使人思维敏锐,手脚灵活,生活有规律;长期不劳动,又基本不需要通过劳动而获得生活资料的人,没有生活压力,于是既没有劳动的动力,也没有增进知识和技能的动力,无所事事的情况下,人就会生出病。
……………………
“老马”对劳动重要性的强调是,劳动使猿变成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就认为,失业或劳动者的闲置会造成人力资本加速折旧;而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阿罗则从另一个方面认为,人劳动过程中能够增进才干,即“干中学”。所以,即使一个人拥有不劳动的资本,如果你从此放弃了劳动,你仍然不会因为钱多而幸福;相反,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烦恼。
说起这个话题,我们能够举出许多例子。这里转述一个来自前些年人民网的一篇报道,标题是“杭州城郊农民拆迁后一夜暴富盲目消费没落度日”,基本内容是,一名在浙江杭州城郊生活长大的大学生来编辑部反映说:自家所在的小村,村民们原本种菜为生,虽谈不上富裕,但小村宁静祥和。前几年,村民们因拆迁补偿而富起来后,村里的祥和被打破了,不少人终日无所事事,有靠打麻将度日,有的甚至染上了毒瘾,村里的各种矛盾也多了……
……………………
我们摘抄一些相关报道,就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杭州江干区某镇,原是钱塘江北岸的一个农业镇。2003年以来,随着杭州城市东进步伐加快,这里建起了客运中心、地铁站,迎来拆迁高潮。农民除了得到上百万元的房屋拆迁补偿款之外,还按照每人60平方米的标准分配了安置房,户均分配住房最低2套,最多4套。
一时间得到超乎寻常的财富,很多人这样说:
“一下子就成了百万富翁,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了。”
于是出现了如下现象:
买高档数码产品,吃山珍海味,穿貂皮大衣;
原来抽的十几元一包的“利群”换成了四五十元一包的“中华”;
有的钱一到手,就给自己和刚学车的老婆各买了一辆30来万元的小轿车;
有的原先做豆类生意,经济情况在当地属“上乘”,拆迁后,他拿到上百万的拆迁补偿款和两三套房子,就停了小生意,从此吃喝嫖赌、醉生梦死,没几个月跌落为村里的“破落户”;
因拆迁安置款引发的财产纠纷、家庭纠纷这两年也在大幅增长;
面对拆迁带来的巨额利益,不少拆迁村出现了“闪婚”、“闪离”、“闪孕”等怪象;
有不少拆迁户不甘心坐吃山空,想做些投资,然而由于缺乏理财经验,有些人把钱投给了私募基金、企业,结果“错误投资”,一辈子的心血付诸东流;
几百万元的拆迁款再加上几套回迁房,靠房租、靠村集体经济分红都能有不菲的收入,于是就业心态发生变化,拆迁农民中,许多人宁愿失业也不愿干保安保洁工作:
“难道开着好车扫大街去?丢不起这人!”
没有固定的职业,难免精神空虚,还有部分人沉湎于赌博,甚至染上毒瘾,城郊村一带的“黄赌毒”现象先后开展了好几次打击行动,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个镇目前记录在案的吸毒人员比2003年翻了一倍,当地拆迁户一夜暴富后又因为赌博、吸毒等原因而返贫者,保守估计有10……
在这里,我们不评述这种政策对农民是否合适,只想依据这个事实提出这样的问题:
突然有钱的农民,他们不再喜欢劳动,他们的钱守得住吗?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吗?
……………………
曾记得我读博士时,一位年龄长我,生活优越的同学看我打水,扫地,她告诉我:
“要学着做贵族。”
我问:
“贵族什么样?”
她说:
“就是不干活,让别人伺候。”
我说:
“可是,总得有人干活的,不然地不干净,没得开水喝。看来我就是这位干活的人,我做不了贵族。”
后来我就经常思考这个问题:都想做贵族,谁来伺候他们?而且,像贵族一样,让别人伺候是不是一个健全人的生活?我们从小说中看到的贵族们,或者自己不劳动的人,并不是幸福的。
……………………
记得2012年夏天我和孩子一起读着《红楼梦》,里面的主子们被前呼后拥的婆子丫鬟侍候着,我问孩子:
“你看哪种人是幸福的?”
她说:
“看谁都不幸福。”
的确,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一种人是幸福的:男主子不幸福,女主子不幸福,太太不幸福,姑娘不幸福,侍候人的人不幸福,被伺候的人也不幸福。人无所事事时,就会无事生非,只从事一种工作时就会感到心里空虚。
莫泊桑《项链》中的马蒂尔德因祸得福就是一例,在丢失项链之前的日子里,她每日无所事事,经济条件虽然一般,但她不劳动,有佣人侍奉,不是抱怨就是叹息,小职员的丈夫百般讨好,都无济于事。
丢失项链后自己开始了劳动赚钱的日子,劳动使两口子生活很是充实。她能够持家,爱人可以不像以前一样总是讨她欢喜。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劳动起来都是好事。
叶圣陶在其作品《富翁》中,描述了一群得到黄金后都不劳动的人的悲剧后果,这不仅说明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而且说明人在劳动中才能得到快乐。
我认为,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对于一个健康的人而言,劳动就是人的第三需要。因为有了劳动,占用了你的时间,使你不去胡思乱想,节外生枝。这对于一个人很是重要:一个人,太过闲散,就容易生出一些不合常规的事,破坏和谐的生活。
…………
(三)
哲学后面的政策含义
今年在河东省两会报到后,省教育厅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我发言时,就重点提出三点:
一是产学研综合大平台建设的意见;二是教育一定公办为主,这不能在改革中动摇;三是一定要强化对各级学生的劳动教育。
我提出,现在的离婚率为什么这么高?根本就是许多年轻人没有劳动的习惯。结婚过日子了,不能天天叫外卖下饭店,不能不洗衣袜,不能不清理室内卫生,于是就争端不断,小事积成大情绪,导致最后离婚。
因此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家庭,不劳动是不健康的状态。对于一个国家,如果人们都不愿意劳动,而只想搞虚拟经济,这个国家产业就会空心。这既是一个很基本的哲学观点,也具有极强的政策含义。
总之,人在怎样的一种状态下生存是幸福的?是健康的?
我认为,经常性的劳动——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是人类保持清醒,获得幸福的关键。